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车初体验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07 11:43:33
阅读量:0
“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汽车。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给予我们独立与自由。现在提起未来的汽车,几乎所有人都会着眼于引擎与燃料的升级——但更带劲儿的改变是:谁来驾车?” 在YouTube介绍人工智能汽车的视频中,女科学家卡菲·塞克斯如是说。
高速上,一个手舞足蹈的司机正在和你高谈阔论,听着都替你捏把汗。但当一辆白色的雷克萨斯 (Lexus)RX450h以65英里的时速在硅谷第101号高速公路上一路向南行驶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带头人克里斯·厄姆森似乎毫无顾虑地双手松开方向盘、双脚也离开脚踏板……福布斯专栏记者乔安·穆勒就从这里开始了谷歌无人驾驶车辆的体验之旅。
而记者日前在清华大学也体验了一次中国版的无人驾驶汽车。
谷歌版无人驾驶汽车
福布斯记者乔安·穆勒收拾心情,尝试着让自己能够放松下来,慢慢开始观察,车顶上配置了价值6.5万美元的激光传感器,其他装置还包括前后保险杠上的雷达传感器,一个高清摄像头从挡风玻璃上监测车外路况,另一个摄像头则对准车内乘客,这套技术总价值约10万美元。其激光传感器每秒进行150万次距离测量,而整个无人驾驶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一个不断吸纳海量数据的过程。
谷歌无人车的“大脑”藏在车后部的笔记本大小的电脑里。此时旁边车道的汽车发生了偏移,司机正从副驾驶座位上拿东西,而谷歌无人车则自动减速,其方向盘微微转动,躲避了这一突发的状况。几分钟后,一辆缓慢行驶的卡车加入了高速路,交通放缓,谷歌无人车也自动刹车。当乔·穆勒期待的看向“刹车”时,那里并没有人为的操作,一切都是车辆自己在进行操控。
克里斯·厄姆森完全没对驾驶插手。他说“我们将新技术带到了真人驾驶的路面上,挑战就是无人驾驶汽车要像真人那样做出反应。”但无人车真的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吗?当然不,在上下高速匝道,克里斯·厄姆森接过了方向盘。但交接转换过程天衣无缝,按下了“关闭”键,然后自己操控起汽车来。这个转换的目标是让技术消失。
到目前为止,谷歌汽车的自动驾驶里程已达到50万英里。现在工程师们正致力于完善单车道高速路驾驶,但如果有了合适的编程,谷歌汽车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实现无人驾驶。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全球最好的定位系统也不足以为一辆无人车领航。而且无人车在应付雨雪天气时,也会受到限制。
中国版无人驾驶汽车初体验
带着“中国无人车什么样”的疑问,记者随邓志东教授参观了清华大学研发的无人车。一辆并不显眼的黑色别克SUV的前机盖上贴有学院标识,与普通车不同的是,前后保险杠位置均安装了长方形的传感器,车顶有四个朝前的摄像头和一个圆柱架,在测试的时候,这个圆柱架上会安装雷达,这些基本上都是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的装置。由于单台传感器装置价格在60万左右,经过配套技术的打造,此时这辆车的价格已经约为5、600万。
车体的四周各有一个红色的按钮,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设置的紧急制动装置。一旦遇到险情,可以对无人车进行人工干预。后备箱中藏着无人车的“电机控制系统”,它就像是整个无人车的“大脑”,会对无人车的自主操控发出指令。
无人车的内部与普通车也没有太多不同,在排挡的右侧多了一对按钮,简单切换键就像手动与自动换挡似的,一键式可切换到人工操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基本处于测试或试用阶段,因此驾驶时都不能离人。一般来说会有一位操作熟练的司机坐在主驾位置,以便在系统判断失误时立刻停止自动驾驶,强行接手;另外还会有一位测试人员,用笔记本电脑监控和记录系统做出的判断。
无人车的终极目标是“主动安全,辅助驾驶”
邓志东教授表示,目前无人车的算法还在不断的改进中,因此未能安排记者亲身体验。不过,通过2012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视频资料,我们却看到了中国无人车的表现。
挑战赛测试的环境是乡村道路,测试科目包括道路跟踪,路口通过,超车变道,交通标志灯的识别,信号灯的识别等等。参赛车辆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测试。
当无人车“看”到前方的绿灯亮起,就像听到了发令枪的响声,立刻启动出发了。起初前方的路况非常好,既无车,也没有行人穿行,无人车进入平稳提速状态。突然,行驶前方出现了“事故车辆”,在采取自动减速的同时,无人车的方向盘转动起来。是谁踩了刹车?又是谁转动了方向盘?如果是不知情的话,也许会以为见“鬼”了吧。其实,无人车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和雷达等感知系统监察到了“道路障碍”,随后由“智能系统”发出绕行的指令,无人车缓慢车速并绕行成功。
车上没有乘坐任何人的情况下,参赛的无人车都基本完成了考验。虽然车速并不快,而且有些车还需要少量的人为干预,但中国无人车也已“上路”了。
据邓志东教授说,我国目前的无人车项目研发的目标是“主动安全,辅助驾驶”。也就是说,通过车载的智能系统,帮助人们主动的规避驾驶风险,如在高速驾驶时,主动监测速度,避免违规而造成罚款;在遇到突发情况是,能紧急制动;而在疲劳、醉酒或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能实现代驾等,这些都将有可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虽然谷歌无人车已经能在美国的某些州上牌照,但我国的无人车仍然处在现有交通法规的灰色地带。邓志东也表示,无人车最重要的在于安全性,汽车的未来不仅要发展新的动力驱动,更要有安全的辅助驾驶。“主动安全,辅助驾驶”将成为研究无人车的终极目标。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