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能量饮料“燃体”真相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6-20 17:10:12   阅读量:0

记者/赵天宇 编辑/刘昭

美国运动饮料“魔爪”母公司Monster Beverage发布了2018财年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魔爪在华销量遭遇“滑铁卢”,业绩远远不及竞争对手红牛。这个曾经被视为红牛终结者的饮料,最终还是陷入了“看的多、买的少、有品牌、没市场”的尴尬境地。

财报和销量背后,能量饮料本身的科学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能量饮料到底属于饮料还是保健品?真的可以“提神抗疲劳”吗?常喝能量饮料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超市中, 包括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在内,各种品牌的功能型饮料琳琅满目 (摄影/赵天宇)

最初的能量饮料真的有“能量”

市场日趋火热,但其实能量饮料并不是新世纪的专利,人们用它对抗疲劳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在20世纪初,能量饮料中的主要能量物质竟然是具有放射性的镭元素!

其中一种“含能量”产品叫做Radithor。这种能量饮料的生产商声称其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治愈阳痿在内的大小病症。虽然缺少对人类性功能促进作用的证据,但至少有一篇科学论文称含镭水会提高“水螈的性活跃度”。对于伟哥出现前时代的许多男性而言,仅仅是水螈身上的证据就已足够了。Raidthor马上变成了畅销品。

最终,由于摄取放射性元素对人体的严重副作用,为了保护公众健康,美国政府关停了Radithor的生产商,含镭饮料也在1932年从消费市场上消失。

“咖啡因”“牛磺酸”是提神利器

时至今日,能量饮料中的“能量”,已经特指某些可以让人感觉精力充沛的神经兴奋剂了。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王成涛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能量饮料品种很多,口感也不近相同,但它们的配料却大体上相似,不外乎是牛磺酸、维生素B6和B12、烟酰胺和咖啡因等,有些还加入了肉碱。不过王成涛强调,因为咖啡因具有成瘾性,国家对于饮料中的用量是严格控制的,除了红牛等少数厂商以外,不少品牌已经用牛磺酸来代替了。

其中,低量摄入咖啡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反应速度并减少疲劳;牛磺酸同样可以起到改善身体疲劳的作用,并且副作用比咖啡因要小得多,而能量饮料中牛磺酸的含量相差也比较大,比如魔爪饮料牛磺酸仅为50毫克/瓶,而红牛饮料就高达152毫克/瓶。

▲ 2012 年时,北 京、山东、湖北、哈尔滨四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组织检验机构对红牛饮料11个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检,未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供图/视觉中国)

能量饮料争议缠身

能量饮料的影响会在饮用后的15-45分钟之内完全显示出来。1个小时之内,人体就能全部吸收饮料中的咖啡因,它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人的专注度和灵敏度。

不过问题在于,咖啡因等物质的介入,大脑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不再疲惫”的信号,而是荷尔蒙产生的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的结果——肾上腺素使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中的血流量提高,皮肤和内脏的血流量降低,引发肝脏向血液释放葡萄糖。

所以,民间对于能量饮料的争议和质疑从未停歇。并且,早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警告,能量饮料可能“危害公众健康”。

来自美国加州特拉维斯空军基地医疗中心的研究者通过比较同样含有320 毫克咖啡因的一份能量饮料和一份咖啡饮料在人体中的变化发现,能量饮料对心脏电生理活动和血压的影响要更显著。此外,研究还显示,饮用两种饮料后,均会升高血压(收缩压),但饮用咖啡饮料者6小时后血压回复,而能量饮料却在6小时后还有“余威”,血压还有轻度升高。

由此显示,能量饮料虽然不是毒物,但其中含有的药用级咖啡因和天然来源的额外咖啡因,可能导致心率加速和血压上升,过量的咖啡因还会导致涉及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等系统副作用。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何计国教授建议,不可以把能量饮料当做普通的饮料来饮用,喝能量饮料还是要遵守“适度适量”的原则,有需要的时候依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当饮用。此外,像少年儿童、孕妇、乳母等都不适宜饮用。

宣传功效得先戴上“蓝帽子”

从“红牛: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到“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繁荣的能量饮料一开始,就与“燃体”“提神”等词汇密不可分,它们的身上似乎携带着某些“药品”的神奇功效。

▲能量饮料想要“自卖自夸”,必须要通过国家市场监 督管理总局的审核。图为保健食品标识

如今,能量饮料已被穿上了更加“绚丽”的外衣。在朝阳区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注意到,包括魔爪、战马、喜乐等多个品牌在内,以及我们熟知的脉动、乐虎等运动饮料,整排货架上摆放了十多种,几乎占据了饮品货架的三分之一。“这种饮料比可乐雪碧健康,喝了也不容易长胖。”一位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超市工作人员口中的“这种”,显然是把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划分为一个行列,即功能型饮料,但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王成涛告诉记者,能量饮料与运动饮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成分当中是否添加了营养物质混合体,例如咖啡因、牛磺酸等等。一些商家喜欢把它们混在一起卖,可能和我国现行的饮料划分标准也有关系。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软饮料分类》中并没有能量饮料这一分类,也没有“功能性饮料”这一称谓,只有“特殊用途饮料”的提法。标准给“特殊用途饮料”下的定义是: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像红牛、乐虎等功能饮料,都属于“营养素饮料”这一亚分类当中。

那么,能量饮料广告当中宣传的“燃体”“提神”“唤起能量”等功能是否真实?饮料可以这样“自卖自夸”吗?

对此,何计国表示,能否宣传有“保健功效”还需要看是否通过了国家监管部门的保健食品审核。保健食品在产品包装上都有一个类似草帽图案的标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蓝帽子”,同时还应当有批准文号,写有“国食健字×××第×××号,否则只能算作普通食品,原则上不可以宣传产品的各种功效。

随后,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在售的,像红牛、启力、乐虎等老牌能量饮料和国产品牌,在产品外观上的显著位置戴上了“蓝帽子”,但魔爪、卡拉宝等进口产品并未标注,在相关网站上也没有查询到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