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为何要对城市随意“开膛破肚”说不?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31 10:28:36   阅读量:0

  文/李鹏

  按照实际的需求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地下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如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予以完善,我们的城市运行将会更加高效,老百姓的生活也将更加方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4日考察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时强调,要通过完善回报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管廊建设,有效避免城市路面动辄“开膛破肚”,消除“马路拉链”。

  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建设随意“开膛破肚”的现象未来有望得到遏制,至少目前已经有了来自高层释放的积极信号。

  城市地下管廊也称“共同沟”,一般管廊底部距离地面平均深度超过5米,有的达到8米甚至更深,其顶部距离地面也有两三米,另外一般的地下管廊,其管廊仓高有3-4米,宽接近8米,在这个隧道空间中,人和小型机械可以进入廊内作业。因此只要哪里出现了故障,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维修。

  但多来以来,城市“开膛破肚”在我国已经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由于城市建设对地下空间及其地下管廊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管理,除了个别城市的极少数核心区域,城市的地下工程几乎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不仅地下空间的开发随意性较大,水管、电线、光缆、电话线的布设常常也缺乏整体性考虑与安排,常常都是各个单位或者系统在建设时各自为阵。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8大类20余种管线,涉及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城市的地下管线基本是由各建设单位自己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局面必然会导致城市路面“此起彼伏”。

  因此很多城市的老百姓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某个固定的地点,在多年的时间里总是有不同的单位反反复复挖了又填,填了又挖。更为极端的是,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个单位在施工时挖坏了另外一个单位的管道或者线路。

  这种随意“开膛破肚”的后果是,城市市政工程反复进行重复作业,额外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还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城市居民甚至可能承担因为地下管线被挖断所带来的断电、断水、断网等后果。为何城市地下工程不能进行统一整体的规划设计?

  地下管廊并不是新鲜事物,国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1833年,法国巴黎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创造性地在地下的大型排水管道中布置了煤气、电力等管线,19世纪,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也将地下管廊纳入到城市建设中,因为便于城市管理,到了20世纪上半叶,地下综合管廊也开始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一些国家开始流行。如今在很多西方国家,城市地下工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管是城市排水系统还是相应的管道系统,一般都是统一规划、设计、管理。一些城市在建成之初或城市扩建时就对这些地下工程予以了充分科学的考虑,这为日后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反观我国的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地上部分就像城市的“脸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地下部分则很少有相关的城市主政者考虑。

  一个个现代化的都市正在中国大地上崛起,但如果将这些城市的建设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我们的地上部分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地下部分可能依旧停留在20世纪上半叶甚至是19世纪。虽然有些极端,但的确道出了我们忽略城市地下建设的现实。

  直到现在,我国很多大型都市的新建城区依旧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由于相应的规划不完善,加上耗资较大,地方政府一直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另外,我国的很多新建城区都是开发商驱动模式,如没有硬性要求,开发商对城市地下工程也不愿意过多地予以考虑。

  实际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立体的城市系统,地下工程建设在城市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给水、雨水、污水、供热、电力、通信、燃气、工业等各种管线集中放入地下管廊,并设置专门的配套系统,按照实际的需求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地下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如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予以完善,我们的城市运行将会更加高效,老百姓的生活也将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