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辅文:大熊猫能自我避免“近亲繁殖”
截止现今,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濒危的物种之一大熊猫已经经历了800万年的进化史,为何没有灭绝?该物种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大熊猫的圈养是否会导致大熊猫近亲繁殖进而导致种群延续能力下降?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魏辅文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人工大熊猫“鲜有近交繁殖”现象
这些年,我国采用人工繁育方法保护大熊猫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圈养大熊猫超过300只。然而,由于大熊猫来源的珍贵,过去往往都是生殖能力强的大熊猫承担了大部分的繁殖任务。
大熊猫中的明星“盼盼”是一名“英雄母亲”,她的“子女”有十几只,到2007年时跟它有血缘关系的大熊猫已多达30多只。
很多专家担心这种状况会导致整个种群的退化,以“盼盼”为例,如果它的基因在这个种群里面太多的话,其它个体的基因得不到表现,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就会出现问题。另外,近亲繁殖过后,它一些隐性的遗传疾病会显现出来。
专家们担心的是,大熊猫都采取近亲交配的话,这个种群很快就会退化,而且也延续不了多少年。因为对熊猫的一个种群来说,经过100年或者200年,它的遗传基因降低以后,对这个种群的生存力、繁殖力、幼仔存活率等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死胎,大熊猫幼仔的生存能力也会下降,而这也违背了人类繁殖大熊猫的初衷。
前些年,国内所有的大熊猫繁育机构的确是存在着一些繁育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以前研究机构在繁殖方面基本是各自为战。而为了获得新的大熊猫基因,各繁育机构就采取了捕获野生大熊猫的办法进行基因交流。
魏辅文和他研究团队的研究为大熊猫的繁育带来了新的视角。多年来,魏辅文带领着研究团队一直对大熊猫遗传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不久以前,他们带来了新的好消息。
魏辅文研究团队对四个中国熊猫繁育基地中240只大熊猫的遗传基质进行了仔细分析后发现,在人工繁殖的大熊猫身上“鲜有近交繁殖”的现象,基因依旧呈现出高度多样。
因此得出结论:“所有的圈养大熊猫拥有健康的基因,没有必要再猎捕野生大熊猫,使繁育基地获得新的基因。”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久以前,发表在牛津大学下属科学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
魏辅文团队的研究结论让不少对大熊猫未来担忧的专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大熊猫已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生种体型大小变化、栖息地破碎化、圈养种群繁殖衰退和竹子开花等多方面的研究,这些年我国大熊猫研究领域的传统观点认为大熊猫已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
通过深入的研究,魏辅文也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大熊猫仍具有进化潜力。前些年,魏辅文研究小组与四川省林业厅、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单位合作,采用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在大熊猫的26个分布区采集了160多个样本,采用线粒体DNA等研究方法,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种群遗传结构与基因流、种群动态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发现大熊猫现生种群仍然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持续的进化潜力。
魏辅文认为,在熊类中,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上水平,其种群的基因型和基因库都比较丰富。
魏辅文表示,根据模型推断,大熊猫在冰川末期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生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这表明大熊猫种群的濒危和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密切相关,“大熊猫并非是处于进化历史尽头的物种,它们仍具有进化潜力。大熊猫的濒危是由自身以外的因素造成的,而人类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6年,魏辅文研究小组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数量比原先的估计要多1倍以上。
因此,魏辅文认为,以前认为的大熊猫种群多样性低、种群数量很少的观点可能存在问题。从大的种群状况来看,大熊猫的生存仍是安全的。
2007年第十八届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魏辅文提出了“大熊猫没有走到进化尽头”的年度报告,这一反论尤为引人注目。
魏辅文团队的研究还表明,我国野生大熊猫的实际数量可能要比统计数据要多很多。他们2007年公布的报告认为,全球大熊猫种群数约有2500只,除了圈养的300多只,这意味着野外有2200多只大熊猫,这也大幅超过了中国第三次野生大熊猫的调查统计不足1600只的结果。
魏辅文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王朗自然保护区采集了300多个大熊猫粪便。通过对每1个粪便至少进行4次DNA测试,科研人员发现了66个不同的基因,正好对应66只大熊猫。而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中,王朗自然保护区只统计出27只大熊猫。魏辅文认为,如果上述调研结果在所有的大熊猫保护区内进一步得到证实,那么目前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将远远超过人们先前的估计。另外研究团队从大熊猫的头盖骨、牙齿、生活习性等分析后认为,大熊猫依然有着较高的繁殖率。
魏辅文表示,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在濒危食肉动物中居于中上等水平,具有复壮乃至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这些年随着我国大熊猫栖息地质量逐步改善,种群数量已有回升的良好势头。如果给大熊猫更多的栖息地,大熊猫将有摆脱“濒危”的可能。
栖息地隔离的隐忧
多年来,由于栖息地的碎片化,我国野生大熊猫的近亲繁殖也开始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魏辅文认为,我国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保护孤立大熊猫群体,并促使大熊猫进行自然交配,并避免不利的近亲繁殖,尤其是四川相岭山等种群数量较低的小种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过多年的跟踪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具有广阔的栖息地,各地的大熊猫能够进行交流,一般就不会出现近亲繁殖的情况,因为大熊猫有一套避免近亲繁殖的机制。
雌性大熊猫发情时,体内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4-5只雄性大熊猫追踪而至。这时,这些大熊猫就要进行决斗,最后胜利者才有权和雌性大熊猫交配,有时排在第二位的雄性大熊猫也有机会交配。
但是雄性大熊猫是不负责任的家伙,在通常情况下,它交配完了就跑了。雌性大熊猫受孕产仔后,会独自扶养“孩子”。而“孩子”长到一岁半后,就被“母亲”撵出自己的地盘,“外迁”独自讨生活。撵走“孩子”后,雌性大熊猫才会再次发情,再次产仔。
决斗取得交配权,保证品种的优良,“外迁”保证不会近亲繁殖,这就是大熊猫生生不息的两大法宝。
但是魏辅文认为现在栖息地的隔离让大熊猫的自然繁育机制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是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延续大熊猫的种群,完全自然状态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