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
撰文/阮光锋(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编辑/刘昭
流言:大豆和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的嘌呤比较高,痛风病人不能吃。
真相:干豆中的嘌呤的确比较高,但做成豆腐、打成豆浆等豆制品后,嘌呤的含量其实并不高。动物蛋白摄入过高会增加痛风风险,但植物蛋白反而能降低痛风风险。目前的人群调查研究均证实,食用豆类并不会导致痛风。
痛风,是让很多老年人苦不堪言的一种疾病。其来源于体内尿酸的累积,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所以,痛风病人的一大饮食禁忌就是高嘌呤食物。
在很多人看来,高蛋白的食物嘌呤含量都很高。而大豆也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豆类也是高嘌呤食物。但其实,我们吃的豆类食物嘌呤含量并不高。
如果仅看干大豆,干大豆的嘌呤含量还是很高的,每100克中的含量接近200毫克。不过,跟真正的高嘌呤食物比起来,大豆中的嘌呤还是要低一些。比如动物内脏,常见的肝、腰、心、脑、胰脏等,这些食物中每百克的嘌呤含量一般都在200毫克以上,而猪腰子超过300毫克,猪肝也接近300毫克。
而且,我们一般很少直接吃干大豆,通常是做成豆浆、豆腐或煮熟了吃。在大豆浸泡吸水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嘌呤会溶到水中。而从大豆变成豆浆或者煮大豆,含水量也要大大增加,让100克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大大降低。比如豆腐,每100克中的嘌呤往往不到70毫克,而煮熟的大豆则不到50毫克。这个含量就不算很多了。
从当前研究来看,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豆类的。2011年,有研究综述收集了6项流行病学调查,没有一项显示食用豆制品跟高尿酸或者痛风相关。在临床研究中,食用大豆蛋白会增加血浆中的尿酸,但增加量很小,并不具有临床上的关注价值。文章的结论是,以现有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而论,不支持“吃大豆制品会导致痛风”的传说。
实际上,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对痛风患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目前有不少研究发现,植物蛋白还有助于降低尿酸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对12年中730例新发痛风患者饮食习惯、饮食频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鲜和肉类摄入量高的人群痛风的发生率较高;而富含嘌呤的植物性食物,例如豆制品等摄入量高的人群未见其与痛风发作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痛风患者适量食用豆制品不会过多增加嘌呤摄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包括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并不会导致痛风,反而还可能降低患上痛风的风险;而多吃鸡、鱼和虾等肉类和海鲜则会提高患上痛风的风险。
在中国中年男性中进行的研究发现,膳食中的蛋白质总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有相关性,但其中动物性蛋白质有提升危险的趋势,而植物性蛋白质则有降低发生高尿酸血症危险的趋势。在所有食物类别当中,海鲜类食物与高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大豆制品则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嘌呤含量较高的蔬菜以及各种肉类与血尿酸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者的结论是,吃海鲜类食物会增加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而豆制品则能降低这种危险。
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出的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应该限制和避免的食物中也并没有豆类。英国风湿病学会(BSR)2017年发表的痛风管理指南中就指出,鼓励痛风患者摄入脱脂奶或低脂奶、大豆、植物蛋白。
总的来说,痛风(或者高尿酸)人群可以吃豆腐、喝豆浆等豆制品,而且,平时饮食尽量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植物蛋白可能还是有好处的。其实,植物蛋白、蛋类和奶类是痛风患者获得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来源: “阮光锋”微信公众号)
眼药水的使用误区,你中招了几个?
市面上的眼药水功能繁多,有缓解视力疲劳的、有去红血丝的、有治眼干眼涩的等等。很多人手里常备一小瓶,难受就滴一下,想瞬间恢复自己明亮的眼神。但是眼药水并不“万能”,也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随便使用的。在滴眼药水前,你可能需要这份指南。
只要眼睛不舒服,就滴眼药水?
我们长期盯着手机、电脑,眼睛难免会出现疲劳、干涩、发痒等不适感。除疲劳外,引起眼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过敏等,只有明确病因后选择适当的眼药水才能治疗、缓解症状,反之就会适得其反。
好的眼药水没有副作用?
任何一种眼药水,哪怕是什么药物成分都不含的生理盐水,都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为无论多先进的眼药水,都是“人造”的,它和正常的生理泪液成分相差甚远,都会稀释泪液中的有益成分浓度,破坏泪液的生理屏障和防御功能。
眼药水滴在黑眼球上比较好?
点眼药水的正确姿势:先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点眼药水时,头部尽量向上仰,或平躺下来。将下眼皮向下拉成袋状,将眼药水滴在结膜囊内,使眼药水与整个结膜囊的眼组织和角膜组织充分接触(结膜囊内的容积有限,所以一次一滴足矣,不要连续挤出多滴)。
开瓶后,在有效期内就能放心用?
有效期不等于使用期,眼药水开封后继续存放太久,眼药水内的液体就会挥发,药物浓度也会随之改变,还有滋生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所以,一旦开封,最好一个月内用完。■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食药舆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