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美国公司计划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复活死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2-14 13:47:50   阅读量:0

  美国公司计划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复活死人”

  目前,包括谷歌在内的许多公司致力于研究如何延长人类寿命几十年时间,但是美国洛杉矶一家公司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人类“起死回生”,预计2040年将实现。

  洛杉矶Humai公司并非致力于使人类寿命延长,而是希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死人“复活”,关于该技术的详细资料并不完善,但可以明确的是此项计划是将人类大脑冷冻,之后安装“个性化芯片”,将个性化数据编码在人造身体的芯片和传感器上。

  该计划是使用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存储重要数据,涉及到会话风格、行为模式、思维过程以及人体功能信息。之后这些数据将编码成“多样化传感器技术”,它将固定在一个结合死人大脑的人造身体中。

  伴随着这项技术不断成熟,它将使用克隆纳米技术使死人“起死回生”。□编译/悠悠
 

  任何癌细胞都有可能形成另一种肿瘤?

  外国有研究人员以卵巢癌为研究对象,证明了大部分癌细胞都可以以一种可预见和有组织的方式产生后代细胞,母体癌细胞会产生子代细胞,而子代细胞又会产生后代细胞,这样“祖母”癌细胞就会成为罕见的癌症干细胞,其可以开启癌症的复发以及新型肿瘤细胞的形成。名为BMP2的蛋白质可以增加癌症干细胞的生长,并且降低“孙女”代细胞或大部分肿瘤细胞的生长,所以大块的细胞会越来越少,但仍然会存在对疗法耐受性的细胞,而且具有产生新型肿瘤的能力。研究人员因此认为需要研发BMP2抑制剂,而这种类型的疗法目前并不适用于患者,他们正在测试多种方法来希望仅将抑制剂运输到癌症干细胞中进行作用。换句话说,必须设计新型的癌症疗法,干细胞样细胞就是真正关键的治疗性靶点。□编译/伍秀红
 

  从大脑研究中寻找自杀根源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的专家将展开一项新的探究,试图找出自杀行为是否仅是一种公认的精神疾病症状,还是由某种特定大脑生物学反应引起。当中会招募各自在不同时间里有自杀念头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则为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但并未尝试过自杀的人,借此验证与自杀冲动相关联的大脑机制。同时,他们还会为近期尝试过自杀的人提供致使精神兴奋的“派对药物”氯胺酮,因为它能用作治疗抑郁,快速阻止患者自杀的念头和行为。这些创新的研究正启发着各个研究人员,例如思考自杀倾向是否被刻入基因。而证据表明自杀风险受遗传基因影响,有专家则反对,认为这种遗传影响并非是某种特殊精神疾病,而是与冲动和缺陷性判断有关。相信从大脑构造的角度研究,将会解开人们的自杀之谜。□编译/伍秀红
 

  最新研究发现内耳中的“疼痛”神经

  近日,科学家实现了内耳听觉损伤的研究突破,在内耳耳蜗 ——人类及哺乳动物听觉器官中,寻找到了一类很特别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的功能可能与引发耳鸣、耳痛(恐声症)等人类常见疾病相关。这次的重大科学突破,由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在读博士刘畅及其两位导师发现。

  对于引发恐声症、耳鸣的这类疾病的机理,其机制尚不清楚。利用先进的显微镜和膜片钳技术,这项研究的第一人刘畅从直径仅为0.5微米的微小听觉神经末端进行电记录和药理学实验。

  这项研究第一次发现了内耳中的一种听觉神经,可以响应内耳损伤的细胞释放出来的三磷酸腺苷(ATP),从而告诉大脑正在发生的听觉危害,可能产生类似恐声症患者表现出的疼痛或者痛苦的感觉。此项研究发现一种可以抑制皮肤痛觉神经的药物同样也可作用于这种II型听神经。这类内耳中“疼痛”神经的发现,有助于为耳鸣、耳痛等疾病的治疗研究提供重要靶点。随着今后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疾病将会有更特异、更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编译/金旗
 

  科学家成功地对真涡虫物种进行了“换头术”

  目前,美国塔夫斯大学生物学家领导的一支跨国科学家小组完成了一项特殊实验,他们成功地在一种叫做Girardia dorotocephala的真涡虫物种身体上培育生长出其它真涡虫物种的头部和大脑,期间并未改变物种基因序列。

  塔夫斯大学迈克尔·莱文博士说:“人们一般认为的核染色质序列和结构将确定生物体的外形,核染色质是染色体的组成物质。但是研究结果显示,生理学网络的功能性将重写物种特有的默认解剖结构。”

  这项研究显示,头部外形并非是通过基因组实现的“硬连线”,而是通过改动身体电突触实现的推翻性变化,这表明物种之间的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生物电网络活跃性确定的。

  这项发现通过揭晓控制复杂形成模型的独特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理解生物体的出生缺陷和再生能力。□编译/悠悠
 

  男性肥胖原来是因为精子基因改变了?

  丹麦的最新研究表示,精子细胞中带有被环境驱动的改变可能代表着把肥胖转递给下一代的机制。很多关于肥胖的研究都表示下一代的肥胖基因是受母亲怀孕前和期间的饮食影响,但这个研究却表明父亲的健康和精子基因也很重要。比较13名瘦的和10名中度肥胖男性的精子,发现肥胖男性中约有9000个基因表观的变化,包括FTO基因,其中与饮食模式和习惯有联系。这个结果推翻了DNA甲基化模式不会受表观基因的变化而遗传下去的说法。但像这些的表观基因变化也不一定是永久的。研究者还分析了6名接受过减肥手术的极肥胖男子的精子表观基因,发现只一周后,1500个基因的甲基化已经改变了。一年后,约4000个的基因被改变了。但这些中只有2700个基因在早期的实验中被确定,这些大多数并不与瘦的男性中看到的模式匹配。□编译/伍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