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冷空气跑到北京了!
北极冷空气跑到北京了!院士预测:今年“冷冬”是大概率事件
记者/白竟楠
知道北京为什么提前供暖吗?原来是北极冷空气跑到北京了!
院士这样预测:今年“冷冬”是大概率事件。
采访专家>>>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
郑 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今年北京的秋天有点短。刚刚进入11月,几股强冷空气就将北京的最低气温拉到了零下。北京居民采暖正式供热时间也提前至11月13日0时开始。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就这样一直冷下去呢?中国气象局在10月31日举办的第18期“直击天气”活动上。权威专家透露,影响我国天气的厄尔尼诺虽然走了,但拉尼娜又来了。与此同时,北冰洋的冷空气又跑到了北京,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预测,今年出现“冷冬”将是大概率事件。
从北极来的冷空气
厄尔尼诺已经走了,但我们依旧感觉天气变化“喜怒无常”。北京目前的气候背景是弱拉尼娜现象,它与厄尔尼诺正好相反,会让天气转冷。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10月31日的冷空气也是最近最强的一次冷空气,它来自北极,从西北部一路南下进入中国。所以,除了拉尼娜之外,还有一个因子在控制着冬天的气候,那就是北极冷空气。
如今的北极冷空气变得更加强盛,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海冰快速融化有着密切关系,在北极的高气压下把冷空气“挤”到了中国,会导致我国前冬和后冬时段的气候产生变化。今年的冷空气来得比前几年早,事实上拉尼娜也的确容易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前冬偏冷;而到了冬季后期,预计叠加北极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气温有可能还会更低。气温偏低将是今冬我国的大概率事件。
我们还记得,2016年的1月中下旬,我国曾经历过一次超级寒流,那次超级寒流就是北极的冷空气强烈暴发影响了我国的气候,让科学家都没有预料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说,对于今年的低温来说,拉尼娜不是最主导的因素,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全球气候偏冷的气候背景,更应该得到关注的是北极的气候,这几年北极海冰的融化十分严重,在北极上空聚集了大量水汽,一旦有一个通道就能快速入侵中国。
事实上,北冰洋在40年内融化速度非常快,2005年后进入了加速融化时期,那么,什么时候北冰洋就会变成无冰之海呢?丁一汇表示,根据科学家的预测,2080年北冰洋的冰就可能全部融化了,还有科学家认为到2050年北冰洋就会全部融化,这种融化会造成北冰洋变成大海而不可逆转。
2000年以后,冬季变冷明显,尤其是中国的西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华东地区也有偏冷趋势,而夏天也感觉越来越热,所以现在的气候正在变得更加极端化,这就是北冰洋的加速融化对世界气候产生的影响。
这种极端天气能够持续多久?专家认为,这要看北极海冰融化的程度和速度,这也是科学家要研究的重点。“北极的低气压一般会把冷空气封闭在自己的地盘,进入12月后冷空气开始因为气压变化‘往外跑’,冷气团进入中国,欧亚的暖气团被挤到北极又把冷气团赶下来,依次循环。所以,北极海冰的变化会引起暖空气向北一直走到极地,北极的温度会进而变暖,冬季气温甚至会到0度以上。”丁一汇说。
可是既然气候在变暖,为什么却感觉到冬天一年比一年更冷了?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也会让北极变暖,并且北极增温的速度要比其他地区快一倍,这导致北极冰快速融化并产生高气压,把北极的冷空气挤到其他地区,因而变冷,所以人们会感觉冬季好像越来越冷一样。不过,现在已进入全球气候变暖趋缓期,所以今年冬天会比1998年的暖冬冷,但不会比1983年、1954年的冷冬更冷。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连年“二人转”
拉尼娜其实是厄尔尼诺的“小妹妹”,它总是跟在厄尔尼诺的身后,此次寒流虽然是北极冷空气入侵,拉尼娜也为其提供了“趁机而入”的背景条件。
似乎从2016年这个“变态热”“发大水”的夏天开始,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已经非常熟悉了,前些年,厄尔尼诺其实是一个非常冷僻的专业词汇,但是现在已经热到卖菜的大爷都在讨论它。其实,厄尔尼诺是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增暖的现象,海温的变化会引起陆地气候的一系列变化,才会出现那么多极端的天气。
厄尔尼诺刚走,海温迅速发生了逆转,这就意味着拉尼娜要来了,拉尼娜所带来的影响就是海温比常年偏冷。虽然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不是完全对应的,但的确是一个大致相反的状态。
海温是要“逆天”吗?不仅没事就送来台风,还忽冷忽热地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唱起了二人转。其实,你我都不懂大海的“脾气”。
丁一汇说:“它们‘唱二人转’太正常了,特别是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位向不断转换,冷了之后马上就变暖,暖了之后马上转冷,这非常符合厄尔尼诺的延迟振子理论,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见到历史上有违反这个双模态的现象。”
其实,我们对于拉尼娜现象并不陌生,你一定还记得2008年的那一场大雪吧?那一年,大雪飘遍全国,多地受灾、火车停运、机场关闭,举国进入抗灾状态,这就是拉尼娜惹的祸。不仅是中国,从中东、地中海开始,一直到西亚、中亚、东亚,全都遭受了冰雪冻雨灾害,亚洲变成了“冰冻的亚洲”。而就在雪灾发生的前一年,2007年全球气温超过了1998年成为史上最热年份,而2007年也是厄尔尼诺年。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会不会重蹈2008年的冰雪灾难?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在拉尼娜到来的背景下,有这种可能性,在此之前的种种迹象已经出现了异常。
▲北冰洋在40 年内融化速度非常快,2005 年后进入了加速融化时期,或许到2080 年,北冰洋将不再有冰
寒冬来临前要做好准备
▲ 2008 年低温冻雨冷害发生的大气环流示意图
郑飞表示,目前还说不好今年是否会发生大寒潮事件,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后冬(1月中下旬)会比前冬(12月至1月上旬)更冷,寒潮事件或有可能发生在后冬。
老百姓不用担心,天气预报会早早告诉你寒潮何时回来。近些年,天气监测技术有了许多进步,在气候预测方面能够提前3个月至6个月给出较为可信的预测结果,如果有大寒潮发生,提前半个月左右气象中心数值天气预报就可以让老百姓提前知晓,开始准备应对寒潮的来临。这是由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来预测的,可信度在两周以内,遇到大型天气事件时会更加可靠。同时,国家气候中心也会用复杂的气候模式提供至少提前1个月的气候异常预报,这样就不会再出现2008年冬季暴雪灾害那样猝不及防的事件发生。
丁一汇表示,面对或许会到来的寒潮,应提前准备应对。电力供应是最主要的,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电力供应也是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每一次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遭遇多次电力使用高峰,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电网中断。其次是交通,2008年的暴雪和2012年的暴雨都使得铁路和公路运输瘫痪,而暴雪的时间段正处于过年时期,交通受影响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
从生态角度来说,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渐渐适应了较暖的气候,气候忽然变冷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影响。同样在2008年,长江以南的许多热带树木、森林都因为难以抵御寒冷的气候而大片死亡。
郑飞补充说,对于中国西部地区来说,寒冷打击最大的是畜牧业,而西部地区要比东部地区更冷,所以需要更加注意预防寒流。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或许是雾霾问题,即便是大风刮来的“北京蓝”能在低温的冬天更多地到来吗?专家表示,相对来说,拉尼娜年出现偏冷状态的概率高达80%以上,所以冷空气的到来也会更加频繁,北风就会比较“肆虐”,或许会对减少雾霾的堆积有所帮助。
其实,极端天气的出现无疑与地球气候恶化有着密切关系,大家也一定忘不了《后天》电影中演绎的恐怖自然灾害,随着全球变暖的步伐逐渐加大,电影中的情节难说不会变成现实。
郑飞说,《后天》电影中的情节,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危言耸听,有可能在北极海冰融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电影中的极端情况。所以,在聚焦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时,先聚焦于自己每天的生活,或许对地球的拯救就从明天早晨的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