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巾不能加防腐剂?
湿巾不能加防腐剂?
文/记者 梁孔丽
流言:近日,上海消保委公布对湿巾的检测结果,不少媒体据此发布了类似“这些湿巾含防腐剂 严重可致红肿水泡”的消息。难道湿巾不能使用防腐剂?毕竟湿巾平日里常常用到。
真相:湿巾中含有大量水分, 容易滋生细菌,需添加适量防腐剂用于保持产品的卫生。但是, CIT和MIT这类防腐剂确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虽然目前相关法规没有对其在湿巾中的使用进行限制,但生产者应该选择更安全的防腐剂,我国相应的标准也需进一步规范,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上海消保委”)公布了对50件湿纸巾产品的检测结果,大量产品检出CIT、MIT,一些标称“婴幼儿”的产品中,CIT含量甚至高于普通湿巾。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IT)和甲基异噻唑啉酮(MIT)是两种防腐剂成分,二者常常混合,形成一种叫做卡松的防腐剂,长期在日化行业使用。但近年来,多国试验表明,这些防腐剂对肌肤与黏膜具有刺激性,不适合添加于长时间接触的产品中。
广州一家化工公司表示,其公司经营多种卡松防腐剂,功能、价钱不等,可根据产品定位进行选择。说到卡松的安全性,该负责人称,除了不能直接食用,他们提供的卡松可以直接与人体接触。但在生活中,有的人在使用湿巾后会因为其中的成分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红斑、丘疹等问题,特别敏感的人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武警总医院皮肤科医生程纪群表示,在临床上确实发现会有人因为使用湿巾而引发皮肤问题。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专家表示,卡松作为防腐剂有接触致敏的潜在风险,发生皮肤过敏反应,但个体有差异性,可进行皮肤斑贴试验筛查过敏原。
在化妆品行业,MIT和CIT都是被限用的。江南大学化妆品研究中心主任曹光群介绍,化妆品中规定卡松可使用15个ppm(百万分比浓度)以下的添加量。洗发水、沐浴露等冲洗类化妆品可在规定范围内添加卡松等防腐剂,而乳液、膏霜、爽肤水等驻留型产品不建议使用卡松。
在欧盟等发达国家,用于清洁人体的湿巾归类于驻留类化妆品,按化妆品法规进行规范,对上述防腐剂有严格限定。今年,欧盟对MIT和CIT在驻留型产品中的使用已经在征求意见,今后驻留型产品以及湿巾中将不再允许使用MIT和CIT,MIT和CIT在冲洗型产品中的使用规范也即将发布,使用量可能大幅下降甚至被禁用。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针对欧盟即将发布的规定,国际上的大公司早已提前更新了配方,在中国也同时更新了。虽然欧盟对卡松在湿巾产品中的使用进行了限制,但国内并没有相关的规定,所以此次公布的使用卡松的产品并没有违反国内法规。
曹光群认为,湿巾上面的成分会长时间留在身体上,因此湿巾也应该归类到化妆品里,使用化妆品级别的防腐剂,但现在很多湿巾可能用的是工业级别的。记者查看了几家未上“黑榜”的湿巾产品,所用的防腐剂或杀菌剂多种多样,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苄索氯铵、苯甲酸钠等,有的还标注了使用量。但由于安全无刺激的防腐剂价格比较高,而卡松由于防腐效果好、价格又便宜,成为很多湿巾生产商的选择。
从2013年起,我国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开始征求意见,其中规定,除了CIT不能单独使用外,CIT和MIT的混合物在驻留类化妆品中也禁止使用。但是,湿巾被划为一次性消费卫生用品范围内,在防腐剂这方面没有规定。不过,我国的相关法规参考欧洲而来,以后可能也会采取同样的限制。
人体用湿巾可以分为普通湿巾和卫生湿巾两种,其中普通湿巾主要成分为无纺布和水,因含水量高易滋生细菌,需添加适量防腐剂用于保持产品的卫生。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不必谈防腐剂“色变”,不是添加了防腐剂就对人体有害。为了不让大家受到变质湿巾的伤害,防腐剂的使用是必须的。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理应在湿巾中使用更安全的防腐剂,为消费者提供放心产品。
对此,上海消保委建议湿巾企业应积极就MIT和CIT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试验论证,在产品包装上标注防腐剂成分,提示消费者可能会引起敏感肌肤的过敏反应,应避免误导消费者将湿巾用于口腔中,提示消费者正确的使用方式。作为消费者,在选购使用湿巾时应该留意包装标识、了解适用范围,敏感性人群特别是婴幼儿,使用湿巾后可用清水冲洗,平时不要在眼睛、口腔等有黏膜的部位以及伤口、红肿或湿疹部位使用,如果出现皮肤异常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鹅肝就是病变的脂肪肝?
网上传言,“鹅肝虽然美味,但却都是脂肪肝”。其实,相比正常的鹅肝,经过专门培养的肝用鹅含脂率高达60%。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确称得上是“脂肪肝”。但这与病理意义上的脂肪肝并不相同,作为商品用的鹅肝是不能出现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等症状的,否则就不能食用了。文/果壳网
吃黑糖致癌?
最近台湾爆出一个新闻,说到美容界特别推崇的“黑糖”(就是颜色比较深的红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丙烯酰胺。其实,科学实验证明还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人类的致癌危险。但是,毕竟这种物质属于“疑似致癌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文/食今不昧
大胸妹子更容易得乳腺癌?
“大胸”在医学研究中的定义很复杂。哈佛大学通过调查89268位年龄在29岁至47岁之间的女性,得出的结论是“在绝经前的,BMI小于25千克/平方米的妇女中,罩杯尺码D及以上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高于罩杯尺码A及以下的妇女”。目前看来,满足一定前提下的“乳房大的乳腺癌风险更大”。文/澎湃新闻
彩泥有毒?
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制作出各种创意物品……五颜六色的彩泥因其能极大地培养幼儿手部、脑部、眼力的协调能力,以及儿童对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备受孩子和家长热捧。但是,近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2015年彩泥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显示,监测的100批次样品中,有62批次不合格,主要问题是部分产品存在可迁移元素硼和铜、防腐剂超标。
“可迁移元素超标会损害人体器官,长期接触防腐剂超标的彩泥还会引发过敏。”国家文教用品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马萍表示,硼元素主要来源于彩泥生产工艺过程中添加的胶黏剂,在胶黏剂中加入硼元素主要是增加胶黏剂的黏度,玩耍彩泥过程中可以随意相互黏在一起,方便于做各种造型。适量的硼对人体是无害的,但过量的硼可引起慢性中毒,肝、肾脏受到损害,脑和肺出现水肿。就可迁移元素暴露而言,重点是皮肤接触的途径,也不排除经口摄入,即存在孩子舔舐和吸吮接触过彩泥(造型黏土)手指的情况。添加防腐剂则是企业为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达到延长有效期的目的。许多防腐剂被科学家认为具有致敏性,若添加过量,幼儿长期接触或误食易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马萍介绍,目前我国的GB 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QB/T 2960-2008《彩泥》中仅对锑、镉、铅、砷、汞、硒等8种可迁移元素进行限量要求,且未对防腐剂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化学助剂有限量要求。而欧盟的EN71-3:2013《玩具安全—第3部分 元素的迁移》列出了19种可迁移元素有限量要求,并且限值更低,要求更高。显然,我们的标准跟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使得新生产品无标可依,造成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国内玩具通用标准,已有10多年未曾变更,标准中缺乏产品针对性,特别是在玩具化学安全方面,已远远跟不上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几年相继出台的玩具安全标准要求。另外成分复杂的彩泥产品在有害化学物质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上还处于空白,产品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