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吃不能靠直觉——中国人常见的营养误区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08 17:07:24   阅读量:0
  当一个人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时,他对于吃的要求,很可能就靠直觉,或者听信各种谣传。当然,由于中国不同区域,人群饮食水平和特点不同,所谓“误区”仅是对其中一些代表性问题的反映,并不是造成中国人营养问题的全部原因。


  
  误区
  
  吃饱了,营养就够了

  
  很多人以为,我没饿着自己,肯定营养是够了,这是很片面的。
  
  对于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它们的量小到不太可能让你的胃肠感觉到饱,比如说维生素C在维生素族群中,已经算比较大的一种了,但如果以人体每天需要100毫升维生素C来论,100毫克大概连半片阿司匹林的份量都不到。所以饱不饱跟这些营养素够不够,并没有什么关系。
  
  也有人问,吃很多菜吃饱了,是不是就够了呢?这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如果要靠吃蔬菜直接吃到饱的话,需要吃很大的量,根据估算,大约要吃到3斤以上,因为蔬菜90%都是水,而一般人是吃不下这么多的。所以,是否营养够了,首先要看你吃的种类是否比较齐全,如果吃得很单一,营养怎么都不会够。只有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现在很多人虽然吃饱了,但还是有“隐形饥饿”的存在。由于长期营养不均衡,体内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疾病,比如免疫力降低,比如贫血、心血管疾病等。
  
  误区
  
  鸡鸭鱼肉吃得多就是营养好

  
  毫无疑问,鸡鸭鱼肉之类,确实是高营养的物质,它们的蛋白质含量都很高,但是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对某种营养的需要是有一定数量的,并非越多越好。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于鱼和肉吃多少都有规定,比如鱼虾类不超过100克,肉类为50-75克,不要超过75克,同时还要吃一些豆制品、坚果类。之所以提出这个量,是因为这些动物性食物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如果吃得过量,就会造成身体当中一些高血脂的情况会出现。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对肾脏造成很大的负担。
  
  此外,吃动物食品较多还有一个额外的问题。由于当今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动物性食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很多动物身上可能会富集一些重金属,长期大量摄入被污染的动物食品可能不知不觉吃进去很多重金属。
  
  误区
  
  某一种食品具有神奇功效

  
  西兰花抗癌、柠檬水抗癌、大蒜防心血管疾病……很多人特别推崇某一种食物,陷入了“食物崇拜”,网上甚至流传着“癌症免死金牌”这样的帖子。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它把食物的营养太绝对化,把食品当成了药。
  
  从科学理论来说,某些蔬菜确实可能有抗癌作用,但它们都是基于一些细胞的或动物实验的证据,跟这种食物吃进去能够抗癌是两回事,甚至还差得很远。
  
  得不得癌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食品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一种食品很好,不代表你的整体膳食营养就合理,如果你除了西兰花其它都吃得很少,那么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同样会缺乏。
  
  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上流传的健康段子,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甚至已经扭曲了食物的本来面目。
  
  误区
  
  食物吃得越精细越好

  
  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其实一直更适应的是粗粮。吃杂粮可以很好地补充我们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它能有效降低患“三高”的风险,还能降低一部分癌症的风险。相反,天天精米白面的生活是跟糖尿病、高血脂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当前最为严重的营养误区,就是大部分人都以为粮食就是精米白面,习惯了这种“细软”的生活。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如果没有标明是全麦粉或者是糙米的话,那百分之百都是精米白面。不过,如果我们想吃粗粮,不一定非得挑全麦,完全可以买其他的粗粮,比如小米、高粱、大麦、燕麦、玉米、荞麦等,还可以用红小豆、绿豆、土豆、豌豆、红薯、土豆、芋头等来替代一部分主食,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吃一到二两的杂粮。
  
  很多人问,五谷杂粮怎么吃起来更方便? 正常煮就好了!如果你要把它做得特别细腻、特别软,再加一堆糖,那它的健康价值也大打折扣了。
  
  误区
  
  想吃什么就是缺什么?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群众基础,很多人认为,我特别爱吃肉,说明我身体就需要肉;我想吃甜食,说明身体就需要甜食……
  
  其实,我们现在有很多加工食品,里面放了香精、高油、高糖,它诱惑你的感官,让你产生错觉,但这不代表我们的身体需要这些东西。从感觉上来说,我们肯定很喜欢加了香精的东西,但是加了香精肯定不会比不加的食品更健康。
  
  你看见这个食品想不想吃,跟它具体好不好没有关系,但是跟吃完了身体舒服与否,是有关系的。比如很多人特别爱吃麻辣香锅,吃油炸食品,但是吃完了就开始长痘,肠胃也不舒服,这都是不良反应。还是要吃,这就不是理性的行为。我们要吃身体会舒服的东西,而不是任由自己吃想吃的东西。
  
  误区
  
  贵的食品能大补

  
  尽管有不少专家反复科普,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相信,某些食品对人体有特别的好处,比如燕窝、虫草、鱼翅、阿胶等,认为对人“大补”“滋养”。
  
  从营养成分的角度上来说,燕窝、鱼翅主要的含量就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我们的食物里并不罕见,如鱼皮、猪皮、猪蹄,以及各种动物性食物的皮类里,胶质都很多。总之,贵重“补品”与其它类似食品相比,在营养素上没有什么实质的差别,并非不可替代。
  
  现在普遍流行,对这些食物赋予一些养生的观念,养生可以推荐,但因此就把一种食物说得神乎其神是很片面的。如果你得了某种病,认为不用去治疗,吃补品就行,更是胡来。同样,因为信奉养生观念,相信会有“食物相克”,食物不敢搭配着吃,是得不偿失的。食物相克理论并没有科学依据,也是背离食物多样化原则的。
  
  误区
  
  相信各种概念食品更健康

  
  时下多了不少打着特别概念的食品,如“不含胆固醇”的油、“无反式脂肪酸”的饼干、“无添加蔗糖”的麦片……千万不要被这些概念蛊惑!其实,不含胆固醇并不是可炫耀的事,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这些油吃多了一样长胖;无糖的食品不等于吃多了不升高血糖;美味膨化食品的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少数甚至高达30%以上;“天然”这个词儿,没有定义,商家可以随便用,所以你根本不知道“天然”的究竟有什么好处。
  
  面对这些,某种意义上,消费者自己也要反省,很多人想吃健康、想吃天然,现在商家把这些“标出来”,无非是给了他一个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