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免疫系统可能与社交存在关联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25 16:47:50   阅读量:0

免疫系统可能与社交存在关联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现病毒感染时它会释放γ干扰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小鼠体内γ干扰素的缺失将减弱其社会行为能力。同时,小鼠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表现过度活跃。而在皮层去除γ干扰素受体后,小鼠表现出与干扰素缺失相同的特征。此外,共居一室的小鼠体内控制γ干扰素激活的基因表达将增加,而在隔离的动物身上,该基因表达减少。对斑马鱼和苍蝇的观察也发现类似模式。这些证据都表明γ干扰素可通过调节神经元的活性控制大脑。

假设免疫系统与社交行为共同进化,或许可以解释自闭症:怀有自闭症或智障儿童的孕妇,其γ干扰素的血液水平升高;而一些自闭症儿童在发烧时会变得更加善于交际,可能也是因为发烧使γ干扰素分子浓度提高。(《自然》)

人造光或将干扰24小时生物钟周期

之前已有不少研究暗示过人造光与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流行病学分析发现,轮班工作者患乳腺癌、代谢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相对较大。晚上暴露于明亮的光照环境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且得不到充足的睡眠。

荷兰莱顿大学的神经学家将受试小鼠放置在24小时灯火通明的培养室里,并通过在控制生物钟的脑区插入电极,记录小鼠神经元的活跃程度。受试小鼠进入睡眠后仍然暴露在光照中,即便闭着眼睛依然能够感受到睁眼时1/7的光强。结果显示,这些受试小鼠的生物钟变为25.5小时/天,它们的骨密度降低、肌肉强度减弱,大脑神经活跃模式改变,接近于老年化状态。但只要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奏,小鼠的神经活跃模式又会恢复原样。(《当代生物学》)

超重或肥胖与过早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在欧洲和北美,肥胖已成为造成过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吸烟)。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汇集了过去发表的189项来自欧洲、北美以及其它地区的研究,共涉及超过390万成年人。参与者在研究期间都不吸烟,同时没有任何慢性疾病,最终有38万余人死亡。

经过统计分析,研究者发现随着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也随之急剧增长。BMI正常的男/女性过早(70岁之前)死亡的风险分别为19%和11%,而中度肥胖(BMI 30~35)的男/女性过早死的风险分别上升至29.5% 和14.6%。其中肥胖男性的胰岛素抵抗程度、肝脂肪水平以及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因此死亡率也高于女性。研究者相信超重和肥胖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建立成熟的童年期干预是在全球范围内大幅降低肥胖相关死亡率的关键。(《柳叶刀》)

大脑“适可而止”才能好好学习

打一场篮球、泡一杯咖啡、看一部电影……进行这些活动时,大脑中相应的基因会“开启”。活动结束后,这些基因会关闭。但是,一旦“关闭”受阻,这些异常活跃的基因会干扰大脑神经回路,最终对学习和记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当小鼠活动时,其小脑中的一些控制运动的基因会激活。而运动结束之后,一种“NuRD复合体”会与这些基因结合,进而调控基因的关闭过程。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缺少NuRD复合体的小鼠,小脑基因关闭存在障碍。异常活跃的基因会干扰大脑神经回路,最终将会干扰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异常的神经网络虽然不会影响小鼠行走的能力,但是会影响它们学习的能力。有缺陷的成年小鼠无法在转轮上学习走路——这对于正常小鼠而言是非常轻松的任务。(《科学》)

科学家证实人造甜味剂可增加食欲

悉尼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大脑中存在一个能感觉和结合甜味与食物所含能量的新系统。研究者让两组果蝇在较长时间(超过5天)里分别暴露在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食物和使用天然原料的甜食中。他们发现前者比后者多摄入约30%的热量。这是第一次通过动物实验确认人工甜味剂能够刺激食欲。研究者认为,大脑中的“奖励中枢”能把感觉到的食物甜度和实际的能量摄入联系起来,如果感知到的甜度与实际的能量摄入有差距,大脑就会通过增加或减少食物摄入量进行重新校准。

不过,动物实验结果未必完全适用于人类。此外,这一实验还证实人工甜味剂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在果蝇停止摄入甜味剂3天后,它们的大脑反应就恢复了正常。(《细胞·新陈代谢》)

“迷幻蘑菇”有望用于治疗抑郁症

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通过抗抑郁药物以及认知行为疗法,但这类治疗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让12名长时间患有抑郁症,且对抑郁症标准疗法(如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或电休克疗法)无响应的受试者服用了一种致幻剂“裸盖菇素”,它能作用于体内的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在口服裸盖菇素1周后,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3个月后,其中5位患者的抑郁症甚至得到了完全缓解。

裸盖菇素可能因此成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最后手段。但它本身具有很强的致幻作用。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的试验规模还比较小,虽然在整个试验观察期内患者身上并未产生不良反应,但要验证这种成分是否安全,仍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柳叶刀·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