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媒体传播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简称《纲要》)要求,交流媒体在提升科学传播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方面的经验,7月27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媒体传播经验交流会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顺利召开。
撰文/记者 张宏伟 图文编辑/陈永杰 摄影/张星海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简称《纲要》)要求,交流媒体在提升科学传播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方面的经验,7月27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媒体传播经验交流会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顺利召开。来自人民日报、科普时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新华网、光明网、北京日报、微博、北京科技报等媒体的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组织发展部副部长侯健的带领下,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简称“中心”)的各个展厅,了解了中心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传播和转化、开展与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推介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宣传科学文化和杰出科学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定位。
座谈会环节,侯健首先致辞并介绍了中心在科学传播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今后将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先进设施,携手科技领域相关专家和广大科技媒体共同推进科技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总监战钊作题为《坚守主流媒体社会责任 推动构建“大科普”格局》的报告,分享了光明网在开展科学传播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是突出科普价值引领,主动融入重大议题设置;二是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牢牢把握科技解释权;三是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深耕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四是科普与科创并重并进,探索科技创新传播路径;五是构建科普社会动员机制,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六是建设科普智能编辑部,再造采编生产流程。
北京日报社科教卫新闻部记者刘苏雅带来题为《“快”时代的“慢”新闻》的报告,以北京日报科技人物通讯周刊《京韵周刊·领创》为例,分享了北京日报在科技人物深度报道方面的经验。她认为,在当下大部分媒体追求“短平快”的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需要“长深厚”的科技人物报道和科研成果普及,更要注重专业度、贴近性和人情味,报道应以“人”为本,贴近读者生活,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表述。
微博泛知识运营总监杜长军作题为《万物皆可知识 知识自由生长》的报告,介绍了微博泛知识凝聚互联网上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博主共同讨论热点,丰富泛知识内容生态,提高精准流量用户粘性,进而实现微博在泛知识行业的影响力的定位,以及科学科普和艺术两大方向,并分享了微博公开课的亮点项目,如#微博露营季##宝藏博物馆##超级工厂##微博专家团#等。
随后,各媒体代表分别就各自开展科学传播工作的心得体会进行了交流分享。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兼农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蒋建科表示,科技报道的核心是科普,创新是关键,要在流量中追求变量。做科普不能像“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更不能把专家的观点强加给读者。作为科学信息的传播者,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更要注重效果导向,树立大科普观,调动作者队伍,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平台传播量大、公信力高的优势,报道有价值,切实符合百姓需求的科技科普内容。
科普时报社副社长王飞认为,主流媒体相较于网络“大V”的优势在于价值引领,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同时,能够给予公众日常生活以启发。科普也要以人为本,只有做好数据分析,关注读者需求,才能激起读者兴趣。短视频时代,科普既要“接地气”也要“高精尖”,内容是基础,运营是关键,譬如结合社会热点开展科学辟谣,既满足公众需求,更是主流媒体的责任。
中国科学报主任记者甘晓提到,融合发展时代,传统媒体不能固步自封,无论是科技展览、落地活动还是科普直播,新时代科学普及需要拓展传播渠道,要让传统内容拥抱新的传播形式。但无论如何,内容始终是科学传播的内核,更是媒体人的灵魂,对科学技术和科技前沿的理解是关键。如何打破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交流壁垒,突破专业术语难题,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科普知识,将前沿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科普翻译,是媒体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交流中,各媒体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开拓了媒体开展科学传播工作的思路,加强了各媒体之间的交流,对开展科学传播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各媒体将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方法,凸显媒体特色,展现新时代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担当作为,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