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我国四代堆核“芯”技术打破垄断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14 10:36:11   阅读量:0

  我国四代堆核“芯”技术打破垄断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对外宣布,该所先进核能研究团队研发的新型燃料组件及包壳材料,解决了铅基堆堆芯材料的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可为其他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燃料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该项自主研发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铅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组织评定为有望首个实现工业示范和商业应用的第四代反应堆。除了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突出优势,铅基堆还具有良好的核废料“焚烧”处理能力和核燃料增殖能力,是一种能够实现多种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文/科技日报

  点评:真正绿色核电。

  中科院专家发现X射线瞬变源

  我们的银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孤独的,有一些小星系就像卫星一样围绕着它,也因此被称作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在南半球,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就能轻易看见天空中的两个云状的天体结构,它们就是银河系卫星星系中的两大代表——位于16万至20万光年之外的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这些小星系是由什么构成以及如何形成,是目前热门的研究方向。

  近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王仲翔研究员基于最灵敏的X射线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研究了银河系的一个名为NGC 55的卫星星系,他们发现了15个X射线瞬变源候选体并研究了它们的本质。□文/新华社

  点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复旦教授发现基因活性调控开关

  在癌细胞中,染色质中的增强子失控会过度强化附近癌基因的活性,导致细胞异常甚至癌变;但与此同时,出现在该区域的蛋白质RACK7和去甲基化酶KDM5C可以限制此类增强子的活性,使基因表达保持在正常范围,从而抑制癌变。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专家的这项最新发现相当于找到了一种基因活性的调控“开关”,这个开关,可以控制基因变化得快一些或者是慢一些。研究组找到了一种名为RACK7的蛋白质,它可以吸引名为KDM5C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将原本的高甲基化状态转化成低甲基化状态,使得其周围的基因表达保持在正常范围,从而阻止细胞癌变。 □文/新华社

  点评:强!

  新版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发布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对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2版)》。在传播途径方面,第2版方案指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但与第1版相比,“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改为“可通过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第2版方案对寨卡病毒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细化,增加了中医药治疗方法,指出该病属中医“瘟疫·疫疹”范畴,可参照“疫疹”辨证论治,并介绍了对应症状需要的治法、基本方药和中成药。□文/光明日报

  点评:亡羊补牢。

  2020年全国科普志愿者将超过500万人

  中国科协相关人员在2016年科普工作会上透露,“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协将大力培养高水平科普人才,到2020年,每年通过实施“科普领军人才计划”选拔100名国家级科普拔尖人才;充分动员科学家、老科技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等广泛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到2020年全国科普志愿者将超过500万人。

  据悉,中国科协今年将加强科普人员全员培训,进一步推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全面推进科普志愿服务工作,加强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启动超长期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战略(2049计划)研究。□文/人民日报

  点评:到时就没有张悟本了吧。

  最大野生长柄扁桃基因库落户河南

  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对外宣布,“长柄扁桃定向育种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营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长柄扁桃异地保存基因库。

  针对长柄扁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林中心首席专家乌云塔娜教授,带领中心仁用核果研究团队重点开展了长柄扁桃定向育种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在我国长柄扁桃主要分布区全面收集长柄扁桃种质资源1000余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长柄扁桃异地保存基因库100亩。□文/新华社

  点评:长柄扁桃也成了濒危物种。

  北京市环保局:环保有奖举报最高奖5万

  北京市环保局对外宣布,市民通过规定的有奖举报途径,向北京市环保局举报北京行政区域内依法应当由环境保护部门查处的行为,经查属实,将给予举报人100至50000元奖励。

  据悉,公众可通过四种渠道参与有奖举报,包括通过北京市环保局政务网站(www.bjepb.gov.cn)“有奖举报”专栏、快递、挂号邮寄、个人送达四种渠道提交举报信息。为便于及时准确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应提供被举报单位名称、违法行为发生地和基本违法事实及排污情况的照片等证据。□文/李晶

  点评:朝阳群众又兴奋了!

  北京通州今年建成全地下封闭再生水厂

  位于北京通州核心区、承担着通州城区84%污水处理量的原碧水污水处理厂将升级改造为全地下封闭再生水厂。该工程预计9月完成主体结构并投入运营,出水标准达到北京市新规定的京标B标准。

  经过科学论证,2015年,通州区决定在原址上新建一座日处理量18万吨的全地下封闭式再生水厂,除了增加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出水水质外,藏身地下后也将彻底解决困扰居民的臭气、噪音问题。产出的再生水将用于市政浇洒、河道生态补水及中水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文/北京晚报

  点评:重心东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