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致癌还有毒?
流言:目前已是家居必备品的节能灯泡,竟然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并且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真相:只要是合格的节能灯,都会符合我国《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标准,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目前一只低汞节能灯里的汞不到4毫克,远达不到对人产生危害的剂量。
据了解,目前我国节能灯占据照明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达到同样照明效果的前提下,节能灯的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1/5,寿命却是其6倍。正是具有这样的优势,目前全球都在大力普及节能灯。可是,关于其安全性的讨论却从未停止。
美国《科学生活》(Live Science)曾撰文称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明节能灯泡比普通灯泡的紫外线辐射更强。
而在近日,权威媒体CNN更是发出警告: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调查表明,节能灯泡中竟然含有可以诱发乳腺癌的可怕物质!不仅如此,节能灯泡中还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汞元素,一旦人体吸入了2.5克含量的该物质,就会导致死亡。
然而,上述提到的在美国《科学生活》上刊登的文章中称:“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文中提到的研究使用的是泡在培养皿里、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并不像我们身体上的细胞有表皮的保护。其次,该实验对皮肤细胞进行了近距离(2.5厘米)、长时间、大辐射量的节能灯照射,有专家分析,这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
“我没有仔细看过这个实验,但这个研究至少看上去是不太严谨的。”中国照明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顾问、复旦大学教授周太明说。节能灯实际上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
通电后,灯管内的汞原子释放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打到灯体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上,然后再转变成可见白光。这种利用紫外线进行发光的方式,可将更多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灯的紫外辐射只占功率的6‰。”周太明说, 15瓦节能灯的紫外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以前很多医院的房间会安装两根灯管,一个用来照明,一个用于紫外线消毒。”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光源检测技术人员解释,“这种紫外消毒灯的灯管是石英玻璃的,就是为了让紫外线更多透射出来杀菌,而节能灯管用的都是软料玻璃,紫外线很难出来。”
周太明强调,一般来说,只要是合格的节能灯,都会符合我国《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标准,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上述文章中还指出:节能灯泡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汞元素,一旦人体吸入了2.5克该物质,就会导致死亡。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照明室主任李自力说:“汞是有毒的,这一点没错。文章里说2.5克就会死人,这一点也可能是对的。但1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但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有多大概率呢?”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研发执行主席、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晋闽研究员直言,谁都知道汞是有害物质,节能灯里也确实含有汞,但目前节能灯生产大多采用低汞或微汞技术,减少汞的用量,而我国低汞或微汞技术全球领先。“现在一只低汞节能灯里的汞不到4毫克。”
“且近年来由于生产工艺提高及政策推进,荧光灯里的汞从液态汞变成固态汞,对人体伤害的可能性极大降低。” 周太明说。
2013年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2016年4月,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来源:广州日报)
港大研制出“抗艾滋”神药?
一则名为《重磅消息!香港大学宣布:新药可清除艾滋病毒》的文章在微博上迅速走红。经过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这项研究成果在许多网友心目中已然是一款能够预防和根治艾滋病的神药。
如同之前被攻克和治愈无数次的癌症那样,本条新闻恐怕又是一次经过媒体添油加醋后的误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论文。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教授的带领下,来自港大的科研团队在知名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刊发了这项研究,介绍了一种能够在人源化小鼠中清除HIV感染的中和抗体。这本期刊在2016年的影响因子约为12.8,在国际上有良好的知名度。
这项研究的主要突破是一款叫做BiIA-SG的双特异性抗体,它能同时结合T细胞表面的CD4蛋白,以及HIV病毒表面的gp120蛋白。CD4与gp120都是HIV入侵免疫细胞的关键靶点,如果能同时对它们进行抑制,一方面是给免疫细胞穿上了“金钟罩”,另一方面则是捆绑住了HIV病毒的“双手”。
在动物实验中,这款双特异性抗体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该论文指出,在小鼠模型里,这款创新抗体能够中和用于测试的所有124款HIV病毒株。可以说,它对HIV病毒的确有很好的预防与控制潜力。
注意,这里我们说的是“潜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款新药要上市,一般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在动物模型中确认了安全性后,我们还要在人体内进行1期、2期、3期试验。只有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里确认新药的安全性与疗效,药物审评机构才会批准它上市。这个过程大约平均需要10年。
而由香港大学带来的这款抗体,尽管充满潜力,但它毕竟还在动物模型阶段,没有在人体内进行验证。事实上,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也深知这一点。在论文的摘要里,他们提到“这些结果验证了BiIA-SG的临床开发潜力,它有望成为一款生物医学手段,来预防和治疗HIV-1感染。”不幸的是,这些严谨的描述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就变成了一款能根治人类HIV感染的神药……
我们知道,HIV感染有着重大的未竟医疗需求。香港大学的这项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一款创新药的影子,这值得庆贺。但同时也要指出,新药研发并非一日之功。在进行宣传与报道时,还需要注意严谨,以免让患者产生错误的理解。■(来源:学术经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