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麻醉医生比儿科医生还缺,比外科医生还忙!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21 17:27:16   阅读量:0

文/记者 何从  编辑/陈永杰 供图/视觉中国

采访专家

蒋 嘉(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刘 铁(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冯 磊(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高 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核心内容:

1.100多年前,现代麻醉术没发明时,外科手术医生只能“快准狠”,快速完成手术;

2.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给患者治病、麻醉医生负责给患者保命;

3.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不仅要让病人尽快睡着,也要负责病人安全苏醒;

4.麻醉从业人员的稀缺也制约了诸如分娩镇痛等舒适化医疗服务的推行;

5.一次手术麻醉的剂量一般是可逆的,不会造成病人成瘾;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很少有人报考,“一本降为二本,还是没人愿意学”,再次引发关注。后来校方虽然出来辟谣,但实际上大众对麻醉医生的误解却一直存在。一般人提起麻醉医生,认为就是“打一针”让病人睡一觉,然后就没事干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没有麻醉就没有外科手术蓬勃发展

对于要经历手术的病人来说,最迫切的期望便是安全,无痛。而对外科医生来说,则需要平稳和良好的手术条件。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手术麻醉似乎只是睡一觉那么简单。其实在100多年前,手术开刀,哪怕是阑尾炎等一些简单小手术,对于当时的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无异于拿性命相赌。

人类在漫长的在劳动和生活历史中,不断地寻找减除创伤或疾病疼痛的药物和方法,在此期间出现过应用鸦片、大麻、曼陀罗等天然植物药物用作镇痛,但这些方式效果都不太理想。在现代麻醉术发明前,大部分外科医生只能“拼手速”,快速地做些病人可耐受疼痛的小手术,疼痛严重阻碍了医学外科手术的发展。

1846年,美国莫顿医生在美国麻省总医院,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吸入式乙醚手术麻醉的公开演示。1892年德国施莱歇首先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发展了局部麻醉。后来在麻醉术逐步完善下,各种类型的外科手术才开始蓬勃发展。

“没有麻醉之前,医生们为了减轻患者的伤痛,只能尽量加快手术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快速操作。”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铁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在百年前,外科手术用“野蛮”两个字来形容都不为过。回过头来看看这种操作,真是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医学发达的年代。

现代麻醉医生用药物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让病人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首先病人耐受疼痛后,机体或脏器处于平稳状态,外科手术医生才能精细地进行手术。其次手术过程伴随着一定危险和意外,必须有人保驾护航,而麻醉医生就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1846 年,美国,波士顿牙科医生威廉在给病人做麻醉

术中急救的指挥官往往是麻醉医生

“你好,我是你的麻醉医生,将在手术中保证你的安全。”在许多中大型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这样说,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用意之深。麻醉作为医学外科手术发展的重要奠基石,给手术的实施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麻醉绝大部分手术都无法进行。而且与其说在手术中麻醉有多重要,倒不如说,在从术前到术后的整个围手术期中,麻醉医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冯磊说,麻醉医生的工作除了在手术室给病人实施麻醉,确保病人在无痛的情况下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还包括手术前的准备、急救复苏,手术中的监测,以及术后的治疗、疼痛治疗等各类工作。

“手术前,我们会和外科医生一起与患者见面,了解病人的各种身体指标,再结合手术医生意见确定麻醉方式,也把麻醉的具体计划和风险告知病人。既要严格把关,又要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尽量让病人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手术。”冯磊医生说。大家经常误会,觉得麻醉医生在手术开始“打一针”后就没事干了。其实不然,整个手术期间,麻醉医生都默默守护在病人旁边。

冯磊医生表示,当手术过程中致命危险来临的时候,急救现场的指挥官往往是患者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只管做这个手术,而几乎其他全部监护工作都由麻醉医生负责。所以有种说法是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给患者治病、麻醉医生负责给患者保命。”

“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主要是做好手术,病人的一般身体情况,监看各种监护仪器都是麻醉医生在做。还有一些大型手术,麻醉医生需要把病人血压降低到一定程度,减少病人出血量。还有骨科手术需要把肌肉分开,麻醉医生就要对病人的肌肉进行松弛等等,做这样一些麻醉以外的工作。”刘铁医生说道。

当前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麻,椎管麻,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等方式。全身麻醉药中的镇静与镇痛药物会影响大脑的许多功能,同时麻醉药物还会影响病人神经调节功能。麻醉深度越深,病人神经调节功能越弱。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就是病人呼吸受到抑制,血管扩张,心率减慢。所以病人被全身麻醉之后不仅仅是“睡着”而已,而是进入了全身麻醉的生理状态。

进入全身麻醉生理状态的患者,如果不进行严密监控,可能出现各种状况,严重时患者甚至会死亡。冯磊医生表示:“全身麻醉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作为麻醉医生,在手术中要严格地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添加药物,配合外科医生手术进程调整麻醉程度的深浅。”

手术结束了,医生们的工作还没有完,因为麻醉医生不仅要让病人尽快睡着,也要负责病人安全苏醒。“我们外科医生要和麻醉医生一起回访患者,随时关注病人情况。麻醉医生还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苏醒,也会使用一些镇痛泵,进行充分的术后镇痛控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刘铁医生表示手术后的回访工作非常重要,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充满各种危险,很多并发症往往是在患者的苏醒期发生,在这个阶段,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将前功尽弃。

医院的多个科室都有麻醉医生身影

今天,随着医学技术和麻醉学的进一步发展,麻醉已远非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问题。麻醉涉及的领域从手术室拓展到门诊、病房及急诊室等场所,涵盖了临床麻醉学、危重症医学与疼痛诊疗等多方面的工作。

为患者镇痛之所以获得越来越高的关注,是因为它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缓解患者主观感受。众多研究表明,术后疼痛对人体呼吸、循环、消化、免疫、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均存在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此外现代麻醉已经从原先的创伤、外科的止痛,扩展成一个独立学科——疼痛治疗科。

“除了手术,麻醉还涉及很多领域。疼痛治疗是当今麻醉的一个重要分支。治疗的范围非常广,例如头痛、神经痛、骨关节痛、组织疼痛、癌性痛以及一些非疼痛性的疾病。”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蒋嘉说。

“在手术室以外的,麻醉医生还需要为很多科室提供无痛技术操作的工作,如无痛胃肠镜、无痛支气管镜、无痛取卵、无痛分娩等。”蒋嘉医生表示,现在人们对医疗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无痛的需求只增不减。麻醉医生的工作场所也不再仅仅局限在手术间,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够看到麻醉医生繁忙的身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高超介绍,麻醉科每天都会安排专人24小时待命。“全院范围内哪里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的病人,都会呼叫麻醉医生去帮忙,对于像急诊和重症监护室这种抢救工作比较多的科室,遇到困难插管的情况也会寻求麻醉科的帮助。”


▲湖南省荣军医院麻醉科85后助理 麻醉师姚翔,用漫画跟聋哑孕妇交流的微博粉丝数两天 内从300人激增到 6500人。包括姚晨等在内的明星,纷纷转发关于他的新闻,称他是“最 有爱”麻醉师

麻醉医生短缺制约无痛手术推行

此前,陕西省榆林市“孕妇喊疼想剖腹产,被家属多次拒绝后跳楼自杀”的新闻引起了大家对无痛分娩的关注。高超医生介绍:“随着大众对分娩镇痛认识的深入与普及,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比例也越来越大。这也加重了本已非常忙碌的麻醉医生的工作负担,有些医院甚至没有精力充分开展分娩镇痛工作。从业人员的稀缺也制约了诸如分娩镇痛等舒适化医疗服务的推行。”

“临床上需要麻醉的领域非常多,但是在中国,麻醉医生数量却很不足,地位却极低,连有的医疗工作者都不知道麻醉医生的价值,更别说普普通通的病人和家属了,工作累加上待遇低,这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学麻醉专业。”冯磊医生非常无奈地说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就医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尴尬的是,在中国,麻醉医生的缺口却是非常大。

据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亿,麻醉医生从业人数约8万人,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6人;美国人口数量为3亿人,麻醉医生从业人数却有10万名,每万人拥有3名麻醉专业人员。按照欧美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40万名麻醉医生,高于20万的儿科医生缺口。

蒋嘉介绍,专业的麻醉医生需要具备多方面高层次技能。有的甚至要到一些专科医院,如儿科、神经外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培训。

需求的地方多,人员又不够,就只能延长麻醉医生工作时间。冯磊认为,近几年出现不少麻醉医生猝死的事件,可能与超负荷劳动有一定关系。麻醉医生总是默默无闻地隐藏在鲜花与掌声背后,也许在未来民众对麻醉医生认识程度越来越高,麻醉医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也会随之上升,选择麻醉专业的优秀学子才会越来越多。

麻醉不会导致智力受损或者让人上瘾

很多人对于麻醉本身也有许多误解。如有人担心自己全麻后会上瘾或者智力受损。对此,蒋嘉说:“目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镇痛药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类,其镇痛作用强、成瘾性小,且副作用少。手术中的应用次数少且剂量小,不会造成药物成瘾。即使是术后应用两三天的镇痛泵也是微量注入,也不会造成药物成瘾。”

任何一种操作或干预都有它可能的风险。麻醉的作用一般都是短暂而可逆的。全麻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痉挛、术中知晓、恶性高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恶心呕吐等等。而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有极个别可能会出现术后神经并发症,但是现代麻醉可以通过改善术中管理来尽可能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至于说麻醉会不会影响智力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蒋嘉医生表示,“至少现有研究和数据并不支持麻醉会降低小儿学习能力,相反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不麻醉使其产生了痛苦回忆,可能会造成其心灵的创伤,那种影响可能更为可怕。对于成人来说,有很多因素可能会导致术后认知的问题,手术创伤的炎性反应、出血等等,以及患者本身高龄、或者合并有脑梗后遗症等。有些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表现,但多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