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感悟苦干精神打卡红色洞渠,2023房山科学小记者首场活动走进花港村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3-03-08 14:05:59   阅读量:0

在房山区南窖乡花港村,有这样一条人工修建的引水渠。这是上世纪70年代全村人克服万难,人工挖山开凿引水修建而成,也被称作北京的“红旗渠”。3月4日,2023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首场活动成功举办,来自房山区城关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在参观了房山区科技活动中心,进行新闻写作培训后,来到花港村红色洞渠展览馆,徒步近2公里,实地探访了当年人工开凿的引水洞,充分领悟到“苦熬不如苦干”的花港精神内涵,进行了一次颇有意义的红色教育体验课。

▼▼▼

新闻培训构建“视频思维”

房山区科技活动中心,是房山区政府投资兴建的综合性科普场所,分为科普体验区、科普书屋、气象科普展厅、房山科技成果展厅等部分。展厅内科普仪器丰富多样,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为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创造了良好的场地条件。

房山区科技活动中心的不少展项寓教于乐,吸引了小记者们的关注:像VR眼镜就模拟了火箭发射的过程,戴上眼镜后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哥尼斯堡七桥”“汽车玻璃”等展项通过动手试验和操作,就能感受到日常生活背后的科学原理,激发同学们探索的欲望和对科学的兴趣。

▲ 小记者在房山区科技活动中心体验

新闻培训讲座邀请北京科技报社首席记者赵天宇带来讲座《记者与新闻》。讲座共分为三小节,第一节主要阐述记者行业,带领小记者们认知记者和新闻从业者;第二节从新闻定义入手,讲解新闻体裁与特点,穿插近年来国内外新闻宣传报道当中,典型案例与经典事件,通过这些表象挖掘其背后的传播学价值。

▲小记者参加新闻培训

第三节内容,结合当下融媒体和短视频快速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案例,讲解有关新闻短视频认知、制作、剪辑等内容。为小记者们掌握好“镜头语言”搭建一个“视频思维”,也为小记者们下午的采访报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

▼▼▼

花港村感悟“苦干”精神

花港村位于房山区北部深山区,但在40多年前,这里极度缺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当时花港村党支部书记蒲天佑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用手工开凿的方式,先后又打通了5个涵洞,总长近2000米,并配套修建了蓄水池,让大石河水翻山越岭,彻底解决了包括花港村在内的南窖乡饮水用水问题。

如今这里已经升级成为花港村红色洞渠展览馆,走进展览馆内,小记者们认真参观,仔细聆听。这个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展馆,共设计了24处驻足点位,通过大量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真实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充分展示了“苦熬不如苦干”的花港精神内涵。

▲小记者参观花港红色洞渠展览馆

随后,当年参与洞渠建设,已年近80岁的老党员董桂永为小记者们带来了讲座《共产党员就是一把劈山利斧》,以亲身经历讲述当年在没有资金、没有先进设备的条件下,如何一锤一锤凿出山洞,让花港村不再缺水的感人故事。董桂永表示:“当时没有一个人问一天拿多少工分,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还要干多久,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早一天把水引过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当年参与洞渠建设,年近80岁的老党员董桂永为小记者们带来了讲座《共产党员就是一把劈山利斧》

40多年过去了,引水渠早已完成了通水使命,但却把“红旗渠”精神永远地刻在了遗址上。参观讲解后,小记者们徒步近2公里,来到了位于半山腰的引水渠遗址“探洞”。

▲小记者探洞引水渠旧址

——蜿蜒曲折的山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最矮处不到1.8米,狭窄处则必须侧身通过。越往引水洞深处行进,氧气含量就越低,空气中混合着山石和沙土的气味。小记者们纷纷表示,可见当年的建设环境多么恶劣,花港村群众克服的困难之大、难度之高是难以想象的,要向这些老前辈建设者学习。

▲小记者在花港村山间徒步,重走水渠修建之路

此次花港洞渠体验活动,是2023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的首场活动,也是疫情结束、全面恢复课堂教育教学后进行的首场线下活动。房山创城工作的房山区“花港红色洞渠展览馆”科普志愿活动也在同期开展。

今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计划举行10场线下活动,除了注重科普教育的创新与融入,将科普实践与科学教育合二为一以外,还注重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培育。未来活动将继续挖掘包括科普场馆、高校实验室、红色教育基地在内的多种资源,深入贯彻落实“双减”要求,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写作、观察、表达、探究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