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刘湘雯:互联网公司里的“学术咖”
刘湘雯不仅搭建了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平台,极大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还推动阿里达摩院落地,全面布局基础科研,抢占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撰文/记者 赵天宇 编辑/贾朔荣
日常生活中,云计算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的阿里巴巴也不再是公众印象中的电商平台,而是以云计算、云服务为切口,逐渐转型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充分发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夯实企业创新的主体责任。
获评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现任阿里巴巴达摩院秘书长、阿里云智能副总裁的刘湘雯,不仅搭建了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平台,极大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还推动阿里达摩院落地,全面布局基础科研,抢占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她领导阿里云市场营销和公共事务,丰富阿里云市场生态,也期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重新用技术定义市场。
▲刘湘雯(受访者本人提供)
◎ ◎ ◎
职业生涯从“学术”开始
谈到“最美科技工作者”,刘湘雯用“纯粹”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很有成就感的,也是最让我享受这份工作的原因。唯有热爱,才能愿意,这是强迫不来的。”
职业生涯与“学术”结缘的刘湘雯,二十年来的工作一直很“纯粹”。
2003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刘湘雯来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基础研究领域技术合作相关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学管理学的她好像是“转行”了,不过她一直在自我澄清,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我学的是信息管理,二十年前这个领域还是新兴学科,同学们花大量时间在学习计算机,”刘湘雯解释说。这让她从学生时代就接触到了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应用在内的相关内容,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初,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产业尚未从第三次“寒潮”中苏醒,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学、金融学成为热门。因此,刘湘雯的理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去银行管理大型计算机系统”。
2003年前后,随着电脑逐渐走入我国的千家万户,计算机软件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时,刘湘雯选择了加入微软(中国),并在高校合作部负责科研交流等工作。通俗而言,就是与高校专家、教授一起,结合微软每年在国内的研发计划做外部科研。
刘湘雯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加入微软后,她所负责的领域很多是与后来兴起的云计算相关。这些技术虽然在当时听起来还有些遥远,但大家不会想到,若干年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依赖的底层技术恰恰就在这些门类上。
◎ ◎ ◎
抢抓移动互联网机遇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行业带来了巨变,也影响到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刘湘雯便是其中之一。
2010年,刘湘雯加盟阿里巴巴,业界很喜欢把微软中国称为IT界的“黄埔军校”,刘湘雯认为事实的确如此。在21世纪初的十年内,微软中国为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因为PC端的成功带来的惯性,微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表现平平,这让已经看到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的一批年轻人最终选择了离开。
来到阿里巴巴后,刘湘雯加入了还处于业务发展早期阶段的阿里云,负责市场和业务拓展。如今的阿里云无论技术还是业务都走在行业前列,但在十几年前,云计算在国内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存在,甚至有人恶言说其是“骗子”。
现在公众认识到,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是云计算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但当时大多数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尚停留在网上浏览新闻、看视频的阶段。怎样才能说服供应商和使用者相信云计算业务?这给给刘湘雯不小的压力,但也为她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在刘湘雯的坚持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认知并加入到阿里云的研发当中来。2013年,阿里云的曙光终于初现——平台研发成功,随后阿里云取得了快速发展,迅速成长为世界领先的云平台。
也正是从阿里云的成功经验中,刘湘雯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价值是无穷的,互联网公司的终极发展方向应该是科技公司。2017年,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智能、数据计算、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研发。
因为早年从事学术科研方面的工作,刘湘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可谓颇有经验;来到阿里以后,她又在研发和管理方面颇有建树,于是,刘湘雯主动请缨,并成功就任达摩院秘书长。
在达摩院工作的几年中,刘湘雯稳扎稳打,除了带领团队把相关业务做大做强,个人也收获了很多成绩。她先后入选2020年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和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刘湘雯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受访者本人提供)
◎ ◎ ◎
用技术重新“定义”市场
用刘湘雯自己的话说,秘书长就是把院长没有分工的事情“都做了”。早期主要是招揽人才和培养团队,而后是促进对外合作,再之后是做好各种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这其实是一项相当繁琐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举例而言,达摩院刚刚组建时,虽然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支持,员工也具有极高的积极性,但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前景还不明朗的2017年,如何聚焦发力点,给这个新成立的科研机构出了一道“难题”。
▲刘湘雯参加中国科协“十大”(受访者本人提供)
作为智能语音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刘湘雯的建议下,阿里达摩院智能语音等板块落地北京,尤其是在智能语音业务板块,她发挥自己多年来的行业与技术积累,积极助推新一代人机语音交互从理论走向实践。
在人才领域,近几年,刘湘雯帮助阿里云和达摩院从美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地引入多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她还发起了学术合作计划,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 10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很好地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
作为身处北京的企业,刘湘雯还积极推动阿里达摩院参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开源芯片研究院筹备等相关工作;推动龙蜥操作系统开源社区建设,促进国内开源创新技术和软硬件生态繁荣。她主导建设、丰富完善了阿里云产业生态,也为公司更好地服务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她还同阿里云的伙伴们一起全力做好云上转播、媒体全息舱等重要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刘湘雯(紫色衣服)与团队全力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受访者本人提供)
谈及未来,刘湘雯表示,当下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原子能力,原子能力再往上就是模型的建设。她希望自己能助力达摩院基于已有的原子能力,为整个社会打造一个通用的服务模型,更好地服务不同行业的需求,以此带动全行业研发门槛的降低,让人工智能创新更容易,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