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助理足球裁判员:天使还是魔鬼?
中国足协花费2000万在今年的中超联赛中引进视频助理裁判员,在有效降低误判的同时也引发质疑。它是如何完成一次“准确判罚”的?
记者/赵天宇 编辑/陈永杰 供图/视觉中国
射门,球进了,狂欢庆祝!不,看视频,进球无效。这一场面已经在2018年中超联赛中见怪不怪了。
所谓“看视频”就是中国足协花费2000万、从2018赛季中超联赛中正式使用的高科技装备——VAR视频裁判技术。国际足联宣布,即将举行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VAR技术也将全面应用到比赛当中。
VAR视频裁判技术虽然减少了裁判错判的几率,但在有的比赛中,由于裁判频繁启动VAR视频裁判技术,致使比赛支离破碎。那么VAR视频裁判技术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
VAR主要依靠场内摄像头
VAR的准确定义是什么?中国足协裁判部主任刘虎向记者介绍,VAR是英文Video Assistant Referee的缩写,也被称作“视频助理裁判”,由现役顶级裁判员担任,他的职责是通过回放视频向裁判员提供信息,协助裁判员纠正改变比赛走势清晰明显的错漏判,提高判罚的准确性。
实际上,VAR技术也就是视频即时回放技术,其原理并不复杂,主要依靠遍布足球场上的多个摄像机镜头,多机位,多角度捕捉场上球员的每一个细小动作,从而做到“火眼金睛”。当场上出现争议判罚或主裁判需要调取比赛录像时,由技术人员操作,调出相对应的回放节点,以得到更加公正的比赛判罚。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足球电视转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中。通过放置在赛场内不同位置的摄像头,经过切换组合以后,观众通过电视画面,就可以看到包括远景、近景、球员特写以及进球回放等比赛细节,与现场观赛形成了良性互补,极大地丰富了足球运动的观赏性。
当然,根据赛事规模和主办方意愿,不同规格比赛的摄像机机位数和位置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普通的大学生联赛只有4个转播机位,但世界杯或者欧冠这样的重要比赛机位可以多达24个。包括边线、顶棚、角球线甚至球门线附近,这些摄像机被放置在球场的各个角落,能够拍摄中景、近景、特写等各种景别。
▲门线技术已经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启用,目的是减少足球比赛中的球门悬案
中国足协裁判部主任刘虎介绍,目前中超联赛的电视机位一般为12个左右,个别重要的比赛摄像机数量会达到16个甚至更多,像北上广等大城市设施较好的体育场还会使用飞猫设备。今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机位数将达到35个,所有影像资料都会统一上传到莫斯科的控制中心。
刘虎提到的飞猫设备,是一种近年来采用的摄像新技术,布局时会在球场四周拉起几根钢索组成滑轨,摄像机就能在球场上空自由穿梭,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2014年世界杯上飞猫技术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国内,北京工人体育场就有这种设备,观众们在中超赛场也可以观看到三维飞猫带来的影像资料。
不同于普通的摄像机,因为足球运动速度很快,足球场上的相机,属于广播级专用摄像机,特点就是长焦镜头,超快的自动对焦。例如高速摄像机就可以捕捉慢镜头,球员在赛场上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捕捉。
并且,由于速度过快,这种转播设备并不完全依靠人工操作。一般而言,摄像机被固定在一个高性能旋转云台上,一名操作员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来实现摄像机的旋转、对焦功能,也意味着一名操作员可以操作多台摄像机,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操作控制需多人协作
第一次在国际足联认定的比赛中利用VAR系统是在2016年世俱杯,鹿岛鹿角3:0战胜国民竞技的比赛中,裁判依据VAR系统罚了点球;在皇家马德里2:0战胜墨西哥美洲队的比赛中,C罗的进球被主裁判判为有效,又被VAR系统判为无效,随后又被“录像裁判”判为有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当中使用VAR技术,足球作为一项古老而现代的体育运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了它全新的规则与内涵。
尽管一名操作员可以操作多台摄像机,但VAR的控制回放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刘虎表示,VAR操作室类似于电视台的导播间,有多块电视屏幕可以显示不同角度不同机位的画面。操作室内至少有三名工作人员,即VAR视频裁判、RO回放操作员和RA回放区助理,需要启用VAR裁判时,三者各司其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自规定的工作。
其中,VAR视频助理裁判负责视频画面的分析判罚,提醒或被主裁判提醒使用VAR视频分析;RO回放操作员通常由提供VAR设备的鹰眼公司技术人员,或者鹰眼公司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担任,他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从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机位的摄像机画面中,找到争议判罚(进球)的回放,并选取最佳角度提供给VAR裁判;RA回放区助理则需要时刻关注回放监视器,关注场内裁判没有及时发现的错漏判。
以今年中超联赛第二轮北京中赫国安客战江苏苏宁为例,第62分钟,中赫国安巴坎布打入第二例进球后,边裁举旗示意进球越位,但视频助理裁判通过观察分析回放操作员提供的进球回放后,认为进球是有效的,并将进球时的回放镜头提供给当值主裁判,当值主裁判跑向场边观看“小电视”以后,改判进球有效。赛后,这一次VAR的使用受到了舆论的一致好评,不少观众也认为,如果没有视频裁判,进球肯定会被误判。
值得一提的是,VAR提供的回放镜头与平时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慢放镜头有所区别,这种回放镜头角度更多,速度更慢,将瞬间的进球画面变为一帧一帧的慢动作。
四种情况下才能允许VAR介入
有了VAR技术,是否比赛中所有的争议判罚都应该使用和依靠它呢?刘虎强调,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VAR的使用原则是“minimum interference, maximum benefit”,意即“最小限度地打断比赛,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纠正的是清晰明显的错漏判,而不是力求将足球比赛判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
刘虎所说的四种情况,也是国际足联明文规定的。“只有当涉及球进门、红牌、红黄牌罚错对象和点球这四种情况时,VAR才能介入。其他任何情况下,哪怕裁判员发生错判误判,VAR都不能介入。”这四种情况都是对比赛的走势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判罚。
当比赛中出现上述四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而场上裁判第一时间并没有作出准确判罚时,VAR将会通过对讲机,提醒裁判员。“VAR只能提醒场上裁判,通过视频回看,告诉裁判究竟发生了什么,供裁判参考,最终的判罚权仍然掌握在场上的裁判手中。因此,并不是说有了VAR就可以取代场上裁判。”比如说,某队队员带球形成单刀,但被助理裁判判定为越位,无论是否越位,VAR裁判也是没有作用的;再比如说,某队进球队员进球后,VAR裁判认为犯规在先,但主裁判通过场上观察坚持认为进球有效,VAR也是不能用的。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VAR说到底其实还是定义在助理裁判的范畴里面,看与不看、判与不判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主裁判那里。
有效减少误判,同时也影响连贯性
实际上,科技技术运用在体育运动比赛的判罚当中,如今已经比较成熟了,特别是VAR使用的即时回放——“鹰眼技术”,更是被广泛应用到网球、斯诺克、羽毛球甚至短道速滑等体育竞技项目上。
▲网球比赛中,鹰眼回放已经成为标配
而国际足联也已经正式批准在即将进行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使用VAR技术,从2016年立项至今,VAR技术以“小步快跑”的姿态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眼前。
国外统计数据显示,使用VAR技术以后,判罚的准确率由93%上升到了99%。如果没有VAR,每3场比赛就会有一个重大判罚错误出现。而使用VAR技术以后,这项数据将变成每19场比赛。
不可否认的是,VAR技术的运用明显提高了联赛中的判罚准确率,也减少了因争议判罚而导致的场上纷争,但也有声音认为VAR辨析程序过长,导致比赛中断,破坏流畅性。
例如,皇马主教练齐达内在谈到VAR技术时就曾表示“如果能够快速作出决定,那没什么问题,但作出决定的时间要三四分钟,这就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事情了。”而使用VAR的比赛,往往因为辨析过程超长,而导致出现8-9分钟的超长补时时间,甚至出现球员进球后“庆祝两次”的荒唐画面。
对此,刘虎认为,仅就中超赛场而言,因为VAR的使用,的确导致了个别场次比赛中断时间过长,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对于中超来说,VAR设备无论是装备和操作人员上都是全新的,有些回放员操作不熟练,调取录像时间较长,造成了较长的间歇。"刘虎解释说。此外,一些体育场内信号有折损,和主裁判沟通比较困难,设备调试耽误了一定时间。
但刘虎同时强调,VAR的作用只能是辅助性的,它不做任何判罚决定,提高VAR使用准确率,减少对比赛流畅性的干扰,对裁判员和VAR操作员的培训教育十分重要,需要时间更需要判罚的准确,正确地使用VAR是裁判的好朋友,更是足球比赛的好朋友。
执法过多场中超、亚冠比赛的现役国际级裁判员傅明直言,对于一名裁判员而言,经验是做出准确判罚的最重要法宝,VAR视频裁判的地位是辅助性的,一名优秀的裁判员不应当过分依赖VAR。
“国际足联希望,足球以后能发展成为像高尔夫那样的‘绅士运动’,球迷们坐在观众席上欣赏比赛竞技层面的内容,而不是被错判、漏判和因此产生的不必要争执干扰。”傅明认为,VAR视频裁判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据悉,比利时的鲁汶大学目前负责国际足球理事会VAR信息的汇总和分析等工作。中超联赛每一轮赛事结束后,也要把每一场比赛的VAR执法情况发送到鲁汶大学进行研究。鲁汶大学经过研究得出结论,目前所有实施了VAR的比赛,平均每三场比赛才有VAR介入干预一次,平均每一场比赛VAR的用时只花费1分钟左右。
据鲁汶大学的数据统计显示,有了VAR介入后,足球比赛中判罚的精准度明显比之前有了提升。比如,总的判罚、点球、红牌和进球判罚的精确度,分别从之前的93%、90.5%、96%和91.6%,上升至98.8%、98.3%、99.1%和99.1%。可见,VAR的使用的确减少了错判误判的发生。
随着人工智能和AI的发展,未来VAR有没有可能变得更加聪明,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快速找到并分析争议画面,做到全自动判罚,甚至完全取代裁判员呢?
中国足协裁判管理部高级主管崔恩雷认为,在10年到20年以后,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现阶段实现还比较困难,“因为目前视频裁判的定位只是辅助作用,还不具备其他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