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临床医生为何成“濒危物种”?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04 16:15:18   阅读量:0
  有心理学者说,我们所有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强迫性症状。我的症状之一,就是每见到一条感兴趣的词语,就会反复推究它的来历,难以自制,颇添苦恼。
  “临床医生”这个词,就困扰了我很久。我猜想它是由英文clinician翻译而来,译得简洁传神,但起于何时,源自何人,却不得而知。顾名思义,“临床医生”当是指直接接触病人,询问病史,检查身体,观察病情,并予以治疗、关心和安慰的医生。临床医生另外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新的疾病,新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方法。如果按这样理解,在我们国家,特别是在大医院中,临床医生可谓是一个濒危的物种。
  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准确描述现代临床医生们的词语,但冥思苦想而不得,姑且称为“临机医生”。这里的“机”,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第一是指“飞机”,也包括其他交通工具。很多医生,特别是有些名气的医生,花在飞机和轿车上的时间,恐怕要远超花在病人身边的时间。第二指“机器”,包括各种检查仪器。现代医院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同时又越来越标准化、程序化的加工生产线。百分之八十的病人,可以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和简单的体格检查,获得基本的诊断。但是,医生们更愿意读取那些由机器生成的报告,而不愿去分析、归纳、推理。
  第三指“计算机”。计算机已成为医生们形影不离的伴侣。年轻的医生,不得不花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剪切粘贴。资历稍深的医生,则主要在电脑前编写论文、申请基金、准备报奖材料,因为这些东西,才是决定他们晋级升职的主要依据。
  生物学家说,物种濒危,有其自身原因,也有环境原因。目前的医疗环境和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临床医生”的繁衍生存。那么临床医生又是如何进化为“临机医生”的呢?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百姓对于看病难、看病贵,抱怨最多的,有两方面,其一是过度治疗,其二是过度检查。过度检查,是现代“临机医生”的特征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医疗体系中的经济机制。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们得时刻戒备,小心地“自我保护”。多做检查,不违反任何一条规矩,且可以保护自己,对医生可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我国的医疗纠纷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医生们需要尽量留下自己无罪的证据。疾病的诊断,非常复杂,不典型的表现很多,再有经验的医生,也难免漏诊和误诊。我认识的一位老医生,忠厚老实,平时处处小心谨慎。有一次他接诊了一位中年男性病人,主诉右肩部酸痛1月,老医生给他做了体检,诊断为“肩周炎”,开了些止痛药,嘱他做针灸理疗。2个月后,病人确诊为“肺癌”。老医生为此被告上法庭,打了半年官司,身心俱惫,提前退休,发誓不再看病。再加上现在医生们半天门诊,常需接诊四、五十个病人,平均每个病人,包括诊断、记录病历、开具处方,只能有四、五分钟时间。医生们,尤其是经验欠缺的医生们,自然愿意将检查诊断,交给各种仪器,即省事快捷,也分摊了风险。当然也有很多病人自愿要求多做检查。
  在经济机制方面,我们国家的私立医院,完全依赖经营收入。医务人员的服务收费,国家有严格规定,其水平大概和家务钟点工相似,因此收入的主要部分,只能来自仪器检查和各种治疗。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人皆自利”,医院努力推销检查,也就不难理解。即使公立医院,据说目前国家给予的财政补贴,不到医院运转所需费用十分之一,医院的维持、发展、扩张,基本都依靠自身创收。越是昂贵的检查,其相对利润越高。因此,医院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都会鼓励医生多做检查,特别是那些有高额利润的检查。
  医生的职业特征在随社会、科技的发展而演化。或许有朝一日,不但临床医生灭绝,“临机医生”也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台万能的机器,我们人类只需在机器内立卧片刻,便能完成所有的诊断、治疗,又何尝不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