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皮草之争人类追求与动物福利之间如何平衡?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20 16:20:29   阅读量:0

尽可能采用人道的、无痛苦式的动物宰杀方式,保障其起码的动物福利。

撰文/罗中云(本刊评论员)

冬天来了,皮草类服装似乎又要火了。然而就在上月,以往皮草的追捧者,国际知名奢侈品牌Gucci(古驰)宣布,将从2018年开始实行零皮草政策,而库存毛皮产品将全部拍卖,捐给动物保护组织。

善待动物组织(PETA)可谓是国际反皮草行动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不过,该组织被曝以拍摄动物受虐假视频为自己募集资金,曾在德国因诈骗被起诉。已经有人搜集到证据,PETA拍的一些诸如“活扒水貂皮”、“棍棒击杀狐狸”、“养殖动物因饥饿同类相食”等视频都是虚假的。

皮草行业因为上述事件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近十数年来,反皮草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以往的一些追捧者也加入了反对者行列。皮草拥护者则认为,现在皮草原料大多数取自养殖动物。“这就跟人们吃动物一样,要是不能用皮草,是不是也不能吃鸡鸭鱼及牛羊什么的。”针对取动物皮毛过于残忍的指责,有皮草行业人士也出来反驳,称“毛皮动物都是处死后再剥皮,用的更多的是国际通行的电击法和窒息法。”

实际上,在政府层面,对于养殖动物的皮毛获取也有相应的规定。早在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按照中国皮革协会的建议,颁布过“暂行规定”。其核心意思是:皮草可以存在,但必须符合欧盟动物福利法规定。2016年6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的《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在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处死和取皮加工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基本和国际接轨。

但毛皮从业者的解释,以及国家层面法规的出台并不会为皮草的存废之争画上句号。要知道,提供毛皮的动物,如狐狸、兔子、貂、海狸、水獭、貉等养殖历史短,在多数人的潜意识中,它们仍属于野生动物,其地位显然非人类长期驯养的鸡、鸭、牛、羊可比。

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开始出于生存需要,无论什么动物,只要能吃就都是食物。后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类主要食用家养动物,猎杀野生动物的肉或皮不再是出于生存需要,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猎奇行为或身份象征。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生态、动物等又有了新的认识,环境保护更加意识高涨,对于野生动物制品的消费出现了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反对的声音会愈加强烈,野生动物制品的消费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对待皮草,与其在封杀与反封杀之间争论不休,甚至彼此毫无原则造谣生事、不择手段攻诘讨伐,还不如大家沉下心来,在维持动物种群延续、保护动物福利与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或者说心理需求之间,寻求一种最大公约数。人和动物如何和谐共存,关键是要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具体到皮草而言,既不要过分影响从业者利益和拥护者消费行为,让其慢慢顺应时代变化,但也不能忽视反对者心声,要从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尊重生命的立场出发,适当鼓励开发具有较高品质的动物替代制品,逐步减少皮草这样的非必要性动物制品消费。而即便是要获取动物皮肉,宜应在其生前给予良好的生活待遇,尽可能采用人道的、无痛苦式的动物宰杀方式,保障其起码的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