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安全的奶粉不是监管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28 11:08:04   阅读量:0
  “正要提防的是,监管部门是否会为了达到“按药品监管”这一目标而刻意出台一些举措,比如,“批批检测”看起来是很合理的,但实际当中会极大提高企业成本,最后能落实吗?”
  
  对于中国人来说,任何关于奶粉的新闻都会是热点。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大措施,其中一项“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被新华社单独提出来作为标题,在众多媒体转载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这一标题极其微妙地迎合了公众对于婴幼儿奶粉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是对婴幼儿奶粉质量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对“监管升级”的期望。从公众的反应来看,这一举措似乎也很“受用”,有不少人已经开始议论,未来是不是要到药店里去买奶粉。
  
  当然,既是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这一举措,肯定不是说说玩的,至少它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于进一步加强奶粉质量监管的决心和力度。笔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作为五项举措中的一项,“按药品监管”是高层领导提出的一个方向和要求,后续不排除研究并出台具体的措施,但会有哪些措施还不得而知。
  
  毫无疑问,药品的监管要求肯定要高于食品。药品和食品的根本区别在于,食品要求“安全”即可,而药品必须“安全且是有效的”,无效的药品会耽搁病情,也相当于是不安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对于宝宝来说,无疑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因为婴幼儿消化能力脆弱,所以要绝对安全,而在未添加辅食之前,它是母乳之外唯一的食物,对于宝宝的营养需求而言又必须是“有效的”。从这点来说,参照药品来监管婴幼儿奶粉也说得过去。
  
  不过,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奶粉质量担忧的根源并不在于监管,况且现行的监管制度不可谓不严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认为,目前质检总局对奶企发放生产许可证,门槛已经非常高,甚至有一些要求高到不合理,比如要求产量多少吨就必须配备昂贵的质谱仪,以检测三聚氰胺,事实上高压液相色谱仪就可以,由于很多大企业能够掌握自己的供应链,三聚氰胺已经不是问题,质谱仪有不少都被闲置着。
  
  目前,所有的奶粉企业都会有自己的GMP(良好作业规范),虽然食品GMP和药品GMP有所不同,但如果严格按照这些规范去操作,一般是不会出现大的质量问题的。但是,在这些严格的审批和看起来完善的“操作规范”之后,企业是否能够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呢?这或许才是根本的问题。
  
  事实上,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也未有过将婴幼儿奶粉视为药品进行监管的提法,他们的成功经验也不是进行更高标准、更高频次的监管,还是依赖于企业自身能够按照一整套标准和规范去严格执行,换句话说,“安全的奶粉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这个观点中外皆然,在将来也不过时。
  
  对于中国的奶粉行业来说,最头痛的问题在于企业数量众多——大大小小有110多家,而且还在增加。反之,美国只有4家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大公司,所以他们的质量控制相对要简单明了。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第一项举措即是“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可见也是看准了这一问题,只不过企业兼并不能靠行政命令,必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消费者还是要“等得起”。
  
  不可否认,监管部门或许能够参照药品监管办法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国务院将“参照药品监管办法”当作一系列举措中的一项,也无可指摘。而真正要提防的是,监管部门是否会为了达到“按药品监管”这一目标而刻意出台一些举措,比如,“批批检测”看起来是很合理的,但实际当中会极大提高企业成本,最后能落实吗?
  
  对于媒体来说,过度地渲染“监管升级”,其实是一种错误导向,并不利于理性地认识奶粉行业和奶粉质量安全,它满足了公众一时的“心理饥渴”,却让大家忽视了更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