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给归国高知人才“创新的尊严”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30 15:18:33   阅读量:0
  6月初,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平均滞留率更是高达87%。不过,即使没有统计数据,很多人也能隐约感觉到顶尖人才流失的现实:出国留学的朋友熟人,学成之后回国发展的相当少见;已经在国外取得一定成就的著名科学家、工程师归国报效的报道,如今也很少出现在媒体上,以至于不少人在提到身处海外的顶尖人才归国发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典型”仍然是钱学森、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
  
  正值盛世的当代中国,为什么反而对留学海外的高知人才,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失去了吸引力,使他们更倾向于留在当地发展?
  
  两院院士潘家铮多年前发表的一篇讽刺小说,或许可以提供一部分答案:为了更好地评价人才,一家单位要求两名年轻人研制“人才测评仪”。仪器投入使用之后,固步自封并以“老专家”自居的学阀原形毕露。
  
  失了面子的学阀和单位领导等人气急败坏,强迫“人才测评仪”的发明者修改评价标准,以工作资历和以往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是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进取精神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于是,“人才测评仪”反而成了打压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有力工具。
  
  “人才测评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这篇小说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却不免引人深思:不恰当的评价标准和论资排辈等陋习,压抑了新生力量的成长空间,并剥夺了他们作为创新者的尊严。
  
  对留学归来的高知人才,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来说,“生长土壤”的恶化是多方面的。随着学术成果数量成为评价人才工作成果主要依据,最优秀的人才也不得不受制于这一根“指挥棒”,要么坚守内心对科技事业的忠诚,并忍受比较低的职称和生活水准,要么便是为稻粱谋降低“底线”,用低水准的“灌水”成果来确保完成考核任务和升职。
  
  与此同时,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又使大多数高知人才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随波逐流。于是,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归国报效,并有心在学术领域做出一番事业的高知人才,逐渐被这样的学术环境所同化,直到最初的理想变得越来越淡薄;而预见到这一点的高知人才,便只得选择滞留不归,以免走上那条并不合他们心意的歧路。
  
  而中国社会里的一些“灰色地带”,对身处海外的高知人才,特别是其中顶尖人才的影响就更不容忽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板结和中国传统文化被割裂的危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也越发突出。荣誉感和对知识的尊重,逐渐让位于对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追逐。形形色色的“酒文化”“软文化”“潜规则”,难免让已经在发达国家习惯于潜心科研的高知人才防不胜防,身心疲惫。
  
  如果学成归国的人才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呢?在很多时候,这条路也同样走不通,因为他们潜心研发的产品,很可能会被行业内几乎垄断发售平台的巨头“山寨”。也许,在此之前,他们会遭到巨头压低价格的羞辱性的“收购”,但如果拒绝,便很可能会被逼入绝境。
  
  于是,在祖国难以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并使他们的尊严遭到压抑的情况下,相当多的高知人才便只得无奈地选择在海外发展,以免内心的创新种子因为被同化而死亡,尽管这是一个相当无奈的选择。
  
  然而,大批优秀人才滞留国外,对中国发展“后劲”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从着眼未来的角度考虑,现代中国需要重拾尊重人才,特别是高知人才的传统文化。让最优秀的人才不仅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也获得作为创新者的尊严,凭借知识而非权势受人敬重,应该成为中国的人才战略里最为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