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老年人身边的无形杀手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9 17:52:12   阅读量:0
  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
 
  北京70岁的陶阿姨,原本是个积极向上的老人。可半年前老伴突发脑卒中,她常担心自己和老伴的将来会不幸,甚至会说“给我打一针,让我死了吧”。除此之外,她头顶发木、发麻,总担心脑子里长肿瘤;开始失眠,常常半夜两三点钟就起来,双眼发直地呆坐着;白天精力很差,什么都不想干,都不能照顾老伴;不思饮食,饭量明显减少,人也消瘦了……
  家人带陶阿姨到综合医院看病,虽然她患有高血压10余年,但血压一直控制平稳,而且头颅核磁等检查也没发现异常。排除了病理因素后,经过详细评估,陶阿姨被当地精神科诊断为老年抑郁症,并存在较严重的自杀倾向。与家属协商后,陶阿姨入院进行系统治疗。两个月的治疗后,她又变为原来那个乐观、积极的老人。
  如今,“抑郁”一词十分流行。那么,问题来了,你了解过老年抑郁症吗?你注意过家中的老人是否情绪低落吗?他们健忘、失眠、吃不下饭,同时不愿参与活动吗?请别掉以轻心,老年期抑郁症更易被忽视。
 
老人抑郁与年轻人不同
 
▲有些药物也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血管药物( 心得安、利血平)、激素(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
 
▲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5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目已突破2亿。从老龄化程度来讲,未来五十年,三分之一都会是老年人。
  与此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100个人当中,大概有4-8个人会患抑郁症。如果从个体来说,大概4个人中会有1人出现过抑郁情绪。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抑郁症不仅仅发生在中青年身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患上了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也是抑郁症的一种,一样的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减退,食欲减退,早醒等等。但是因为其发病年龄较大,老人的心理变化出现抑郁情绪时,家人不会太关注,容易延误病情。
  其次,老年人如果身体不适,患者本人和周围人很容易想到是躯体的病症,而忽略了可能是抑郁和焦虑引起的。
  “当各种躯体的对症诊疗反复都不能奏效时,大家应该注意是不是心理疾病导致,是否应该求助于精神心理科的医生。”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临床研究室副主任王华丽表示。
  老年期抑郁症常见伴发的躯体症状有:食欲减退、口干、便秘、失眠、早醒、心慌、出汗、恶心、呕吐及尿频等等,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王华丽解释,“因为老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影响,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抑郁症有一些不同,通常是通过躯体病症表现出来。此外,老人出现抑郁问题了,往往会被家人认为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这是应该杜绝的错误认知。”
 
因年老体弱产生无力感
▲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
 
▲老人们可以饲养宠物,找个情感交流的对象
 
  抑郁就是“心灵感冒”,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是高复发性。老年人患上抑郁症,除了和遗传因素相关外,还有老人在退休后会寂寞及产生无力感,加上收入骤减(或完全没收入)、体力渐渐不支、健康出现问题及老友一个个去世的缘故。“抑郁症躯体疾病多是慢性的,且具有致残性。通常,在抑郁情绪下,老人还会产生两种错误的认知,使其疾病恶性循环,一为抑郁和少动,他们做每件事都不能集中精神;二为抑郁和负性思维,即开始极端无益的思维模式,包括‘经常会自我批评,觉得自己没有用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梁红表示。
  一些精力尚可,但是社会角色缺失的老年人也容易发病。此外,这种病和孤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被孤立者、孤独者、失业者或刚遭遇哀伤事件的人,都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危群体。此外,20%的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也会陷入抑郁状态,女性患病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物质上的满足绝不等同于心理上的满足。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生活空间中的物理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甚至可能对人类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根据这一理论,老人长期生活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空旷的物理环境会带给老人强烈的孤寂感,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如果他们不能将这种孤寂感通过与儿女情感的交流排解出去,长期压抑必然会导致隐匿性抑郁,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下降、悲观失望、焦虑、反应速度缓慢以及少言寡语等。而老年人自己常用“没有精神”“心里难受”等描述自己的抑郁体验。
  这时候,作为儿女往往不能理解,以为总说难受,却查不出任何疾病的老人是在无理取闹,有时甚至加以斥责。这时候,老人的心理负担会更加沉重,加重病情。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表示,“其实,只要及时意识到这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体现,在排除躯体疾病后早点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康复起来并不困难。” 
 
抑郁老人成自杀高危群体
 
  据了解,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并使老年人的躯体疾病病情加重和慢性化。然而,许多老年人本人并未意识到抑郁症是一种有危害的疾病。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抑郁症伴随的自杀现象也逐年增多。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至少有10万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老年人自杀现象已不是偶然,特别是患病的老人的心理问题,亟须引起社会关注。
  去年年底短短两周时间,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就接诊了3例自杀老人。他们年龄都在70岁以上,都因不能承受病痛的煎熬而服毒自杀。所幸的是,经救治都已脱离生命危险。
  显然,子女及亲人的关爱显得尤其重要,甚至一声温暖的问候有可能转移其对自杀的注意力。自杀者的心理特点但是情绪不稳,性格孤僻,内向抑郁。一旦发现老年病人出现焦虑情绪,应尽早进行干预。“一般来说,自杀前两周曾有严重的抑郁症状,及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生活、生病),使角色改变。且有过自杀行为,有过明显的抑郁表现。” 杨甫德解释。
  2000年至2012年全国多省城市老年抑郁症分布检出率平均为22%,将近有四千万左右的老人患有抑郁症。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城市的老人心理问题未被关注。杨甫德说,“关注精神心理问题,有些患者会觉得被打上‘精神病’的耻辱印记,所以不愿意进行心理治疗。”
  王华丽也提到,“我们曾经对1300多名老人做调查,以及需要家人反馈问题,发现老人自己报告的心理问题非常少。老人们甚至不认同‘心理卫生服务’,但对服务的内容却认同。如果问村里组织心理服务,有必要吗?他会说不用组织,村里老人互相唠嗑,女儿陪陪我就可以了。‘心理卫生服务’这个专业词不能被理解,所以确实需要提高对健康心理的认知度。”
 
药物可能引发抑郁情绪
 
  有一项调查表明: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常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在那些患有癌症、心脏病、中风的老年人中,抑郁症更是普遍存在,十分容易被忽视。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增多,如高血压、心脏病、老慢支、胃溃疡、关节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治疗时间长,容易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还有疾病本身使人存在抑郁的症状,如痴呆、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思虑、食欲不振等。
  通常,老年人需要规律地服用多种药物以治疗自己的躯体疾病。有些药物也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利血平)、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但是每种药物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因药物引发抑郁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区别。所以,有时很难区分是疾病的抑郁表现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
 
健忘问题有别于痴呆症
 
▲老年抑郁症患者也可能出现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图为护工在喂一名痴呆症老人吃午饭
 
  老年抑郁症患者也可能出现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类似痴呆症状,可能会出现假性痴呆。”梁红说。
  最大的分别在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是真的忘记一切,而抑郁症患者只是坚信自己已忘记。举个例子,如果问老年痴呆症患者他吃的是什么早餐,他一定说错,或根本答非所问。但如果问老年抑郁症患者,他会对医生说“不知道”或“我记不起来了”,如果医生强调他一定记得,最终他说出来的答案会是完全正确的。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因为头脑逐渐失去功能,所以走在街上会完全没有方向感,甚至会时常迷路或走失,但这种事情并不会发生在抑郁症患者身上。
 
积极老龄观非常重要
 
  对于儿女来说,物质赡养固然重要,但老人退休后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精神寄托,他们更需要亲友和儿女在心理上、情感上的关怀。美国退休者协会网站上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当老人遭遇这种情况时,一方面要适当地表达自己对儿女的情感需要,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另一方面,可以养花种草,或者饲养宠物,自己找个情感交流的对象。
  其次,老年人也要摆脱思维上的消极困扰。老年人容易贬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出现偏差,消极想法多,比一般人更容易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为危机的先兆,容易担心不幸的到来。
  “他们的心情趋向于跟着事件的观点波动,观点带有对事物的好恶,往往会影响情绪,出现的认识偏差称为‘功能障碍性思维’。”梁红说,“患有抑郁症已经阻碍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让老人绘制‘每日活动记录表’,把一周七天的安排及活动的愉悦感记录下来。这个表可以协助设定目标。”梁红表示。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杨凤池强调,“老人平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适时调整行为,确保精神健康。关键的是,要正确认识衰老,识老、服老、不惧老。以及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紧张事件。”
  对于过于强烈、无法摆脱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生活的心理困扰,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正常想法了,就需要找精神心理医生干预了。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有自杀的想法,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