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中国“人造太阳”正式点亮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09 16:10:18   阅读量:0

  中国“人造太阳”正式点亮

  日前,中法核聚变合作周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正式开启。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向世界全面开放、共享。

  如果人类掌握了核聚变能源,将拥有可使用上十亿年的清洁能源。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被人们称之为“人造太阳”,是地球寻找能源出路的希望。在开发核聚变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的路上,中国已从“追赶者”“并跑者”,成长为具备强大国际输出能力的“领跑者”。□文/科技日报

  三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日前公布了今年新增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华人科学家杨培东、戴宏杰与孟祥金三人当选院士,中国科学院环境地质学家安芷生当选外籍院士。

  杨培东是纳米材料学家,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宏杰也是纳米技术专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孟祥金是分子病毒学专家,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安芷长期从事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新华社

  中国南极科考进入地空立体时代

  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飞越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的南极昆仑站;“雪龙”号在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南极罗斯海地区测绘;队员登上罗斯海的难言岛,进行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新站优化选址。

  据悉,“雪鹰601”从南纬69度的中山站飞来,飞越纬度达80度的昆仑站,再返回中山站,持续航程超过2600公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和德国之后,第5个拥有多功能极地固定翼飞机的国家。□文/人民日报

  “蛟龙”号新学员完成副驾驶培训

  日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东南侧成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此次下潜标志着“蛟龙”号第二批潜航员学员全部完成副驾驶培训,下一步他们将陆续接受主驾驶培训。这6名潜航员学员是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2013年年底从130余名候选人中选拔出来的。他们需经过系统培训,包括3次副驾驶和3次主驾驶培训操作后,才能正式成为“蛟龙”号潜航员。

  据悉,正在执行2016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7航次)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东南侧进行本航次第7次下潜(总第107潜次)。□文/中国海洋报

  雪豹野外求偶画面首次被“偷拍”

  近日,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牧民监测员在全球首次拍摄到雪豹求偶交配的影像资料。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捕捉到直接的交配行为。不过,从雪豹的习性而言,它们于每年12月到次年2月发情,这个时间点两只成年雪豹亲昵地在一起,应该是求偶交配。

  据介绍,雪豹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受生态退化、盗猎等因素影响,雪豹数量急剧减少,初步统计目前世界上不足5000只,被列为濒危物种。□文/人民日报

  科学家破解飞机抗鸟撞难题

  “鸟撞飞机”一直是飞机设计中的难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玉龙团队近期提出一种新型抗鸟撞平尾前缘结构,解决了飞机抗鸟撞设计中的技术难题。

  高速运动时,一只麻雀的撞击力即有可能撞毁飞机发动机。目前的设计效果都不理想。针对这一难题,李玉龙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其核心就是“以疏导能量代替对抗能量”。通过改善机身结构的办法来应对鸟撞,而不是单纯改变强度和材料。□文/中国科学报

  机器人“准星”明年参加高考

  由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测评机器人“准星智能测评及学习平台”,4日在成都高新区首次亮相,不仅可实现数学领域学生答题笔记采集,还能完成人工智能自动阅卷、学习诊断分析等。研发团队表示它将在明年参加全国高考数学科目测试,并在限定时间内用单台封闭服务器考过110分。

  “准星智能测评及学习平台”系统包括前端的学生答题笔记采集设备,及后台的智能测评机器人等。其前端采集笔可在不改变学生现有手写书写习惯下,获取学生答题内容,并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传送至后台人工智能,对学生答题步骤和结果进行判断。□文/科技日报


 

  全面清理医疗机构违规出租科室

  
国家卫计委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立即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违规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情况开展全面清理,积极配合工商部门查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

  会议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执法,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以及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