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全国7位盲人考生参加高考盲文试卷长什么样?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7-12 15:06:56   阅读量:0

文/记者 李晶 编辑 陈永杰

采访专家

钟经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资源中心主任、教授)

核心要点>>>

• 普通文字到盲文说起来只有“翻译”两个字,做起来却相当复杂。
• 盲文是以拼音构成的一套体系,根据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而成。
• “盲文试卷”不只是一种象征,“盲文试卷”式的权利也不该被遗忘。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6月17日开考。我国首次在这个考试中使用盲文试卷,并在长春大学设立首个盲文考场,5名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视力障碍考生报名参加此次盲文试卷的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新增盲文试卷,和一场诉讼有关。2016年9月,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大四视障女生小倩(化名)报名了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向当地教育部门申请使用盲文试卷,但未获批准;今年3月的四六级报考中,小倩再次申请未果。5月10日,小倩委托律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教育部公开视力残障人参加四级考试能够获得的合理便利措施,法院当日受理该案。

而在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中,全国有7名盲人考生使用盲文试卷。他们来自陕西、安徽、山东、西藏四省区,并申请使用盲文试卷。这是继2014年以来,连续四年有盲人考生在高考中使用盲文试卷。

▲图为双面印刷 的盲文资料。左侧 是盲文,一页满印 300多字,右侧A4纸可印汉字1000字 左右(摄影/李晶)

普通文字如何翻译成盲文?

据悉,这次大学英语四级的盲文试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委托上海相关部门做的普通试卷到盲文试卷的翻译。盲文试卷的封存、运送、保密等与普通试卷没有不同。

那么普通文字又是如何翻译成盲文呢?中国盲文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普通文字到盲文说起来只有“翻译”两个字,做起来却相当复杂。

以普通教材为例,出版社的专业译录人员对原教材的汉字进行盲文录入或转换,然后进行盲文校对程序。盲文校对过程中需要明、盲两位校对人员配合,明眼人对照原文进行朗读,盲人校对人员则通过盲文点显器摸读电子文件,核对盲文文件是否正确。

根据出版流程,这个校对过程至少要进行三次。而后盲文最终文件会交由印制出版部门,根据出版数量,选择通过刻印机或者制版机进行印制。由于盲文图书体积较大,用纸特殊、印刷数量较少等原因,盲文图书的成本较高,是普通图书的数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资源中心主任钟经华教授向北京科技报记者介绍了高校制作和使用盲文印刷品的情况。学校的考试卷基本上是自拟题目、自己制作。先将普通考卷翻译成盲文,并制作成模板,再使用刻字机进行印刷。

“盲文需要由一定厚度的牛皮纸印刷,几张A4纸的试卷做成盲文试卷会变成十几张。”钟经华说。

目前市面上的刻字机便宜的六七万元,能够快速印刷的要花上六七十万。这些刻字机基本上是进口产品,用的太频繁容易损坏,在国内联系维修亦是难事。

除了印刷用纸、印刷设备等本身造价高于明文印刷品,印刷数量有限也是盲文印刷品成本高的重要因素。不过,盲文出版物有一定公益性质,通过国家的补贴政策,中国盲文出版社可提供盲文书籍的免费借阅。义务教育内的盲文教科书等售价与普通教材相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2002 年7月12 日,上海盲童学校 的盲人考生在上海 市教育考试院参加了普通高校招生考 试,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汉语盲文变化比英语多一倍

《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社会应给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的服务,低视力考生可能需要大字号试卷和放大镜,全盲生可能需要电子试卷或盲文试卷,因人而异。

2008年7月1日施行的《残疾人保障法》第54条中也规定:“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有了这些依据,盲人可以申请“盲文试卷”,并在参与考试时获得延长时间等合理便利。盲文试卷的答题时间一般是普通试卷的1.5倍,这是个国际惯例。但这对于盲人而言,考试时间仍异常紧张。2014年,国内首位使用盲文试卷的高考考生李金生连交了两份白卷,其中一门考试时注意事项还没有摸完,考试时间就到了。

钟经华告诉记者,盲文与汉字的组成参照不同的系统,盲文是以拼音构成的一套体系,根据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大陆的汉语盲文共有52种不同的声韵母符号。

目前国际通用的盲文结构是“6点盲文”,是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受到“发音”法的启发,他用6个凸点加空白,设计出一套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一共能提供64个变化。英文共有26个字母,因而26种变化就可以满足英语盲文的需求,单词按照正常拼写“翻译”为盲文即可。相对来说,汉语盲文复杂得多,每一个汉语盲文字都需要一个声母、一个韵母进行拼写,变化也比英语盲文多了一倍。

汉语还有同音不同型的问题。“时间”“事件”“实践”;“背景”“北京”;“勿寒”“恶寒”等同音不同型文字,对盲人来说,摸起来都是一样的。缺少语境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猜”。所以,钟经华主持的《国家通用盲文方案》正在促进盲文标调的规范化,以便盲人摆脱“听不清、摸不清”的困扰。

盲文的印刷规范相对严格,三行两列共六个点,分布在高6毫米,宽4毫米的空间内,表达的是一个“6点盲文”,它的单位叫“方”。因为每一“方”固定占24平方毫米,一张A4大小的盲文印刷品上,最多能“翻译”出300多个汉字。

不过,说起来容易,摸起来难。每“方”的凸起有别,有些凸点到底是哪行哪列的,还是要靠“猜”。

盲考能不能用听解决?

盲人试卷要特殊翻译、印刷,盲人摸读耗时费力,那么盲考能不能用“听”的方式解决呢?

当然,出于合理便利,不少国际考试为残障考生提供了变通的方式,如把图表题换成同等难度的计算题,或者去掉图表题的分数等。还有些考试机构会为考生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如雅思会对残障人士的考场设置、考务安排等方面提供特殊帮助;托福考试之前,残障考生可以申请技术性便利设施、试题朗读者、延长考试时间等服务。

不过,“听考”并不适合所有考试,有时反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如数学公式、英语阅读等,如果完全用听来解决,谁来读,如何读,读多快都是问题。尤其是读到一半,需要复读前面一些段落的内容,怎么办?“听,是转瞬即逝的,所以这些内容还是需要盲人自己‘摸’出来。”钟经华如是说。

前段时间,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刚刚“翻译”了一份今年参加高考的一位盲人学生的答卷。每科答卷“翻译”时间约2小时,复查1小时,该校同时组织了4位专业盲文老师,集中在3小时内完成了所有答卷的“翻译”工作。而后,这份“翻译”出的答卷,再运回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接下来的判卷工作。

据悉,今年共有7位参与高考的盲人考生申请了“盲文试卷”,各省市教育部门组织考卷翻译工作、判卷工作并不统一进行,需要自己联系专业的院校进行“翻译”。

“一份普通高考试卷的阅卷时间也就几分钟左右,而一份盲文试卷翻译就需要数个小时。由于盲文是拼音结构,翻译的过程遇到同音字,翻译老师会尽量填写靠近答案的字词。部分与答案仍可能有所出入,所以每一份翻译的答卷末尾,均会明确标注,如答案为不同字形但字音相同,即视为答案正确。”钟经华介绍说。

▲在国内很多城市,盲道被挤占是普遍现象。图为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占据了盲道。

“盲文试卷”不应是一种象征

从高考的第一份“盲人试卷”,到大学四六级的第一份“盲人试卷”,对“盲人试卷”的关注度一次次升温,而试卷的背后,关于盲人群体社会利益的思考,也许是更值得讨论的。

在钟经华看来,盲人学生与普通学生没什么不同,他们个性有别,有好学上进的,也有调皮顽劣的。然而,现行的教育方式,把几乎所有盲人学生的未来都规划到了按摩服务、调音服务等极为少数的领域中。

社会对盲人群体的定义,对他们影响深刻。为盲人出行便利铺设的盲道,占用现象普遍,尽管这样盲人也很少选择使用盲杖这种更为安全、稳妥的保障方式。在他们看来,盲杖是一个太过明显的群体特征,大惊小怪的议论,缺少礼貌的称呼……招致这些异样反应,令他们为难。

“盲人按摩”成了习惯用语,盲人就业似乎只有这一条出路。特殊教育学院普遍为盲人开设中医方面的课程,本科阶段、硕士阶段都是如此;盲文出版机构的图书也集中在医学、音乐等少数几个领域。连盲人学生自己也大多认同了这个就业方向。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校的其他专业,或是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获得参与普通高校研究生考试的机会,只有少数盲人会去选择。

在国外,盲人学生可以选择普通高校的多种专业。钟经华认识的一位盲人学生已经第7次进入某大学的化学专业,现在就读博士学位的课程。化学专业也可以接受盲人学生,虽然他甚至无法观察到化学反应的情况,但是7次考入化学专业,不仅是学生自己的坚持,也能了解学校对于盲人学生的接纳态度。盲人律师、盲人学者,盲人的就业方向也相当多元化。

如今,“盲文试卷”为国内的盲人考试打开了一扇通往普通高校深造的窗,学业有成后,谁来为这个群体再打开就业多元化的窗?如果“盲杖”的心理阴影都难以治愈,又有多少盲人能走出被社会定义了的职业方向?

“盲文试卷”不只是一种象征,“盲文试卷”式的权利也不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