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自称不知老婆美不美,美丑不分≠脸盲
记者/ 李荔 编辑/李乃麟
采访专家
赵远方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杨天明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抉择和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组组长、研究员)
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核心要点
“脸盲”在学术上称为面孔失认症,是对面孔类视觉客体的辨别、再认出现障碍的一类视知觉功能失调的总称。
脸盲有多种形式,除了脑损伤引起的脸盲症之外,还有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先天性脸盲。
偶尔会认错人,或者忘记刚见过的人的长相,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脸盲。
脸盲并非疾病,只是一种功能失调,而漂不漂亮则是一种审美的评价,两者不是一回事。
作为京东“大boss”,最近刘强东的一番话“雷”到了不少网友。刘强东在接受央视财经《遇见大咖》专访时,谈到了妻子章泽天,关于俩人在一起,他是这么说的:我这个人脸盲,就是说我根本分不清楚谁漂亮谁不漂亮。
此语一出,惊翻众人。刘强东口中的脸盲,究竟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真的会分辨不了面孔吗?
“脸盲”是真实存在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判断“看到的面孔属于谁”,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辨认面孔可以说是人类不需要专门学习却发展最充分的一种能力,从社会交往及人类进化角度来说,它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更是深入涉及大脑活动的一种行为。“心理学大神”华沙著作的《看脸》一书中就明确提到,通过研究面孔,计算机科学家可以提升机器学习的效率,认知神经科学家可以理解视觉、认知以及人际交往的处理方法和秘密,神经科学家可以探索大脑对于复杂、多层次信息的特别处理方式以及大脑的构成,发展心理学家可以了解儿童的社会化以及智力的“成熟”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寻找人际交往和第一印象的暗中联系,而经济学的学者甚至能从中搞清楚复杂的经济模型。
然而,有些人却不擅此道,还有的人是天生的脸盲患者。那么,刘强东在节目中自称的“脸盲症”究竟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赵远方博士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脸盲症(face blindness)是对面孔识别障碍这一现象的通俗笼统叫法,学术上一般将其称之为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即对面孔类视觉客体的辨别、再认出现障碍的一类视知觉功能失调的总称。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般面孔失认症患者的基本视感知能力(比如比较线段长短,分辨颜色等),对一般客体的识别能力(比如识别桌子、苹果等),以及记忆能力和智力都是正常的。
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类
据了解, 面孔失认症最早得名并开始被系统研究是在70年前。1944年,一名36岁的德国中尉在战事中负伤痊愈后,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识别人脸了,他认不出穿上护士装的妻子。甚至,在镜子里看自己的时候,中尉也感到陌生。随后,这名中尉的医生博达默写了一份长达47页的医学报告,其中把中尉所患的病症称为面孔失认症。后来不断有医生发现,这种面部识别缺陷,可能出现在人的脑部受了外伤或是中风之后。
可我们身边有不少并没有大脑外伤,但依然不能分辨熟悉面孔的人。为什么他们会和脑损伤病人一样有面孔识别障碍呢?赵远方表示,面孔失认症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面孔失认症的成因上,大致可以分为获得性面孔失认症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其中,获得性面孔失认症通常是在脑损伤(如中风)后表现出来的,患者能明显觉察到自己的面孔识别能力要比脑损伤之前差很多。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则没有明显的脑损伤症状,患者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面孔识别方面的障碍,这种障碍往往伴随其一生。
根源上是脑子有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脸盲”呢?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抉择和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组组长杨天明研究员解释到,大脑识别物体,包括识别人脸的神经回路包括多个脑区,从初级视觉皮层(V1)、次级视觉皮层(V2)一直到下颞叶皮层(IT)。而梭状回就是位于下颞叶皮层的一个专门复杂面孔识别的区域。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专门的脑区负责识别,只有类似面孔这样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物体,才有专门的脑区负责。
杨天明研究员介绍,脸盲有多种形式,有一种被称作感知脸盲的类型,患者在感知的层面存在障碍。他们无法处理面孔信息,无法区分两张照片是否同一个人。他们也许可以通过脸部的一些细节特征,比如发型、肤色等等来得到一些帮助,但是他们无法将这些局部的细节整合在一起进行面孔的识别。而另一种关联性脸盲的病人中,患者在感知层面基本正常,他们可以根据面孔区分两张照片上是否同一个人,可以根据面孔区分性别,识别表情,但是他们不能根据面孔说出这是谁。换言之,他们的大脑缺乏把面孔信息与具体的个人信息相关联的能力。除了脑损伤引起的脸盲症之外,也存在先天性的脸盲。先天性的脸盲存在着遗传因素,在同一家族里常常可以发现数个患有不同程度脸盲的人。
赵远方透露,关于面孔失认症的诱发因素和机制,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才刚起步。不过有大量研究表明,人脑中有某些特定区域,如梭状回面孔区(FFA),专职对面孔进行加工处理。所以一个比较自然的推测是,一旦这些专门处理面孔加工的脑区出现异常,比如脑损伤刚好发生在FFA,或者FFA的神经细胞在发育中出现各种问题,人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对面孔识别方面特定的损伤。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以及更加具体的机制,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探讨。
偶尔不认人不一定是“脸盲”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面孔专家”,如果仅仅是偶尔认错人、不认人,属于脸盲吗?赵远方解释到,大家平常所谓的脸盲其实更多指的是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即并没有伴随明显的脑损伤。不少人都怀疑过自己有脸盲,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偶尔会认错人,或者忘记刚见过的人的长相。这种主观的自我意识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往往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面孔识别水平。有一些面孔失认症患者也不一定会主动发现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通过声音、身高、体型等除面孔之外的其他线索来识别对方,并驾轻就熟,习以为常。除非有人专门提醒,他们往往并不会觉察到自己在识别面孔方面和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所以,对面孔失认症的诊断,除了自我发现,还要结合实验室设计的专门对面孔识别能力进行测查的客观行为测试。如果一个人除了自我发现,同时在至少两个不同的面孔识别能力行为测试中都显著差于正常人,并且这个人在基本视感知觉、一般客体的识别、记忆和智力等方面都是正常的,那么我们才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把他(她)诊断为面孔失认症患者。
分不清外国人,也算脸盲吗?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心理咨询师徐东早在2015年就撰写解释,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是正常现象,这被称为“异族效应”,符合进化的需要——我们平日接触得最多的是同种族人,准确地分辨出同族人的面孔有利于社交和生存,因此人脑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这种现象也称“知觉窄化”。
分辨美丑和“脸盲”是两回事
刘强东曾经亲口说过,“我根本不知道她(章泽天)漂不漂亮”。难道脸盲症患者真的分不出美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告诉记者,脸盲是一种面孔识别障碍,属于基本认知功能。而漂不漂亮则是一种审美的评价,是一种有意识、复杂的、综合的高级皮层认知功能,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度,也是不同的认知过程。
杨天明也认为,脸盲和审美没有关系。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据他所知没有在脸盲患者中进行过审美的研究。但是正常人的审美不依赖于物体识别的能力。人们在欣赏一幅抽象派大师的画的同时,并不需要识别具体的绘画内容。
赵远方则表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面孔失认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面孔身份信息识别的障碍。其实面孔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内容,除了身份信息,还包括年龄、性别、情绪、吸引力、性格特点等等。目前对面孔失认症患者在除了身份信息以外,其他方面信息的识别是否也有障碍研究的还很少,并且结论也很不一致。比如,对于面孔吸引力的识别,也就是所谓的分辨面孔的美丑,有些研究表明面孔失认症患者在这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而有些研究则表明,与身份信息识别一样,面孔失认症患者在对面孔吸引力的识别上也有障碍。之所以会有差别,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面孔失认症患者这个群体本身就有比较大的异质性,很难一概而论。
“脸盲”究竟算不算病?
假设刘强东真的是脸盲,那这究竟算不算是病呢?“基于国外的研究和我们自己的估测,在中国年轻人中,发展性面孔失认症的比例大概有2%。” 赵远方表示,不过由于发展性面孔失认症的病因不明,导致对该功能失调的诊断更多是通过行为表现来认定的。那么,究竟行为表现多差才可以被认为是异常的?这里就存在一个对异常的判定标准的问题。标准制定的严格一些,面孔失认症的比例就低一些,而标准宽松一些,则必然会有更多的人被诊断为面孔失认症。而到底选取哪个标准更多是约定俗成的,所以2%的比例只能是在特定诊断标准下的一个相对比例。
赵远方认为, 面孔失认症是一种功能失调,并非疾病。因为一种疾病的认定往往需要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学的认识,而面孔失认症的病因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初步。甚至面孔失认症到底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常状态,还是仅仅是面孔识别能力比较差的正常人,都存在争议。也正因为面孔失认症目前仍缺乏病因学的认识,所以很难做到“对症下药”,也谈不上真正的治疗。不过,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对面孔图片的知觉学习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面孔识别能力。但是这种训练效果能持续多久,是否能够迁移到与训练内容完全不同的情景,都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