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徐维盛:不懂音乐的学霸不是好营养专家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0-27 16:28:05   阅读量:0

文/记者 刘汝佳

  人物简介:徐维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医学博士,营养学博士后
 

  徐维盛的青春,注定是严肃活泼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从小还爱好舞台表演的他,多年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和一身优美的舞蹈。从“创新之魂”首都科技界践行“北京精神”宣演会一支《大地飞歌》到“欣承辉煌路,龙腾创新篇”中国博士后迎春晚会一曲《新贵妃醉酒》,从中央电视台2013《寻找七仙女》全国42强到2015《一鸣惊人》首届黄梅戏名家名票组团战金奖。徐维盛可是营养圈儿的红人。他描绘,当聚光灯打亮的那个瞬间,方寸舞台,自己进入一个完美的世界。每一次表演,每一个妆面,他都用心做的完善,把最美的自己定格成画面。他一直相信,快乐可以传染,娱乐了自己也将愉悦了大家。

  反串儿科学家编起营养歌

  小有名气的他,开始琢磨另一件事,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相结合,让普通大众更轻松地接受营养知识?在徐维盛眼中,是音乐把他单调的生活调成七彩,而爱好也可以为专业服务。于是,徐维盛充分开发了自己的这一项业余爱好,把营养知识,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营养歌。在他作词的《成长的营养》歌中写到:

  成长需要哪些营养?少年

  碳水、蛋白、少量脂肪、维C

  贫血怎样预防?怎样做

  和铁是好搭档,勤运动

  体重最健康?怎样做

  体重最健康,禁烟酒

  身心受益蜜拌糖(么咿呀嗨)

  从童谣到民歌,再到传统戏曲,一段段熟悉的旋律,让营养梦之声传到普通大众的耳朵里。徐维盛说,也正是他对音乐梦想、营养梦想齐头并进的追求,让自己的梦想蓝图更加丰富,让自己这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站在了更高的科研平台,拥有了更广阔的科研天地。

  博士毕业后的抉择

  目前,徐维盛就职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致力于建立中国植物化学物食物成分数据库,希望为大众及后辈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参考。而实际上,他从事营养健康的工作,也是为了圆自己一个梦想。

  虎踞杏林,橘井泉香,神农百草,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曲曲意济苍生的绝唱。因为爱好,徐维盛从小就格外关注经典唱曲中的深蕴内涵。而曲中所赞颂的前辈的精神一直深深扎根在他心底,作为他的精神标榜,使得徐维盛在专业的医学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进取。

  医学专业求学数载,他多次荣获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被同僚格外看好。但他认为,所有的荣誉只代表对过去的一种肯定,面对未来,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甚至要做抉择。

  2011年,徐维盛医学博士毕业,人生面临一个大的抉择。一面是虎踞杏林的坚守,一面是营养共济的追求,人生的十字路口,徐维盛最终选择师从营养届权威专家杨月欣教授。在徐维盛看来,博士后两度春秋,不短不长,却是他人生中又一段异彩纷呈的经历。十余载药物分析的坚实科研背景,融合食物营养评价新技术,让他闯出了一条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


“反串儿”表演的徐维盛

  药食同源,营养共济

  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国家了解人群的营养状况、评价膳食的营养质量、制定食物营养政策和相关法规的基础,也是从事食品加工学、营养学、卫生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所必备的基础资料。因此,食物成分数据是一个国家必需的公共卫生数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营养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徐维盛就是从事这样的一份工作。他的导师、营养届权威专家杨月欣教授自1998年开始,在前辈手中接过了国家食物成分分析工作的接力棒,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食物成分数据库从最初的1000余种食物,迅速发展到3000多种。

  但中国食物成分数据库的研究,依旧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徐维盛认为,年轻的一代科学人将会成为承担这份重任的中流砥柱。而他自己正在向前辈学习,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之前的食物成分数据库的同时,徐维盛抽出时间和精力主攻中国植物化学物食物成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多酚类功效成分是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分的总称,是陆上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抗诱变性、抗癌性等生物活性,近年来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

  我国对植物多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研究均落后于国际水平。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徐维盛将药物分析学的经验充分运用的食物成分研究工作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波长切换技术,成功地将水果、蔬菜中11种多酚类功效成分进行了同步分离分析,并将该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植物化学物食物成分数据库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填补了该部分的空白。

  徐维盛很喜欢用优美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他曾在笔记中写到,“守纪律,让紧张的科研环境变得洁净温馨,讲规矩,让繁重的科研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安静明亮的实验室,洁净整齐的容量瓶,井井有条的分析仪。科研,在日复一日的提取制备中追求创新,在争分夺秒的分析检测中完善科技。科研,在一次次学术交流中积累经验,在一场场学术报告中提炼精髓。”

  在徐维盛看来,科研工作和挑战也是一场比赛,也是人生的舞台,他希望在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更多的成果,更要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让更多的普通人轻松地获得这些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