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点滴室的闹剧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28 11:35:33   阅读量:0


 


点滴室的闹剧

文/马臻

不久前,我和妻子、岳母陪女儿去医院挂盐水。趁她打点滴的时候,我想去楼下买东西,还没走出门,点滴室内就打起来了。

起初,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点滴室吵嚷,很快她周围就围了几十个人看热闹。原来,是她的儿子带着小孩来吊盐水,因血管细,扎不进去,一名护士给小孩扎了五针,第六针终于扎进去了,但吊到一半,盐水又进不去了。孩子哭闹起来,引发了大人的不满。

此时,点滴室被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准备吊盐水的人排着队在外面等待,而吊到一半准备换盐水瓶的人也缺乏护士服务了——护士的工作被严重干扰,公共场合的秩序被打乱了。

很快,两个保安赶到。吵闹的妇女说要拍视频放到网上去。保安说,你敢拍,我就有权收走手机。于是,产生更大的冲突,周围的群众开始起哄。年轻的父亲赌气要叫救护车到别的医院重新给小孩挂号看病。而那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小孩的奶奶或者外婆)留在现场越闹越凶,终于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

看到这些场景,我心生感慨,现在,尤其是处理医患的问题,由于双方那份信任已经变得极其脆弱,经常不是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吵闹,旁观者也起哄,导致焦点严重模糊,不是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变成了人身攻击。其实,不仅医患之间,人与人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医患关系的缓和与优化,既需要制度设计和法律支撑,也离不开信任建设和人性回归。■
 

拖了几年的肠镜检查

文/汪晓军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呼吁50岁以上的人应开始做肠镜检查,因为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最好的方法。

其实,当年我写那篇博文时,我就想做肠镜检查,但我听说,做肠镜过程挺复杂的,这使我有畏惧的心理。于是就一直拖着,最近一个好友生病,我才决定还是做了。

提前一天约好了医院,第二天一早,喝用于洗肠的药水。药水喝下去半个小时左右,就开始排泄,大约2小时后,差不多排干净了,开始准备做检查。

做肠镜检查前,首先要换上在屁股上开了一个口子的裤子。我对全身麻醉有点畏惧,所以就要求不用麻醉做肠镜检查。于是,整个过程是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的。检查过程不算很痛,但有时有不适感。肠镜导管有一定的刚性,在肠内游动,有时会引起要排泄的不适感。我躺在检查的病床上,可以通过显示屏看到镜头在肠内拍摄到的实景。十多分钟后,主任大夫告诉我,我的肠道很好,五年内应该不用检查了。

但我的肠道吸收能力也较强,这可能也是我不容易控制肥胖的一个原因吧。好与坏都是相对的,人总是要在各种平衡中,处理好各种关系。

以前一直畏惧的肠镜检查,很快就做完了,离开医院差不多上午九点,又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畏惧,居然拖了我这么多年,早知做肠镜这么容易,我应该早做。想想生活中很多事其实都是这样,做之前思前想后,其实真的做了,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虽然有点小痛苦,但可以换来几年的安心。若真等到不适与发病时,那时一切就晚了,等待的将是天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