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处理误区
吃一次火锅,竟造成了一辈子不能逆转的悲剧。最近,义乌一名女大学生小倩在吃火锅时,被意外泼溅到身上的液体酒精烧伤。目前,小倩全身80%的面积被烧伤,四肢和脸部都是三度烧伤,只能将气管切开,依靠呼吸机呼吸。截止到9月10日发稿时,小倩仍没有脱离危险。
▲ 义乌一名女大学生小倩在吃火锅时,被意外泼溅到身上的液体酒精烧伤。
目前,小倩全身80%的面积被烧伤,四肢和脸部都是三度烧伤
由于烧伤病人的各种体液流失很快,小倩每天都要输入血浆、生理盐水、糖水等,即便转入后续治疗阶段,小倩仍可能需要每天200~400ml的血,以保证小倩的血压稳定,以及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
一次意外,将小倩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写了。如果当时餐厅服务员没有直接将一瓶酒精倒入炉子;如果当时周围的人们更加了解如何扑灭酒精火焰的知识,这次意外的结果可能不会像如今这样惨烈。
酒精烧伤如何扑灭?
根据事件的回顾,小倩当时被一瓶用于火锅燃料的酒精泼洒在身上,旋即引来了大火烧身。同去的同学用衣服抽打,火也并没有立刻被扑灭。
酒精引发的烧伤,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尤其是人们喜欢拨火罐的理疗方式,一不留神,泼洒的酒精就会烧伤皮肤。而像小倩这样全身溅满酒精的情况,并不常见。不像一般的烧伤,酒精属于第三类易燃液体类危险化学品。由于它的流动性和易燃性,它并不像普通的火那样容易扑灭。
那么,由酒精引起的火应该如何扑灭呢?用水灭火是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但是在扑灭酒精引燃的火焰时,酒精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方法呢?
酒精烧伤事件发生后,有媒体在消防员的协助下,进行了酒精灭火实验。实验用猪皮模仿人体皮肤。
在酒精点燃猪皮后,实验人员首先用浇水的方法灭火。将一盆清水直接泼洒在酒精燃烧的猪皮表面。但是泼上去的水反而使猪皮上的酒精四散开来,形成流淌火,燃烧面积更大,却没有一丁点让火焰熄灭的意思。最后直到酒精完全燃烧,火焰才熄灭。
所以在酒精燃烧时,水不但起不到积极的灭火作用,反而会使燃烧面积扩大,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 2013年11月19日,51岁的吴海刚在南漳工作时重度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0%,一度生命垂危。
实验的第二种方法是干粉灭火器灭火。在酒精燃烧的猪皮上,消防员拿来干粉灭火器上前灭火,只喷了两下,大火就被扑灭了,由于扑灭及时,猪肉表皮烧伤严重,但肌肉烧肉不严重。但是干粉灭火器也有问题,就是扑灭后猪肉表皮上沾满干粉,这对伤口的恢复造成了麻烦。
所以干粉灭火器可以及时灭火,但是对后期清创造成麻烦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个实验中,消防人员用小型水喷雾灭火器灭火。这种灭火器在很多私家车的后备箱中都会配备。这种灭火器的作用又如何呢?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这居然是一个“帮倒忙”的方法。由于小型水喷雾型家用灭火器喷出来的是水雾,使得酒精燃烧得更加充分,在喷出的一瞬间,火苗忽然蹿得更加旺盛。所以这种方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最后一种方法,是用湿衣服扑救。实验中,消防员拿来一块被水浸湿的布,直接盖在燃烧的猪皮上,不到两秒,火就熄灭了。因为湿衣服可以很快将火焰与外面的空气隔绝,也就起到了及时灭火的作用。
所以在小倩被烧伤时,如果同伴能将饭店桌布浸湿,将湿布盖在小倩身上,可能会比当时用干衣服抽打的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比较这四种方法,用湿布(衣服)覆盖效果最好。着火者要不断在地上翻滚灭火自救,千万不可奔跑,周围救火人员可利用衣物、桌布、窗帘或棉被浸湿后,进行覆盖,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
小倩的烧伤有多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面积可达1.2-2平方米,平铺相当于一张单人床那么大。厚度通常为0.5-4.0毫米。这些皮肤总重量加起来约占人体重的16%。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比如脂肪、神经等构成。
根据媒体的报道,小倩的烧伤程度为三度烧伤。也就是说,火焰已经侵害到了小倩的皮下组织。而这个程度的烧伤,意味着小倩即便能度过危险期,她全身也要被疤痕困扰。2010年,广为人们熟知的S.H.E成员任家萱在拍摄电视剧时遭到的烧伤,就为三度烧伤,至今仍然要穿压力服,防止疤痕增生。
医学上,将烧伤分为4种程度。最轻微的是一度烧伤,这种程度的烧伤只是伤及表皮层,皮肤有轻度红肿,不会出现水疱,短时间内就能痊愈,也不会留下疤痕。
然后是浅二度烧伤。这种程度的烧伤伤及真皮浅层,皮肤会红肿明显,出现饱满的大水疱,水疱下的皮肤呈现潮红的颜色,而且伴随强烈的疼痛,只要避免感染,自愈后一般不留疤痕。
以上两种程度的烧伤就像伤及了皮肤的“盔甲”,整装待发后,皮肤还能恢复如初。而接下来的二类,所造成的伤害就要更为严重,因为它们侵害的是皮肤生长的基础。
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这里密布着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这一层的皮肤烧伤后,肿胀明显但水疱不大,而且由于真皮层被毁,人体反而感觉没有那么痛了。即便遭受如此重创,接受系统的治疗后,皮肤仍可愈合,只不过会遗留疤痕。
皮肤的耐力和恢复力也有限度。如果烧伤为最严重的三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脂肪、肌肉、骨骼时,皮肤则会呈现为焦炭样的改变,类似皮革的触感。皮肤感觉完全丧失,感受不到疼痛。这种程度的烧伤,已经超出了皮肤自愈的范围,必须接受治疗,需要等到焦痂脱落后,再进行植皮等长期治疗。而即便痊愈后,也会遗留明显疤痕,甚至造成肢体的畸形或影响身体功能。
一般烧伤的处理误区
自从人类会使用火,烧伤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一些资料显示,在抗生素发现之前,油灼是人们常用于预防烧伤后感染的方法,受伤的皮肤通常用温度极高的油浇在伤口。这些恐怖的疗法被用于治疗严重的皮肤外伤并沿袭了2000年,直到16世纪时法国军医安布列斯·帕雷意外地终止了这种治疗方法。
1536年,这位年轻的军医由于不忍看士兵们受苦,将鸡蛋蛋黄、玫瑰花油和松节油混合之后来给一些受伤的士兵涂抹伤口,出乎意料的是,那些使用了这种混合物的伤员只是略感疼痛,伤口也没有发炎;相反,那些用了热油浇灼过伤口的伤员不但剧痛难忍,且伤口红肿。
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用油灼的历史早已过去,但是人们在处理日常烧烫伤时,有时却似乎还残留着旧时的“遗风”——抹油。
▲ 安徽巢湖学院,文巧云在课堂上认真听课。3 年前,广西桂林贫寒学生文巧云被安徽巢湖学院录取。为减轻家庭负担,她到县城一家茶楼打工。意外的是,茶楼的一场火灾将她烧成一级伤残。
北京急救中心主治医师陈志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的习惯里,烧伤或者烫伤后,要抹香油、酱油,以及各种汤汤水水类的东西。其实,这些全是错误的。因为这些物质并非无菌,它们涂抹到皮肤上,不但对伤口没有积极作用,很可能会对伤口造成感染,进一步恶化病情。
同时,就连以前被医学建议的冰敷也是错误的。临床研究证明,冰敷会导致创面下血管的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故烧烫伤的创面不宜冰敷。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到15-25度的自来水下从创面中心缓慢冲洗降温直至疼痛明显减轻。
所以,烧烫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先用大量冷水冲洗,脱掉或者剪开衣物,如果有粘连,可以在冷水中浸泡去除,不要用力揭掉。水疱也不要自己挑破,这样容易造成破裂感染,可以用消毒好的针(酒精擦或者灼烧消毒)刺破水疱底部,慢慢放出液体,然后保留好表皮,做好防护,尽早就医。
而且如果伤口面积不大,最好不要覆盖。如果是大面积的伤口,而且现场很脏,为了防止感染,局部可以简单覆盖,但是也最好用保鲜膜这类不会粘结在皮肤上的材料,以免揭开的时候对皮肤造成损伤。■
TIPS1: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三道生死关
第一关:休克
大面积烧伤后的48小时,称为患者的休克期。这段时间,由于患者严重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血浆成分从血管漏出,有效血容量严重不足,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患者会出现严重休克并导致死亡。
第二关:吸入性损伤
大面积烧伤患者,很多在受伤时由于喊叫等原因,将大量热量吸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严重烧伤。轻则伤及咽喉气管,重则肺组织严重损伤。这会导致窒息、感染、呼吸衰竭等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第三关:感染。
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屏障丧失,抵抗力严重下降。极易出现创面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甚至发展为脓毒症,导致患者全身多脏器衰竭,最终死亡。
(信息摘自“烧伤超人阿宝”发布的微信)
TIPS2:
火锅有哪些安全隐患?
隐患一:“开关”人为操作不当
燃气炉本身既有开关又有一个拨动阀,使用燃气炉时,如果服务员只关火而忘记关阀门会存在漏气的危险。特别是当燃气炉的火苗较小时,容易吹灭明火,引起漏气,如果服务员发现不及时也会存隐患。
隐患二:固体酒精炉违规添加液体酒精
有的中小火锅店在固体酒精储备不足时,或者出于成本考虑,违规混加液体酒精。这种情况极易发生蹿出火苗、引发烧伤的事故。
另外,国家允许使用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固体酒精中,添加了一些阻燃物质,缓慢释放能量,即便不小心流到桌上也不会剧烈燃烧。但一些市场和网上偷偷兜售的劣质、三无固体酒精块含有杂质,甚至有害物质,燃烧后释放的气体可能有毒。
隐患三:“阀门”多次开关易放气
有些炉子因多次使用质量堪忧,点火开关不灵敏。如果服务员多次开关,可能放气时间过长,一旦遇到吸烟顾客打火,可能发生燎着头发的轻微事故。
隐患四:消费者自行操作
尽管火锅店规定顾客不得擅自操作,但“饭点”时分,服务员忙起来,顾客喊了几遍无人服务时,常常有顾客自行开关或调节火力大小。由于顾客未受培训,如果出现自以为关闭了开关、实际未关的情况的话,可能给自己和身边顾客带来危险。
那人们在选择火锅店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专家提示消费者应尽量选择一些正规火锅店,吃饭前留意是否有逃生通道、是否方便疏散等,发生事故时不要慌乱,少去那种使用液化气的饭馆,一旦闻到气味不对立刻离开,不要不当回事继续吃。另外,餐馆对于服务员安全意识的培训也很重要,遇事不要慌乱躲避。
(本文摘自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