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没成社会状元?
对于“高考状元”而言,很多人面临的一个巨大疑问是,为何优秀的考生没有成为更优秀的人才?在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一些已经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的创业人士还是专家学者均表示,中国的高考状元没有成为社会状元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过分苛责、以偏概全。
“社会状元”的成功是另一码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状元”在学业上是成功的,从总体而言,这也是一个智力超群的群体,但是,在将来的事业竞争,人生发展,以及创造力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不一定就一定是成功者,毕竟,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需要高分,更需要“分数以外的东西”,比如创造潜质,情商发展,协调能力,个人机遇等等,而这里面的很多东西和学习成绩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人人贷公司总裁李欣贺认为,高考状元职业成就不突出,很正常。他表示,能夺“高考状元”,可能说明这个人的知识水平、应试能力、智商等等超于他人,但高考只是人生中一次关键的考试,“状元”只不过给了一个人让其他很多人羡慕的起点。但是在人生的历程中,影响“成绩”的因素太多了,“状元”的光环并不能照耀一个人的整个人生,一个人走向成功所需要的能力也不仅仅是应试教育就可以满足的。
上海新东方学校北美项目部副总监陆毅表示,在谈论“高考状元”时,必须要对职业生涯成功有一个界定,他认为职业生涯的成功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说,第一个维度就是创造财富,即所处的薪酬水平;第二个维度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数量,即所处的职位和影响力;第三个维度就是自我评价,即是否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在他看来,状元是学术或学习能力非常优秀的人,从上述三个维度来看,学习成绩不好,可以做1万道题目让成绩好起来,但与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不在一个维度上,也就是说,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与学习好坏是无关的。
前10名现象:谁更容易成功?
近些年,在高考状元现象引起关注和反思的时候,有不少人也关注到前10名现象。排名第1至10名的学生中,最容易成功的是哪个梯次?这也成为了很多人所感兴趣的问题。
原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北京中关村腾飞大学生创就业研究会会长任占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习成绩排在前三名的学生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责任,认为学生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因此他们比较有责任感。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比较听话、书本知识掌握得好,但是学得比较死,对提出一些与书本不一致的东西的能力比较弱,缺乏发散型思维。
不久以前,任占中看了一些材料,说德国作为不足1亿人口的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几乎占了所有获诺贝尔奖的一半,这与德国成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关系。而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至今都没有获得,这就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难培养出发散型思维的人才。
因此,任占中现在比较赞成的一个观点是,就是不要让学生都争着考100分,因为有作为的往往不是考95至100分的学生,而是考80至95分的学生。 任占中有个同学叫马军,是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在学校时成绩就是中等,但是思维非常活跃,对老师和同学的观点经常提出质疑。毕业后,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公务员,但感觉公务员不是太适合自己,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现在做得挺成功的。
“我们当年北京大学经济系两个班68个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有的人即将退休,有的人已经退休,回过头来看,当年那些学习成绩最好的,发展的中等偏上,但那些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发展好得最多,而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发展也不是太好。”任占中表示。
最近一些年,有研究人士指出,在一个系统中,前10名的学生中后面的学生尤其是4、5、6名的学生往往比第1名、第2名的学生更有优势,一个方面他们的基础比较好,和第1名、第2名并不存在太远的差距,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始终在追赶,他们不时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放弃。长期这种磨练让他们培养了良好的任性,能够受得住挫折和磨难,因此也就更容易成功一些。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从心理学上而言,这是有着科学的根据的。
非“高考状元”上演精彩人生
李欣贺就是一个非“高考状元“但却是社会精英的典型,李欣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金融数学系,曾先后就职于德意志银行直接投资部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在金融投资领域有丰富经验。2010年以后,与合伙人共同创立国内专注于个人金融服务的人人友信集团,近两年,该集团下的人人贷公司更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声名鹊起。作为人人贷公司的总裁,这位80后企业领军人物颇为受人关注。
虽然毕业于北京大学,但李欣贺并不是“学霸,不是高考状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学习成绩不过,但是不是总是得第一的那种。
“我所认识的20世纪和21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 美国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也曾经如此表示。
已经工作数年的郭晓(化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她曾经是2006年云南省一个地级市的文科状元,她对记者回忆说,当年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她感觉挺骄傲的,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考那么好。她也表示,为了考得好成绩,她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她要比其她同学更努力,当很多同学吃完饭之后去聊天、玩闹,她已经到图书馆继续做题了,并且是坚持大量做题。不过,因为之前学习成绩从来没有得过第一,她的压力倒不大。当然她也并不认为自己就比人差。
“努力到后期,学习成绩好的人,实力相差都不大,另外一个就是考试时谁心理素质好和运气好的问题。我们班有个同学就是运气好,考高考数学时最后大题都被他撞到了,所以就考得很好。那个同学本来学习不突出,但最后也上了名牌大学。”郭晓说。
李欣贺也对记者表示,其实在学校中,学习成绩始终都是第一名、第二名的学霸毕竟是少数,在大部分情况下,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学生都有机会和可能,另外高考成绩也是如此,不是说“高考状元”一定就是以前的第一名,其他拔尖的学生也都有机会,关键是谁临场发挥得好一些而已。因此,也不能给所有状元贴上不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标签。
什么在阻碍高考状元成为社会状元?
在很多人的期望中,“高考状元”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未来他们应该在各个行业都能够出人头地才行,但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任占忠表示,“以创业为例,思维非常重要,因为凡是创业都有挑战,这需要创业者不满足现状,好强上进,积极主动,同时要一股子韧劲儿,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不屈服,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且把解决问题当成是一种快乐,就像一匹小马驹越过一个坎就精神了、兴奋了,有闯劲儿,不会因为挫折而趴下。”任占中表示就业与创业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当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也需要有发散型的思维,有那股子韧劲儿,不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到快乐,而这也被形象地称为“岗位创业”和“内部创业”。
有些成了“考试机器”,有些被捧杀
郭晓对记者坦承,很多年前,她也觉得每年各省的状元很厉害,由于都是学霸,是她崇拜羡慕的对象。但是现在她并这样认为了,而是觉得很多状元只是更压抑自己的一群人。因为要训练自己不断去做题,去符合考试的框架和规则,他们把自己束缚住了。
“以前看过一个比喻:就像在土地上施肥,学一遍这些教材就是施肥一次,而好学生是反复的学,反复施肥,结果土地都不能种了。”郭晓表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模式严重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另外部分学科用一些完全没有营养的教材来教育学生,只能培养出“考试机器”。
当然这样的体会是郭晓后来才体会出来的。“高中阶段没有这种体会,老师灌输的教育是: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要好好把握,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要像战士一样勇往直前,给我感觉是只要高考考好了,你的人生就完美了。”但是进入大学以后,郭晓才感觉到,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经历,并没有像老师渲染的那么重要。 “状元之类的好学生,都是被老师同学捧着的,很少经历挫折和冷眼,但是有些有点伤仲永的感觉,被捧杀了。”郭晓表示。
另外郭晓认为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很早就埋下了傲慢的心理,一些人自以为是肚量小,往往别人和他可能就是1分2分的差距,自己心理就特别不舒服。但这样的心态,在社会上肯定不行的。
郭晓表示,如果再给她一次高中生活,她再也不会要求考的特别好了,成绩中等就行,即使知道自己有实力考在前面,也不会那么用力在学习上,她倒是想学一门技能,比如书法或画画什么的,大学也不会冲着所谓的名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