未来即是现在
2013年即将过去,科技依旧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仍然不断走入我们的生活。在这一年,我们因为大数据,而能在电商网站更快更好的买到东西;因为可穿戴科技的火爆,买了款智能手表,瞬间在友人中成了焦点;也因为4G的发牌,在年终岁末终于用上了移动版的iPhone。科技对于生活的影响或深或浅,但在这潜移默化中,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未知空间,变得更加聪明。在我们不断要求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科技本身也提出了要求。科技想要什么?科技想要拥抱人类。它想要与我们息息相关。
即使是那些看似“偏远”的科学发现,在未来也势必走入人类的生活。在这一年,飞行了36年的“旅行者1号”终于要冲出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在这一年,科学家研发了植入皮肤的集成电路,这些电子纹身在未来就能让我们“人机合一”;在这一年中国科学家们再次把嫦娥送上月球,并送去了“玉兔”......
即使这些没能“立竿见影”的科学技术,我们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就如同在2011年,畅想“将未来科技嵌入身体”时候,2013年的可穿戴科技如约而至,未来与现实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密乃至模糊不清。
从另一方面来讲,对现实科技的了解恰恰是对未来趋势的把握。谷歌眼镜正在把屏幕直接带到人们眼前。而在未来,屏幕将会无处不在,充斥人们的生活,任何一个平面都有可能变成屏幕。而这一趋势又在告诉人们,未来的现实生活中将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数字世界,包括手机、甚至衣服和鞋子都将有数字化植入。目前在数字世界中,人们传播事实的方式已有所变化,这会改变我们对自己,事实与人的看法。
从敲击键盘到移动滑鼠再到滑动屏幕,人与机器的互动性越来越从抽象变为具象,也越来越符合人的逻辑。近两年的体感技术,更是把语言和肢体动作变成了我们对机器的指令。再到今年的眼球捕捉技术,屏幕看着我们就像我们看着屏幕一样。这种科技与人的互动性在未来将更加丰富多彩,科幻电影里的人机对话恐怕就是未来两年更加完善的Siri。
从图书、音像、游戏等不断电子化的进程来看。未来我们强调的不是拥有,而只是获取与接入。目前已有很多用户上网并不是买,而只是订购,包括电影、音乐和书,再由电商会分流给原创作者。虽然我们现在有更快的交付行为,但是远不及实时获取快捷。
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曾经说过:未来已经在我们身边,只是并没有平均的分布在我们的周围。这句话的意思是未来一些片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可以看见的,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将目光投向正确的方向及位置。
被誉为科技思想家的凯文?凯利在1994年发表的《失控》一书就提到了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云计算、虚拟现实、双赢、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这本书中文版在2010年出版,虽然相隔了十多年。但从今天看来,出版的时间却特别应景,丝毫不过时。凯文?凯利并不是科幻小说家,20年前的他更多只是一个科技媒体人。他所做到只是将目光投向了1994年的正确方向。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学不来凯文?凯利那样的判断力,但我们能够了解当下,去寻找可能正确的方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提前搞清楚科技将把我们带向哪里显得越发重要,向前看、向未来展望也显得越发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融入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让我们的生活与这个时代合拍、更加幸福。
找寻未来,要从了解当下做起。因为,未来即是现在,这是科技发展告诉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