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婴儿接种疫苗后死亡,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记者 刘江恒
采访专家
庄 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陶黎纳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
WHO提到的13种不应作为接种禁忌的健康问题,在我国大多被当作禁忌,特别是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
日前,媒体报道“北京大兴一女婴疑因注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简称脊灰疫苗)后死亡”。那么,疫苗问题真如网传的那么严重吗?接种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接种疫苗只是基本卫生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接种疫苗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和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其实接种疫苗并不是一件高深复杂的事情,属于基本的卫生服务范围,没有必要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孩子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下,接种疫苗没有问题。
事实上,WHO一直强调常规预防接种益处大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预防接种不应该有很多禁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了解很多禁忌情况都是可以接种疫苗的,如轻微传染病、皮肤病等。但是出于其它方面的考虑,我国仍然将此类情况也纳入不应接种的范围。
WHO提到的13种不应作为接种禁忌的健康问题,在我国大多被当作禁忌,特别是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再比如对鸡蛋过敏或对抗生素过敏,国内也常常将其作为接种禁忌。
对抗生素过敏者,就真的不能接种吗?某些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抗生素,最终会尽量除去抗生素。我国药典要求每剂次疫苗的抗生素含量不超过50纳克,这是什么概念?我们要知道用青霉素做皮试,皮试用的青霉素剂量只是临床最低使用剂量的63/100万。接种1剂疫苗接触的抗生素量,仅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2/100万,可以说比青霉素皮试还安全30倍。而且,世界上还没有现役疫苗中抗生素引起过敏的确切报道。
WHO建议,接种疫苗要基于科学,但也不是说当孩子因为发热或感冒而状态不佳时,一定要按原定日期去接种,家长完全可以基于日常经验而做出决定。
世卫组织指出,接种疫苗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和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疫苗有不良反应,但更多的是偶合症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指定的免疫规划疫苗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药品无一例外会存在不良反应,预防疾病用的疫苗比治疗疾病用的药品更加安全,但也无法做到绝对安全。与疫苗接种的收益相比,其不良反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一种情况不是疫苗不良反应,但往往被当作疫苗不良反应,那就是偶合症。谈到偶合症,就要说AEFI。AEFI在国际上被称作“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国内被认为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为了保证预防接种安全,世界各国都在监测预防接种报告的AEFI。AEFI经过调查判断,最终会被分类为几种情况,偶合症就是其中之一。
偶合症就是巧合的意思,不管是否接种疫苗,健康问题都会发生。婴儿非常脆弱,很容易生病,我国的婴儿死亡率是1%,但疫苗接种率超过90%。这就导致这样一种现象:绝大多数婴儿都是在接种过某种疫苗以后死亡的。
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预防接种知识热点问题答问材料》中提到,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出现偶合症的概率越大。这种偶合症被广泛报道,会导致公众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但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疫苗只会越来越安全。
由于担心偶合症导致的纠纷,一旦家长向接种医生反映儿童有某种健康状况,即使是非常小的问题,接种医生往往会让孩子过几天再来接种。
疫苗接种后要注意孩子情况
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无法避免,也无法预防。真正的疫苗不良反应才需要关注。疫苗接种后,要在医院观察30分钟再离开,这可以发现危及生命的急性过敏反应。婴儿离开医院后,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表现,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向接种医生或疾控部门进行咨询。
少数儿童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红肿、疼痛,多数情况下2-3天可自行消失;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多给孩子喝水,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婴幼儿,其主要的活动就是吃和睡。如果婴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不愿意吃奶的情况,这可能是比发热和哭闹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TIPS:
WHO列出可能在接种后产生不利后果的疾病包括:
1.免疫异常:一般不使用活疫苗;
2.急性传染病:可能错把传染病临床表现当作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而阻碍后续接种;
3.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如前次接种后有超敏反应、休克、脑炎、惊厥等情况,不应接种后续剂次;
4.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不应接种含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与之相对的下列情况不应作为接种禁忌:
1.轻微传染病,如体温<38.5℃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
2.超敏反应、哮喘或其他特应性表现;
3.惊厥家族史;
4.抗生素、低剂量皮质激素使用或局部作用(外用或吸入);
5.皮肤病、湿疹或局部皮肤感染;
6.慢性心、肺、肾或肝脏疾病;
7.稳定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瘫痪);
8.出生后黄疸史;
9.哺乳婴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10.营养不良;
11.妊娠;
12.以前有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染史;
13.传染病的潜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