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好奇心都去哪儿了?
为什么要有好奇心?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压制了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演讲专家】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演讲地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般认为,好奇心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驱动力。没有了好奇心,我们就提不出问题;没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我们的社会就很难一步步向前推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得很早,但是我感觉过了2000多年,很多中国人都已经忘掉了,反而更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给大家灌输知识,而不是强调对知识的喜好。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可以简单定义为,我们为什么要有好奇心?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知识服务于人类进步,我们应该在快乐地追求知识中获得帮助。
为什么要有好奇心
好奇心首先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居里夫人说过,“很多人都说我很伟大,很有毅力”,我想这确实都没错。但居里夫人很谦虚,她接着说,“其实我就是特别好奇,好奇得上瘾”。其实,生活中没有什么可畏惧的,本来就是我们应该认识的,没有什么是值得恐惧的事情,这是好奇心的真谛。
李政道也曾说过好奇心非常重要,我们搞科学离不开好奇心,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你对一个事物,对一个现象,对一句话,对一个老师对你说的事情,你首先要好奇:老师说得对不对?老师告诉我这事儿是真的假的?然后你听到或者看到一个现象,它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要发生?在哪里发生?这实际上都是我们好奇的问题。如果缺少好奇心,你就会觉得你看到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你就不会进一步去深究。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为了探索新知,我们要创新,所以好奇心事关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觉得爱因斯坦说出了科学研究的真谛,而这个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恰恰是比较缺乏的。
我们从小到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对知识的接受。也许做题目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答案,但是很多时候是有标准答案的,学生很少提出独立的见解,老师往往也喜欢学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所以,我们进入大学以后,尤其是大学毕业进入社会、进入了研究的领域之后就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当然也不见得都是很容易,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往往过于强调记忆和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是一个创新挑战和问题的提出,所以我觉得好奇心和提出问题实际上是一对孪生姐妹。好奇心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不管大家以后从事什么、学什么专业,好奇心都是一切创新的源泉。
实际上,不仅是对于科学研究,对于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好奇心都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由于好奇心获得的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发明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只举一个例子,就是从电报机到电话的发明。这个电报的发明者摩尔斯,他本身不是学电的,他是在一次游船上,看到有人在展示实体电磁体的功能,通电以后磁场会加强,所以当时很好奇地问了展示者一个问题,他说:电传播的速度有多快?人家说很快,所以就这样一个好奇和疑问,留在他脑海里面。他本来是一个画家,很喜欢画画,从此以后呢,他去琢磨电学,那么经过了十多年自学的努力,最终发明了电报。他利用电流一断一停一动这样的一个功能,发明了电报机和电码。当然有了电报机才有了后来的电码。
而发明电话的人也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更不是大学专业出身的,实际上是一个叫贝尔的研究聋哑语的老师。他在电报的基础上琢磨怎么样才能把声音转换为电码然后传递给对方。贝尔首先有这样的一个好奇心,他就觉得能不能把这个声音直接传递过去。其次呢,贝尔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为他是研究聋哑语的,对声音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他觉得声音是通过声带的颤动而发出,就从电报基础上联想到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明电话。所以我觉得贝尔发明电话首先还是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不是其他人都能发明的。其他人肯定也很好奇,贝尔有一定的基础,然后他以强烈的好奇心,一种使命感,也经过了努力,后来又专门去学电工,最后终于发明了电话。
▲亚历山大·格 拉汉姆· 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电话
从电报到发明电话的过程,你就会发现好奇心在伟大的发明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还想举一个例子,跟我的专业有点关系。达尔文,大家都知道是进化论的鼻祖。可能很多人觉得他是生物学家,实际上他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博物学家。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达尔文是一位对科学、对自然充满好奇心的人。他的父亲一开始是让他学医的,但他对学医不感兴趣,面对解剖吓得要死,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因为每个人不可能是万能的。所以他经常逃课跑出去看动物,去采集矿物的标本,让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短暂的好奇心我们每个人都有,能保持长期、持续的好奇心,然后创造条件满足你的好奇心,去探索,对成就一个人的事业是非常重要的。达尔文后来经过叔叔的帮忙有了机会搭乘“贝格尔”号航行世界,在这个船上他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他的老师里面有生物学家,也有地质学家。他自己曾坦言《物种起源》这本书里面有一半的思想来自于地质学家。
有人把达尔文也称作19世纪的比尔·盖茨,因为他是大学没上完,即从事自己喜欢的一个专业,并取得很大成就的人。我非常佩服达尔文的毅力,因为看了他的《物种起源》,有些思想也许不是达尔文首先提出来的,但达尔文通过非常翔实的资料、严密的推理,让大家通过他这本书,接受了生物进化这样一个学说。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这是不可能达成的,而他渊博的知识,首先来自于强烈的好奇心。
传统文化与好奇心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往往好奇心会强烈一点,但是我们长大了,所谓成熟以后,好奇心就会减弱一点,所以有了“童言无忌”的说法。为什么从小到大会出现这样一种个性差异?我想到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受我们的文化影响,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关系的。
讲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家经常会看到大量歌颂传统文化的文章,但是我觉得有些人是在利用这样一种继承传统文化的借口来否定外来的东西,掩盖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谦虚,我们的家庭和睦。我觉得这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美德,还有和谐等,这些确实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因素,是阻碍科学的诞生、科学发展的,当前可能也是阻碍中国的创新的。
封建的专制文化体系里是不鼓励好奇的,不鼓励好奇当然就不鼓励探险,也就不鼓励创新。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提倡少说多做。但西方不是这样的,人的语言反映了你的思维习惯,不仅要善于行动,更要善于表达。我们做研究的,把研究做完了还要发表论文,我们要参加学术会议。我们很多中国学生到了西方以后感受到的第一个文化冲击就是说我们太谦虚,我们不善于表达出来。到了西方以后,要学会表达,要善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自己的成果,在与同行的交流、争论中获得新的想法。我们有时候会碍于面子,很难做到像老外一样,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和观点,会通过很多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年轻的时候,当时有几个国外学者在《自然》(Nature)上发了文章把一个恐龙化石说成是一只鸟,后来我就写文章去反驳,当时还觉得挺自豪。文章发表在国外的一个专业刊物上,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现在想想觉得还是有趣,第一篇文章便是和别人吵架。但我们后来都成了好朋友,这几个老外每次来中国的时候都要到我这里坐一坐。我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要你是认真做科研,这些老外会更加欣赏你,觉得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就更加确信,要获得西方人的尊敬,就不要畏首畏尾,要敢于质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新鲜事物等词汇往往不是正面的,它和另外一些词汇紧密相连,即不安分、破坏性、颠覆。我们提倡沉默是金、闷声发大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确实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因言获罪的案例,所以说要有好奇心,提出问题,说出真相,是需要一个开明、民主的环境的。
没有好奇心会怎么样
没有好奇心,知识面就会越来越狭窄,有了好奇心才会去钻研,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好奇心的对立面就是冷漠,好像什么都事不关己,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导致了公德的缺失。
还有一个问题,杨振宁先生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分类、归纳,并达到 “理”,缺少自然哲学与逻辑推理,而现代科学讲究的是逻辑的推演和归纳,所以这一点导致了我们的落后,这也是东西方哲学的差异。西方哲学是一种很严谨的逻辑推理,而在传统的中国没有。中国人相信权威,相信媒体,相信祖上的东西,封建思想认为祖制不可变。还有一种就是随大流、从众心理,而不是以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我们往往被一些不合逻辑的因素所左右。
清朝时期的传教士史密斯就曾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写了当时中国人的缺点和优点,当然更多的是缺点,比如说没有时间观念和精确意识,不遵守时间,喜欢说大概的数字,不精准,还有缺少公德心、好面子、猜疑心重、缺少诚信等。这些问题到现代社会来看也没有完全改正过来。我们的公众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经过书、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我们就觉得某个人是个权威、专家。专家也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换个领域或许还没有普通大众了解,但由于大众通常迷信权威,因而认为他说的都是正确的。
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主席、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Henry Augustus Rowland 1883 年写过一篇为科学呼吁呐喊的文章:“如果我们只注重科学的应用必定会阻止它的发展,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退化成像中国人那样几代人在科学上没有进展。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利益,而根本不去探求其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粹科学,或者叫基础科学。中国人知道研究火药的应用,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功能,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称为‘野蛮人’。”这段话大家听着很刺耳,虽然是 1883 年的言论,但我们的功利心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显著地消逝。
好奇心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从这些历史中走出来,我们再来看看当下的现实,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功利性因素,学习目标也有些功利,同样我们的科学也是被要求冲击各种奖项,科学管理过分行政化等。
可见,我们的好奇心会受到文化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但要从事科学的事业,我们需要保持自身纯净的心态,不要过于功利。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这句话告诉我们,好奇心是我们的学习和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充满新鲜感,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好奇心和你的知识积累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为什么是贝尔,为什么是研究聋哑语的老师发明了电话?这也启示我们不光要好奇,更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陈寅恪先生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认为这应该成为大学学习的精神。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的社会也应当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大家都能永葆好奇心!■
(摘编自科学出版社 2018 年 8 月出 版、 潘建伟院士主编的《科学第一课》之周忠和院士《我们的好奇心都去哪儿了?》, 本文有删节)
扫描二维码
欣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