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红场阅兵看懂兵器门道
文/记者 马之恒
5月9日下午,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办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从苏联时期直到今天的俄罗斯,红场阅兵都是这个军事强国展示其实力的一扇窗口。今年的这次阅兵,俄罗斯更是拿出了大量最新的技术装备。所以“外行们”不要再只是看看飞机大炮走正步的热闹,下面带你细细看懂门道。
01.“短号”导弹
见证“矛”“盾”攻防
“短号”是俄罗斯的轻型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战场上的“多面手”。这种导弹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发射平台,包括便携式平台和多种车载式平台,可以为汽车、装甲车甚至坦克所搭载,因而能在战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攻击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之外,“短号”也可以用来打击飞行速度较慢的运输直升机,以及(更换弹头后)攻击其他一些目标。
针对现代坦克大多加挂反应装甲,通过引爆反应装甲分散反坦克武器攻击力的特点,短号装备了“两段式”的战斗部。在击中坦克后,前置小型战斗部负责引爆反应装甲,而紧随其后的主战斗部则负责击穿坦克的装甲。实战案例表明,“短号”曾经击毁过世界上最重视防御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02.BMP战车有了后继者
在苏联时期,BMP系列履带式步兵战车先后发展了三代。其中,BMP-3竟然装备了100毫米口径的火炮,火力性能甚至超越了早期主战坦克,而且能发射炮射导弹。然而不幸的是,BMP-3研发成功之后不久便赶上了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经济“休克”,因而没能大量装备俄罗斯军队。
在经历了车臣战争等血腥的实战之后,俄罗斯着手开发新一代的步兵战车,作为BMP-3和更早期的BMP-2的后继者,这就是“库尔干人-25”战车。有鉴于有限的经费,“库尔干人-25”同时开发了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两个版本,采用相同的底盘搭载不同的武器,反映出俄罗斯人的军事智慧。这些装甲车的防御力在中型装甲车中位于前列,其武器采取乘员在车内遥控的方式运作,可以在巷战中为步兵提供很好的保护。
03.第四代主战坦克的“首秀”
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M60坦克开始,世界各国的坦克发展进入了“主战坦克时代”。主战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的特点,因而具有对敌军进行积极、正面攻击的能力。
50多年间,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一直循着增加火炮攻击力、机动性和装甲防御力的方向发展。自动装弹机的引入,使一部分主战坦克废除了装弹员,乘员减少到车长、驾驶员和炮手3人。而出现在这次阅兵式上的T-14主战坦克,则代表着目前世界上主战坦克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并被俄罗斯军方称为“第四代”的主战坦克。
T-14坦克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中,首次使用了无人炮塔。也就是说,它的武器由驾驶员在车内遥控操作,因而有效减少了炮塔的体积,坦克的隐形性能和战场生存力都进一步提升。与T-14采用相同底盘,同属于“阿尔马塔”装甲车族的T-15步兵战车和2S35自行榴弹炮,也采用了这种重视乘员生存的设计。
04.老迈“北极熊”依然能咆哮
稍稍了解世界史的人,都不会忘记美苏争霸时期“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战略。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它的“核遗产”,时至今日也仍然是拥有强大核打击能力的核大国。
出现在此次阅兵式上的“亚尔斯”洲际导弹发射车,就是俄罗斯洲际核导弹中的最新“款式”。这种强大的固体燃料导弹至少可带4个分导式弹头,最远射程11000公里,大约在2009年底开始装备俄罗斯军队。让我们祈祷这种可怕的武器永远不会用于实战吧!
05.轮式装甲车“脱胎换骨”
在“库尔干人-25”取代老版本BMP战车的时候,“回旋镖”轮式步兵战车也会取代老旧的BTR系列战车。相比于苏联时期建造和列装的BTR,“回旋镖”的设计更倾向于西方化,其车体高大,强化了防护能力,并将BTR-80的后置动力改为前置动力,方便乘员上下。不仅如此,“回旋镖”的发动机、武器都与“库尔干人-25”通用,这会让武器维护和军队后勤保障省不少力气。
“回旋镖”与“库尔干人-25”都采用模块化设计,这意味着它们只需变更搭载的武器,就可以“变身”为装甲指挥车、自行火炮、通信车等执行不同任务的装甲车辆。
06.“白天鹅”重回蓝天
图-160是苏联在解体之前研发的最后一种战略轰炸机,1987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在研发过程中,它就以美国B-1B轰炸机为竞争对手,并在体积、速度、航程等方面全面超越了B-1B,可以有效地执行超音速核突防等任务,因此被苏联人骄傲地称为“白天鹅”。然而,图-160服役之后不久,苏联便宣告解体,大多数飞机为乌克兰所继承,其中一部分后来归还俄罗斯用于抵债。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图-160的生产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图-160进入俄罗斯空军服役。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正式列装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命令。此次俄罗斯阅兵式选择图-160作为“领队机”,并由俄罗斯空军总司令亲自驾驶,显然是对苏联时期军事实力,特别是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的追忆。
07.汶川“功臣”再亮相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之后,来自俄罗斯的米-26“光轮”巨型直升机,承担起了吊运挖掘机等重型设备的重任,成为地震抢险的功臣。这款20世纪70年代研发的直升机,其运载能力竟然与著名的C-130运输机相当。作为苏联米-6和米-10等重型直升机的后继者,米-26为苏联开发人迹罕至的广袤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汶川地震抢险任务外,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抢险、2007年希腊特大森林大火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米-26巨大的身影。这种30多年前诞生,时至今日仍然未被超越的巨型直升机,堪称航空史上的传奇。
08.“鲁斯兰”翱翔莫斯科
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曾写过一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讲述俄罗斯英雄鲁斯兰的冒险经历;20世纪80年代,当苏联研制成功巨型运输机安-124的时候,苏联人就使用了“鲁斯兰”这个英雄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虽然安-124的桂冠早已为其放大改型安-225所夺,但亲眼目睹这种巨型运输机,仍然会是颇为震撼的体验。
巨大的货仓容量,使安-124可以运输一些非常特殊的货物,比如整列地铁列车、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和某些笨重的化工生产设备。在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择日再死》中,安-124也是看点之一。
09.三倍音速的灿烂余晖
美苏争霸时期,美国先后提出了3倍音速战斗机F-108“轻剑”和轰炸机B-70“女武神”的计划。作为应对,研制3倍音速截击机的计划在苏联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想要以3倍音速飞行,就必须克服“热障”问题,也就是飞机高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生热带来的铝材软化。因此,钛合金技术不过关的苏联,打造了主体为不锈钢的独特战斗机米格-25“狐蝠”。而米格-31就是米格-25的后继者。
机体同样主要以钢构成的米格-31,虽然速度略微降低,却搭载了特殊的雷达,因而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预警战斗机”,也就是战斗机和预警机的混合体。这种为适应俄罗斯广袤领土的防御任务而诞生的“怪胎”,见证了美苏争霸那样一个人类历史上独特的“疯狂年代”。
10.彩蛋:老兵不死,T-34历久弥新
相比于这次阅兵式上展示的那些高科技装备,位于第一个装备方阵的T-34坦克显然是“老爷车”。这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军主力坦克,在“二战”和随后的历次战争中屡屡登场;而这种“老兵不死”式的传奇经历,也构成了它的“最牛”之处。
衡量坦克性能的3个基本指标是速度、火力和防护能力。在20世纪40年代世界各国的中型坦克当中,T-34都居于前列,甚至成为令侵略前苏联的德军感慨的“T-34危机”。2014年爆发的乌克兰冲突,或许是T-34坦克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2014年和2015年,两辆原本用于纪念展示的T-34坦克,被当地人修复后参战,成为世界上最后两辆参加实战的“二战”坦克,以这种“时空穿越”的方式为人们所铭记。■
(部分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