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碳卫星搭载“利器”帮助监测雾霾
中国首颗碳卫星搭载“利器”帮助监测雾霾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本次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可利用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等探测设备,通过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验证系统,定期获取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大气二氧化碳反演精度将优于4ppm(百万分比浓度)。此外,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自主安排研制的1颗高分辨率微纳卫星和2颗高光谱微纳卫星。
来源 澎湃新闻
相对论涡旋光物理研究获进展
光在介质平面反射时,入射光、法线和反射光在同一平面,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对于相对论强度的涡旋激光光束,上述基本原理面临新的挑战。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论涡旋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具有全新的非线性传输特征:相对论涡旋激光在等离子体靶面反射时,反射光偏离入射平面。由于涡旋激光具有角动量,因此其在靶面的反射类似于高速侧旋的乒乓球在撞击拍面后的反射过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海鸟生态快速衰退与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有关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者重建了近1000年海鸟数量记录。他们发现在气候相对凉爽的小冰期(公元1400-1850年)海鸟种群数量相对较多,而近150年来海鸟生态快速衰退。人们通常认为,气候越温暖,生态系统越繁荣。而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会导致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下降——较为寒冷的气候可以加速海底营养物质参与地球化学循环,从而为鸟类提供更为充分的养分和食物。同时,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也是造成海鸟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微生物所发现人源寨卡病毒抗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和高福院士领衔的课题组从一名寨卡病毒感染者体内发现了两株高效、特异的寨卡病毒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有望成为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动物实验表明,该抗体能够完全保护小鼠免受寨卡病毒感染。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这些抗体的结合位点并阐明其保护机制,这对疫苗的设计有重要指导作用。
来源 人民日报
超分辨成像系统让纳米机器人眼光更犀利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科学家研发出具有实时视觉反馈能力的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这种新技术可在自然条件下打破光学衍射定律所限制的观测极限,实现生命和非生命样品的超分辨实时观测,让纳米机器人的眼睛更加“锐利”。科研人员借鉴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理论,设计并搭建了超分辨成像系统,提出了具有纳米精度的对微透镜空间位置的动态闭环反馈控制方法。该技术不受样品和环境的限制,实现了纳米尺度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的动态追踪,提升了纳米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
来源 科技日报
科学家发现细菌细胞周期控制规律
在对细菌细胞周期控制领域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刘陈立团队发现细菌可通过控制DNA复制的起始来协调细胞个体的大小,二者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一公式既可以描述不同生长速率条件下的细胞大小,也适用于描述细胞直径或长度的扰动后细胞大小发生的改变。基于该定律,结合定量调控特定蛋白表达水平的基因回路,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轻松设计并建造出特定长宽的细菌细胞。
来源 人民网
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将落地青海海西
在中国火星模拟基地项目概念设计的研讨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刘晓群表示,火星模拟基地将选址于青海海西。此地比邻河西走廊历史和旅游热点,可作为国内唯一的火星主题和高端休闲体验活动区与常规旅游热点构成互补。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填补了国内航天、天文、地理、地质、气象、新能源等一体化科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空白,将成为项目所在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国首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北极站”投入运行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简称“北极站”)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北极站历经两年建设完成,作为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它的落成运行极大提高了我国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大大增加卫星拍摄数据的下传时效,可以对自然灾害等作出快速的预测和响应。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