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生的星际天空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3 17:29:12
阅读量:0
“这些作品交得有些晚了,赶不上向市里提交了。”北京市25中的科技节刚刚结束,负责提交作品的老师手里却还有一批同学们的作品。参与这次科技节活动的作品包括手工创新制作、美术作品、科技发明等等,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科学的乐趣。
▲李润嘉用单反相机拍摄的APEC期间的星轨,从凌晨2:00一直拍摄到4:40结束,拍摄素材849张,之后又用软件进行调整,最终达到了理想效果。
▲故宫角楼的星轨图,吸取上一张图片的拍摄经验,在进行了一番调整之后,历时两个半小时完成了拍摄。
13岁天文迷的课余生活
李润嘉是北京市25中初三的一名学生,他也是一个小天文迷。在这次25中科技节中,他拍的星轨照片脱颖而出。不仅仅是为了这次25中科技节,同时他也用这两幅作品参加了北京市中学生天体摄影评比,比赛结果将于2015年年初公布。
上初中后,妈妈给李润嘉买了一台单反相机鼓励他拍摄天文作品,从此之后,他就开始了天文摄影之旅,后来成为东城科技馆天文组的成员之一。
在25中读书的日子里,李润嘉常常利用学校提供的科普时间钻研自己爱好的天文知识和摄影技巧,正因为学校有宽松的环境和相应的教学资源,才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
北京市25中主管科技的刘士明老师说,因为25中的天文环境一般,所以与东城科技馆对接,将对天文感兴趣的孩子直接配备导师学习。
而在天文组老师王萌的眼中,李润嘉是一个执着钻研的孩子,性格有一点点内向。“起初我并没有觉得这个孩子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是后来,例如有活动或者比赛时,他就会忽然让你发现原来他一直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关注点,就一下子脱颖而出了。”
这条路并不好走,一开始李润嘉根本不入门,拍出的作品也拿不出手。他查了很多资料,向专业人士请教,终于在今年拍出了比较满意的天文摄影作品。“这几年,我跟随天文组到京郊、河北观测,还两次到呼伦贝尔的阿里山进行高纬度观测,我越来越喜爱天文观测活动了!”李润嘉说。
▲上初中后,妈妈给李润嘉买了一台单反相机鼓励他拍摄天文作品。从此,李润嘉就开始了天文摄影之旅。
孩子们喜欢的科学迷俱乐部
就像25中的校长邓少军所说,25中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学校,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也非常注重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教育。像李润嘉这样的孩子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写照。
刚到下课时分,同学们从教室里涌出来纷纷前往自己的兴趣小组,进了屋就自觉向老师交作业。
“上次我留的作业中让调查这种植物的习性,有谁查到了?”老师问道,“我查到了!这种植物喜阳,浇水不能太多……”虽然一个小组只有五六名学生,但是讨论气氛却十分浓厚。
25中平时有许多课后兴趣小组,由专业的老师带领,一起学习有趣的科普知识,东城区科技馆的李学军就是负责25中课后科普小组的老师之一,并给他的小组起名为“科学迷俱乐部”。
李老师介绍说,科学迷俱乐部会不定期联系科研院所的各方面专家进行讲座、教师培训等,为同学们创造一个了解科学前沿、传播科学知识的平台。这也是25中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节主管领导课外办的刘士明主任说,“课后330,就是要让孩子们都走出课堂,学习更广泛的知识。”
25中以“创新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同学们在自我创新中学习和发现自己。此次活动包括科技大讲堂、演讲比赛、科技板报评比、“我来画”等项目,能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充分发挥。
这次科技节活动中,25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准毕业生们,刘士明说:“同学们参加的兴趣非常高昂,而且能积极解决自己在参与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对于孩子们的发展来说都是益处多多的。”举办活动时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使科技节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刘士明说,得几等奖不重要,关键是孩子们踊跃参与的热情十分可贵。
北京市的教育体系非常开放,25中就是北京市教育情况的一个缩影,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数学家林群曾说,课本教育有优势也有缺点,要汲取启发式教育的长处,二者结合才能高效。
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就感
“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就感”,这是邓少军校长的一句话,也彰显了25中是一所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邓校长说,把握学校的科普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普及型和个性培养相结合,同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做才能有科学意义。
刘士明介绍说,学校举办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还为了让孩子们培养科学思维。“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还有一项专门的活动叫‘茶与科学’,这个活动首先是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学会孝道、礼仪。其次是了解与茶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其中就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秦臻同学就是在刘士明老师的启发下,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成长为少年科学家的典型例子。
起初,秦臻是一个学习一般的同学,而且在高中时期正处于叛逆期,刘老师发现了他勤于动手的优点,于是在聊天的过程中引导秦臻积极进行科学探索,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海浪浪涌发电平台”项目,夺得了2010年第30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1年又获得了全国首例专利年会金奖第一名。虽然时间已过去了三四年,但是刘老师谈起与秦臻科研的日子依旧十分兴奋。“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项目初具成果后还拿到渤海做实验。我们就用最简单的知识做了一个伟大的发明。”
邓少军说,25中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在科普教育方面是一所有理念、有特色、有成果的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许多更加细致的工作需要完成。
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全社会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各方面的配合,科技素质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它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短视,而是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全社会,让科普教育真正做到普及,不仅是北京市,而应该让科技素质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