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提名制,科技奖励去行政化的必然选择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27 13:52:39   阅读量:0

科技奖励谁说了算?新出炉的科技奖励改革方案首推“提名制”,将有助于去行政化,压缩非学术操作空间,正本清源。

撰文/罗中云(北京科技报评论员)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一条让很多科技界人士眼前一亮,那就是:改革现行由行政部门下达推荐指标、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的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提名的制度,进一步简化提名程序。

简单讲,就是实行“提名制”。这种制度在选举、人事任免等方面用得较多,在国外的科技奖励中也得到了普遍运用,比如著名的诺贝尔奖等,都采用“提名制”。

采用“提名制”是有道理的。毕竟,科学技术活动专业性较强,只有同行才更清楚彼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但太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往往会导致评奖公正性、权威性的削弱。

什么是科技奖励?有学者提出过相应的概念,即“是对在科学或技术范畴内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或成果给予奖励的一种激励活动”。无论何种形式的科技奖励,本质上是同行之间的一种评议和认可,是一种精神激励。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奖励也会涉及较多的现实利益,出现种种违背奖励初衷的现象。

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科技奖励体系中,对“学术同行”“科学共同体”等的倚重,我国大多数政府背景的科技奖项则更突出行政色彩,尽管也有学术专家参与,但所占分量并不算重。

这种行政部门下达推荐指标、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的方式明显存在较多的“非科技”操作空间。如有的个人出于荣誉或实际经济利益考虑,会花很多时间揣摩主办者或主管领导的心思,揣测评审人员的来头以及评奖的风向,然后在申报材料上大做文章,或者玩弄文字技巧,自我吹嘘,夸大其辞,或者直接弄虚作假,“骗得了就骗,骗不了拉倒”,赌一把。还有些人为争得奖项四处活动,上下拉关系,热衷跑圈子。

如被推荐者获奖,对于推荐单位而言,显然也是“脸上贴金”的好事。因此,一些单位为了突出成绩,往往会把成果进行拼装、包装甚至造假。有科研人员就表示,现在单位也要评优、评级,如果有人能获得科技奖励,自然也是单位荣誉,是评优评奖的“硬通货”。“有些科研人员申报材料,其实就是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之下编写的,真不真实,并不是最看重的指标。”

我国科技奖励中,原有的评奖流程既可能让居心不良者有更多可乘之机,对于真正想要搞好科研的人,也容易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占用他们大量宝贵的科研时间。

科技奖励谁说了算?新出炉的科技奖励改革方案首推“提名制”,将有助于去行政化,压缩非学术操作空间,正本清源。

“提名制”这一重大“去行政化”改革举措压缩了个别候选人非学术操作空间,不仅体现了尊重专家学者的态度,而且顺应了科技共同体自治的内在要求和国际奖项评选的普遍趋势。“这种结构性变革,将会重塑科技界的承认模式与行为选择方式”。

“提名制”的提出,可以说是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仍有一些问题待解,比如不由个人或单位推荐,评选视野会不会存在盲区?强势利益团体之间会不会“你提名我,我提名你,从而垄断奖励资源的配置与分布”?如何避免提名者与被提名者间的利益输送或关联?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