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 刘嘉麒:擎科普火炬“赶路”
他从事地质研究与科考60多年,把一生献给了地质科学事业。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
撰文/记者 吉菁菁
“同学们,孩子们,你们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嘉麒。”花白头发,深色西装,以办公室“书墙”为背景,面对镜头,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再一次笑容可掬地讲出了他标志性的开场白。
回应他的是无数条几乎覆盖整个视频画面的弹幕:“爷爷好”“老师好”“地质专业的来啦”……这条《富士山沉睡了300多年即将苏醒?一旦爆发,亿万居民该何去何从?》关于有点“冷门主题”的火山科普短视频,在年轻人云集的bilibili网站上,吸引了近百万的播放量和讨论度。
从事地质研究与科考已60多年的刘嘉麒,踏遍了祖国山川和全球七大洲、五大洋,把一生献给了地质科学事业。他亦挤出时间,深耕科普领域20多年,被公众亲切地称为斗志昂扬的“80后火山院士”。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科学普及是科学家的天职和责任,科普要为社会发展和大众服务;科学技术只有被广大的群众掌握,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用脚步丈量地球,擎科普火炬‘赶路’”,刘嘉麒始终将这种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学海无涯,行者无疆
走进刘嘉麒地理所的办公室,占据最大位置的是进门第一眼就被震撼到的“书墙”,密不透风的书架高度接近天花板。第二眼看到的则是书架的右侧和对面挂着两幅别处罕见的壮丽照片:一幅是万里无云晴天下的长白山天池,一幅是满蓄着地心烈焰的尔塔阿雷火山(Erta Ale)。
▲办公室墙上挂着刘嘉麒2007年带队考察过的尔塔阿雷火山(Erta Ale),它被誉为“地狱之门”
“我这一辈子除了念书多就是走路多。”这番景象一不小心就诠释了刘嘉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前半生:求学时间长达27年8个月;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造访和考察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41年,刘嘉麒出生在辽宁的安东(今名丹东),幼年在辽西的北镇县石佛村山沟里长大。父亲不幸早亡,母亲一人拉扯姐弟四人,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姐弟四人中只有成绩优异的刘嘉麒能够继续念书。早早肩负起责任的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声音:好好读书,将来做点有用的事。
追忆往事,刘嘉麒至今难忘冬天起早贪黑上下学要走的18里路:“出村不远要经过一个坟地,每次路过那我都很害怕,天黑就更害怕了,于是就让母亲送我。后来才感到,当时我真不懂事,母亲送走我自己回家不也会害怕吗?”
在伟大母爱的滋润下,刘嘉麒刻苦努力,成了当时乡里唯一读高中的学生,并于1960年顺利步入大学校门。“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我报考了食宿、学费、书费等全包的地质院校。”
入学后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刘嘉麒在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顶住了三年饥饿遭受的折磨,苦学五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通过了当年“百里挑一”的研究生考试;然而,研究生学业受到了“文化大革命”冲击,1968年底,刘嘉麒离开校园,到地质队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37岁的刘嘉麒决定“回炉”重新考研:“补上那科学缺失的断层 ,到有‘能人’的地方去竞争”。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抛家舍业,独自一人闯荡北京,师从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德封先生。读完硕士,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生的博士研究生,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学博士。
“求学期间,我在地震棚里住了八年半。地震棚里冬冷夏热,没有暖气,没有电扇,多的是苍蝇、蚊子和老鼠,有时晚上睡觉老鼠就在行李里趴着……”面对异常艰苦的环境,刘嘉麒硬是咬牙坚持住了。
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我的研究方向是地质年代学,对年轻的地质体进行年代测量时,最好的样品是火山岩。”谈起与火山结缘初始,他提到了读研期间“叛逆”的硕士论文课题:“当时老师给的题目能很好完成,但我觉得太平淡。年轻人要有一点儿闯劲儿,要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
“那时,我看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及‘中国没有火山’,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时也有外国人认为中国没有火山,我很不甘心地跑遍全国各地实地调研,发现国内不仅有火山,种类还很丰富,分布也比较广。”于是,刘嘉麒冒险去长白山、大兴安岭等火山区考察,采集样品——“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长白山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进行研究”。
当时还没有计算机,只能凭图纸一次一次手动计算,但刘嘉麒在科学上的冒险精神得到了回报。“做出来的数据非常好,后来样品拿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高级实验室去检测,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刘嘉麒在死海考察
2003年,刘嘉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我国著名的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他曾跌入西昆仑的急流、在南极雪地里步步惊心、在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幸运地擦肩而过……靠着长期广泛的野外调研和严谨扎实的实验方法,刘嘉麒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性、原创性工作,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擎科普火炬,揣赤子之心
做好科研的同时,已耄耋之年的刘嘉麒院士仍不辞劳苦地战斗在科普第一线,仅每年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线下科普讲座活动就多达二三十场。
他在2007-2016年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期间,大力推动了我国科普和科幻作品的创作。
应媒体要求,刘嘉麒在bilibili网站进行科普,“虽然我不太懂新媒体,但科普面向大众,传播面越广越好。视频科普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哪都能讲,在哪都能听,这样的形式创新很有必要。”
在团队帮助下,他以极高的创作频率活跃其中,至2023年6月5日已发布科普视频137条,总点击人次超千万。
“我研究了一辈子火山,火山活动是一个星球生命力的象征,火山作用关乎星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随着科研的深入,用火山岩制作的新材料、新物质,正在让火山焕发出更大的应用价值。”刘嘉麒把科普看作自己的分内职责,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回馈给社会。
▲刘嘉麒参与“海淀科幻少年说”活动,和孩子们在一起
还是会有些人不理解他,辛苦了一辈子,为什么不让自己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却还是选择了这么“累”地过?
对此,刘嘉麒毫不掩饰自己胸中那颗拳拳赤子心:“我在旧中国生,新中国长,经历了旧社会苦难,感受了新中国巨变。人不能忘本,我是花国家和老百姓的钱才有了学习机会,要尽可能回报给社会和老百姓才行。”
在他看来,热心科普最重要的,是需要科研工作者对科学、对人民乃至对整个国家发自内心地热爱。
争分夺秒,奋斗不止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2022年,刘嘉麒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何让有限的人生成就更高的价值?我以为关键在于不迁延日月,不虚度光阴;既要壮志满怀,又要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刘嘉麒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授课四十载,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70余名,2021年,获颁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师最高荣誉“李佩教学名师奖”。
▲刘嘉麒在指导学生
他对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每天仅靠八个小时来搞科研,那是搞不了的。就得像鲁迅说的一样,把别人喝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才可能做出点成绩。” 学生们也都还记得,刘嘉麒以70岁高龄出野外时,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年轻人反而在后面。他年龄最大,走得却是最快的。
如今的刘嘉麒,虽已82岁,却仍是那个放不慢脚步的“赶路人”。
他每天行程满满当当,24小时中,一半以上都分给了工作,“只有晚上9点半以后到夜里2点才是我自己的时间”。除了科研科普和教学工作,刘嘉麒的主要精力还用于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上,“几乎每天都做一些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
他展示了一种细如头发丝却异常有韧性的纤维材料:“这细丝是用火山岩拉成的,抗高低温,绝缘性好,可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车船制造、石油化工、土木工程等领域。我们科学家在做创新的时候,就要考虑与创业密切结合,用创新去指导实践,目前我们也仍在探索玄武岩纤维更合适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2023年,刘嘉麒被评为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对于当选,刘嘉麒坦言人生的风景在于奋斗和奉献,“我将继续忘却年龄,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争分夺秒、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