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云享探馆之旅, 为顺义科学小记者年度活动画上完满句号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2-12-07 11:28:29   阅读量:0

近日,科学小记者们云游中国科学技术馆,又在专家讲座中通过图文讲解亲自见证和回望了人类科技走过的历史,感受到科学与技术之美。

撰文/记者  李晶

你还记得第一次科技馆之旅吗?除了科技馆,你还去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关于科技的博物馆?你是否留意过科技馆和其他博物馆似乎有些不一样?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童心向党·科学领航——2022年顺义科学小记者素质提升实践活动中去找寻答案吧。

11月27日,由北京市顺义区科学技术协会、顺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的2022年顺义科学小记者素质提升实践活动迎来2022年度的最后一场活动。小记者们准时登录腾讯会议,通过云游览方式,到访中国科学技术馆,又在专家讲座中走进了世界各地的科技相关的场馆,从图文讲解中亲自见证和回望了人类科技走过的历史,感受到科学与技术之美,为写作积累了更多的素材,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首先小记者们云游了中国科技馆。在这里通过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几个展厅的走访,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感受到科技发展对生活带来的改变,也畅想着未来能够走向深空,去继续探索更深远的宇宙奥秘。

云游中国科技馆让小记者们充分体会到了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窗户。那么,科技馆这样的知识殿堂,又是从何而来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博物馆与科技史独立研究者马之恒以《通向科技馆之路》为题,带着顺义科学小记者走进了世界各地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场馆,为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在中国,科学博物馆通常被划分为自然史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三类,”马之恒告诉小记者们。

事实上,科技相关场馆的建造与兴起与科技史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的。经过西班牙科学教育家、科普作家拉蒙·努涅斯·森特利亚(Ramón Núñez Centella)的考证,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里,整合了动物园和博物馆的设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16世纪,收藏内容包罗万象的“珍奇屋”在欧洲重新流行起来。在那里能够看到自然历史、地质、民俗宗教、考古、古代艺术品等。自然史博物馆的开端则要追溯到163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命令其御医盖伊·德·拉·布罗斯(Guy de la Brosse)筹建的一座药用植物园。后来,一部分“珍奇屋”向着收藏机械或实验装置的“物理室”发展,科学工业博物馆与科学中心也由此开端。

在连线互动中,小记者胡炜晗和戴睿妍分别谈到了她们印象最深的场馆,北京汽车博物馆与北京自然博物馆等。胡炜晗还分享了对博物馆和科技馆不同之处的思考,认为前者有真实的展品,而后者是通过实验介绍原理的场馆。

两个多小时的线上活动,让小记者们收获了很多科学知识、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更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顺义区科协科普部部长田立娟总结说,云游中国科技馆对每一层的特色介绍,为日后实地参观中国科技馆做了一次很好的向导,马之恒老师对科技馆历史的介绍,让大家对科技馆有了更多的憧憬。在提到活动中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顺义科学小记者时,她表示,顺义科学小记者活动的意义,就是希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小记者们也用实际行动迈出了成长的这一步。

本次活动是顺义区科协今年开展的童心向党·科学领航——2022年顺义科学小记者素质提升实践活动的第五期,也是本年度的最后一期。前三期的活动分别带领小记者们实地探访了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和民航博物馆,第四期则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为小记者们带来了《声声入耳——话声学》为题的专家讲座。

为了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同时锻炼小记者们的新闻写作能力,顺义科学小记者素质提升实践活动每期还会邀请来自北京科技报社的资深记者为小记者们进行新闻写作与科学传播方面的素质提升培训。

顺义科学小记者素质提升实践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旨在充分发挥区科协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好首都科普资源优势助推“双减”工作,通过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科普活动,推动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等和家庭协同育人,进而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了解,明年顺义区科协还将继续为顺义区的青少年提供参与科学小记者活动的机会,带领更多顺义区的青少年走进各类科普场馆、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讲解、采访、聆听科学家的故事、动手实践、写作、互动实践等环节全面提升其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