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开胃菜起的是生理作用还是心理作用?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04 12:01:36   阅读量:0

开胃菜起的是生理作用还是心理作用?

答:饥饿感是提醒我们摄食的基础,然而我们在饥饿的条件下并不一定就会摄食,因为调控我们摄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食欲。

因为食欲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目前对食物和食欲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在婴儿期。食欲在生理因素方面和饥饿感类似,而在心理因素方面主要受到三种神经递质的影响,5-羟色胺、内啡肽和多巴胺。5-羟色胺的释放给我们带来安定平和的感觉。而足够量的循环5-羟色胺是饱足感的信号,这时候食欲会较低。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的最重要的一种氨基酸,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增加大脑中色氨酸的浓度,一般来说会降低食欲。内啡肽类似大脑的鸦片,会带来强烈的愉悦感。糖和脂肪的组合往往会促进内啡肽的合成。多巴胺的分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传递兴奋。一些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可以加强多巴胺的合成。

开胃菜往往是酸辣的小菜和我们喜欢的菜。很难说开胃菜立即就刺激了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食欲,但至少开胃菜不能让你产生反感。开胃菜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味蕾,增加唾液的分泌,还会引起胃的收缩蠕动,而这些生理反应类似饥饿感,从而会促进我们进食。原本没胃口可能是并没有饥饿感或者心情压抑等,而开胃菜刺激的生理反应传递了一种类似饥饿感的信号,引起你对事物的欲望。另外一方面食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情,但还是有限。所以在某些心情特别压抑的情况下,开胃菜也并不能带来食欲。(文/画船听雨眠)■

鱼身上那么多细刺,游泳的时候会疼吗?

答:这些小刺被做肌间刺,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为低等真骨鱼类骨骼系统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其数目随着鱼类的演化逐渐减少,直至进化到某一阶段完全消失。

例如我们常吃的鲤鱼、鲫鱼、花白鲢、草鱼等鲤科鱼类,被认为演化程度较低,有肌间刺;而鲈鱼、鲶鱼、鲑鳟鱼等被认为演化程度较高,就没有肌间刺。

肌间刺的主要作用可能是支撑肌肉,还有肌肉力量的传导,因此肌间刺数目可能与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也有研究发现,肌间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植食性鱼类的力量 。

鱼刺为什么不会刺到鱼自己呢?你买一条生鱼,切开,拔出鱼骨,可以观察到鱼刺尖的那头附着着一缕结缔组织,把尖端很好地包裹了起来。这缕结缔组织是很强韧的,防止了鱼在运动的过程中被刺伤。但是在煮熟的鱼刺上看不出这部分组织,因为都是蛋白质,受热之后从鱼骨上分离了,只留下了尖锐的刺,所以我们平时注意不到。当然,如果从外部施加过大的压力,鱼还是会被鱼骨刺伤。(文/肖雪昂、陈选熊)■

如果人的手是六个指头,人类可能用十二进制吗?

答:人类广泛地使用十进制,跟有十个手指相关,这个假说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在各个独立发源的人类文明中,含有十进制的数学符号体系占据压倒性的数量,很难认为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于巧合。

合理的猜测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直立行走,使用手指来计数比较便捷。手指数完了之后,为了便于记住,我们就放置小石子,或者刻下一道记号,用来表示数完了十个,这就是十进制的开端。当然因为其它理由,也可以发明其它的进制,但是这种发明往往是在已有十进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由此产生了各种十进制和其他进制的混合情况。

也就是说,使用上的方便自然,使得十进制在初期容易出现;这种初期的易出现,在文化交流中也会加剧十进制的优势,因为双方都懂得十进制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久而久之,造成了人类社会普遍使用十进制的现状。(文/曹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