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医院“挂水”紧箍咒是该念念了!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1-30 15:04:40   阅读量:0

文/ 柯观

  多年来在我国很多老百姓及一些医护人员对输液并没有科学的认知,大家都只认识到输液的好处却忽略了它的风险性。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在医学领域曾经是通行世界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多年来在我国,演变成了大病、小病统统都靠输液来解决问题。在很多老百姓的口头禅中,输液变成了“挂水”。“你挂水了没有?”“我挂水去了”。

  江苏省上“紧箍咒”大范围限制“挂水”的新闻引起公众关注。该省卫计委发布《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从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只是急诊和社区医院不在此次限制范围之内。

  输液治病不是见效最快的治疗方式吗?一时之间,很多人反应不过来了。专家表示,多年来在我国很多老百姓及一些医护人员对输液并没有科学的认知,大家都只认识到输液的好处却忽略了它的风险性。

  输液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手术。研究发现,微粒一直是注射液如影随形的“忠实伴侣”,在注射液的生产、储存、运输、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几乎都有可能被不溶性微粒污染。一是注射液的生产工艺中带来:如药物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碳黑颗粒,包装带来的塑料颗粒等;二是注射液的配置中带来:如输液器穿刺胶塞带来的橡胶微粒及可能存在的玻璃碎屑等;三是环境因素:空气流动会使尘埃、纤维和细菌,通过进气管进入药液。这些原因有些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但有些是难以避免的。

  在2010年北京某医院对“吊瓶”的抽检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尽管玻璃屑在未开封的药瓶中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但个别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更换质量不合格的包装材料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上述原因,静脉输液在医学界一直被公认为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其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因为需要刺破血管并往血管里输入并不属于血管里的东西。不少医学专家认为,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在操作中要格外引起注意。如果说这些异物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如果大量不溶性微粒特别是石棉微粒进入人体,还能引起肺癌和白血病。为此,医学界的意见是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只有在患者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时,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

  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很多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老百姓对输液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很多国内患者只要一感冒发烧,就忙着去医院“挂水”,甚至有的老人还喜欢让医生开一些活血的药挂挂来预防中风。

  老百姓爱选择“挂水”,医院和医生也有很大的责任。一方面,多年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都是由当事医生负责,医院和医生并没有尽到引导患者正确认知输液的责任,让患者形成了对输液的错误认知。当然,也有一些医护人员,自身对输液的风险性也存在很大的认知不足。此外,在医院和医生创收的背景下,很多医生也爱给患者输液。一些人感冒了,本来在家养一养,或者开几元钱的药就能够解决,却被一些医生输上几天液的事情并不鲜见。越是乡村和贫穷落后的地方,这个问题就越常见。

  反观国外,医院门诊压根就没有输液一说,门诊一般不给“挂水”,也不设输液室,因为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医生想给患者“挂水”都开不了药。平时患者要“挂水”,只能去急诊,但去了急诊也是病情得符合“挂水”的条件才行。

  笔者认为,江苏省开全国先例,大范围限制“挂水”值得点赞,但要提醒的是,作为“挂水”重灾区的社区医院不应该成为“漏网之鱼”。此外,要解决“挂水”的顽疾,光堵还不够,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