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网课爆破”惹众怒,治理网络暴力需用法律利剑
新型网络暴力“网课爆破”引发众议,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漏洞。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对网暴行为需用法律和技术手段进行震慑与遏制。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图源/视觉中国
最近,河南一名刘姓历史老师上网课后在家中不幸去世。据家属提供视频和图片显示,刘老师在上网课时,直播间被人故意播放刺耳音乐,甚至有捣乱者故意威胁,肆意辱骂老师。在遭遇陌生人入侵网课后不久,刘老师被发现猝死家中。此事引发人们对于这种新型网暴现象的震惊。
有人把网络暴力称作是一把“消音的枪”,伤人于无形,甚至引发极端事件。针对网络暴力的泛滥,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管理措施,就在近日,中央网信办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就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等作出要求。
何为网络暴力?目前并没有明确界定,只能说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比如充斥仇视性言论与虚假信息、攻击性强、危害性大等。其行为往往参与人数众多、公众互动频次高、具备跨平台传播等特点,其危害后果难以预测,通常伴有侵犯人的名誉、披露人的隐私、侮辱人的尊严等侵权行为。
网络暴力产生原因很复杂,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人们发表各种意见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但也更加不易受到控制。有些人即便是发布了“出格”的言论、信息,受到惩罚的概率也不高,使得制造网络暴力的成本偏低。另外,很多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缺乏防范网络暴力的有效手段,有的甚至出于曝光率等商业考虑,有意无意地纵容这些现象,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的审查要求阳奉阴违。有的即便对网暴者采取了删贴、封号等措施,但也只能算事后补救,对于网暴者及已产生的后果并没有多少实质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键盘侠”的气焰。
网络暴力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普通事件升级或扩大化,主要手段就是曝光个人隐私,包括职业、家庭、财产、工作单位,甚至亲友等信息。他们往往还会从这些隐私信息中寻找新的“爆点”,一波一波地制造声量,在让被网暴者苦不堪言的同时,从中收割丰厚的流量。一些网络暴力背后还存在黑色产业链,比如娱乐圈内的“粉丝互撕”。
网络暴力危害巨大,不仅严重影响受网暴者的工作生活,还影响社会风气,造成道德滑坡,甚至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但要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法律层面上,有必要加快相关专项立法,或加强已有法律法规的落实。比如网络暴力时常伴随着人肉搜索等乱象,在网络暴力治理过程中,应持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和数据安全水平。我国已出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除了要严格落实之外,也可在适当的时机根据网络暴力的新特点、新趋势进行修订完善。
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是网络暴力主要滋生地,因此在治理网络暴力方面要发挥关键性作用。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应在法律中明确平台的事先审查责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图片、文字、语音等进行识别,过滤显而易见的违法侵权信息,对于其他较为隐蔽的侵权信息,则可由受害人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
推进网络实名制也是遏制网络暴力的一个有效手段,这样可以在网络暴力发生后及时追究责任。当然也要加大对网暴者法律责任追究力度,一方面大力提高网络暴力的成本,对网络暴力进行震慑与遏制;另一方面也要降低受网暴者的维权成本,鼓励更多人勇敢站出来对网络暴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