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科学小记者”走进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2-17 10:53:01   阅读量:0

文/刘昭

  如何让科学传播教育走入青少年,从一个个家庭做起?“科学小记者”培育计划走出探索性的一步:10余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小学生将在一年时间里走进房山的多个科普场所,在学习、采访和互动的过程中,开始走向一名合格的“科学小记者”的晋级之旅。首站,小学员们走进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1月30日,“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系列品牌活动首站来到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全天活动由新闻基础知识培训、“还原矿石”地质科普游戏互动、展厅采访专家以及新闻作品创作等几部分组成。小记者们通过一整天的系统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选题,进行科学新闻写作,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独特魅力。

  “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活动由房山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区教委、区旅游委主办,由房山科技活动中心、北京科技报社承办,旨在让青少年以科学记者身份深入了解房山区科普旅游资源,培养科学传播兴趣爱好。房山区科协科普部部长陈双、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副馆长朱英姿、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韦京莲等嘉宾全程参与到活动之中。


小记者们在培训中认真听讲

  科学+记者,“进击”的记者!

  什么是记者?在新闻基础知识培训一开始,培训老师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小记者们。“记者是写稿的!”“记者要现场采访!”一个个古灵精怪的答案脱口而出。

  科学又是什么?科学并不是只存在于学校或实验室里,也并不总是那么“高大上”。只要将大脑调成“好奇”模式,懂得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用理性客观的逻辑思考,你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

  围绕活动主题,培训老师用大量的科学实例、范文,让小记者们明确自身的定位,了解科学写作的内涵,并布置了最终任务——完成一篇科学报道。

  小记者“脑洞”大开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全球唯一一家位于首都城市的世界地质公园。在展厅参观和采访环节,小记者们需要边听讲解员介绍各个展厅的相关知识,一边发现自己想要报道的科学选题,并对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韦京莲老师进行采访。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没有限制的,有时候提出的问题非常刁钻,有一些我也不太能回答清楚,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韦老师如是说道。

  小记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回到教室,小记者们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笔记。刘松鹤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云岗附属小学的小女孩,她选择报道了地貌的形成,她创作的《岩石的循环》,先是用文字进行描述,接着画了一幅地貌形成的示意图。

  张思洋是个虎头虎脑的男生,经过了一整天的“深思熟虑”,依然没有发现什么感兴趣的创作角度。在参观即将结束时,他发现了隐藏在墙壁上的一只马门溪龙模型,突然间来了灵感,创作了一篇《恐龙的灭绝》。

  其他的小记者,有的报道“小石头,大学问”;还有的选择培训时看到的科学视频进行创作……最终,所有的小记者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科学新闻创作。

  活动最后,房山区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陈双、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副馆长朱英姿等到场嘉宾为小记者们颁发了活动奖品,并对活动进行了总结讲话。陈双指出,依托房山区众多的科普资源,科学小记者团在这一年里还将走到其他的科普园区或场馆,去体验非同一般的科学乐趣,让房山见证小记者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