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拍微电影的那些神器
在人们的印象里,电影通常是用摄影机+胶卷拍摄拍摄。为了实现较好的效果,通常感光器件画幅都比较大,例如很多电影都用35mm甚至70mm胶卷。一方面可以得到细节丰富、清晰的画面,而且也容易实现浅景深效果,突出画面重点。但这些设备都非常的昂贵。佳能5D MARK II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有一种非常接近电影摄影机效果的器材出现了,它的感光元件甚至比有的电影机还大。最关键的是,单反和电影机相比,它的价格要便宜的多。所以,目前用单反拍微电影已成为一种必然。你手中的入门级单反或全画幅相机真的能拍电影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如果你真的想拍,你恐怕还得添置一些配件。
需要一支摄像机脚架
在视频拍摄中,三角架极其重要。照相机的架子本身不是为移动拍摄的,所以最好找摄像机脚架,这样才可以平稳拍摄摇画面,也才能保证长焦拍摄的画面稳定。大家认为,像曼富图,利拍(Libec) 这样的摄像机专业架都非常好使。
在视频拍摄中,三脚架不光可以静止拍摄,它还有许多妙用。
第一,它可以作为小滑轨。如果将三脚架的一条腿收回,你可以用剩下的两条腿作为支点,平稳的来回移动你的相机。第二,它可以作为摇臂。就像把三脚架作为小滑轨一样,收回一条腿,将相机架在剩下的两条腿上。因为你想尝试模仿摇臂拍摄,你的相机会向前一直伸到地上。这种效果可以通过延伸三脚架的长度来增强。这些类型的镜头通常是揭露某些场景中的震撼镜头或者镜头是从高到低摇来强调一个角色或者是一个物体。
需要一个跟焦器
对于图片摄影来说,单反的自动对焦是非常有用的功能,但对于视频拍摄则不同。老实说,相机自动对焦速度很慢,无法应用在视频拍摄中,虽然松下和索尼公司的产品加入了自动对焦功能,但是实际效果平常。在电影领域,全部都是手动镜头的天下,但摄影师们会使用跟焦器(如图)。使用单反相机或其他摄影机拍摄视频时,跟焦器差不多是必备的配件,摄影师需要实时的控制镜头的焦点,它比传统的手拧镜头,更加的精准、稳定。
需要一个稳定器
拍摄视频,摄影师能使用的无外乎几种方法,专业人士称为“推拉摇移跟”。推拉是指镜头焦距的变化;摇,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只作角度的变化。移或跟,是指摄像机的移动。
“推拉摇”在三脚架上都可以完成,但“移”则需要摇臂和滑轨,如今,在专业的摄影器材城里,专供单反使用的摇摆和滑轨已经很多。当然,你也可以利用三脚架的两条腿,来模拟出这样的效果。但“跟”则需要另一种辅助设备——稳定器。在影视工业当中,想要大范围移动的画面,最灵活的方式就是使用“斯坦尼康(Steadicam)”稳定器,通过物理的增稳来达到稳定画面的同时,还能让摄影机操作者无需受到三脚架、轨道等束缚。由于单反视频功能的发展,供单电使用的稳定器也越来越多了,而且它们价格都不贵,七八百块就可以买到,而稳定性超棒的手持陀螺仪稳定器国产的也就一千多元。
需要一个外置话筒
上面说的都是拍摄视频,电影除了视频,还有音频部分。音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录音。录音有单路录音和双路录音两种,单路录音是指摄像机在拍摄的同时也承担了录音的功能;双路录音是指在拍摄时声音是通过另一套设备进行录制的,然后在后期进行声画对位。通常在双路录音时,需要打板,或者用摄像机同时录制参考声音,以便于后期剪辑时进行声画对位。数码单反机身内部都带有一个微型话筒,如果是双路录音,这个话筒也可以使用。但如果是单路录音,这个话筒的音质显然就达不到要求。这时,摄影师们通常都会给单反相机外接一个比较专业的话筒。这个外接话筒可以是一支枪式话筒(如图),也可以是领夹式无线麦克风。一般来说,在电视节目录制现场,都使用领夹式无线麦克风,主持人和嘉宾都将无线麦克风的一端别在身上衣领上。但在电影的录制现场,一般都使用有线的枪式话筒。枪式话筒的好处是,既可以清楚的再现人物的对话,还可以收纳进一定的现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