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恒大式的恐吓营销后患无穷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29 13:45:27   阅读量:0




   “恒大粮油所有产品确保100%非转基因、绿色、原生态,扛起‘拒绝转基因大旗’,有机产品覆盖豆油、大米、杂粮全产业线”,自今年8月起,“恒大粮油”就在媒体上密集投放广告,其中“拒绝转基因”是最为显眼的口号。在一段时间的狂轰滥炸后,恒大粮油宣布旗开得胜,其举办的全国订货会订货金额达到119亿元。

  这样的广告手法被一些媒体捧为“许氏营销”,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恒大粮油的营销有另一个更贴近的名字:恐吓营销。所谓恐吓营销,就是广告商家故意夸大与消费者相关的某种危险或潜在的健康危害,借以推销自己或打击对手,但其运用的广告文案、画面等往往不符合科学道理或没有科学根据。

  以恒大粮油为例,其打出“拒绝转基因”的标识,实际上就是向消费者暗示转基因食品有危害,转基因食品是“洪水猛兽”。但这样的认知并不符合科学事实,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均认为,经过严格审批允许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而一些媒体上反复炒作的所谓转基因有害、致癌等实验,均未获得科学家同行的认可,也未在权威刊物发表,被认为是不可信的。

  恐吓营销不是什么新鲜手法,只不过如果是“小打小闹”,手法别太夸张,一般人也不会太在意,比如某香皂广告,在画面中称公交车上手臂和别人接触、大人抱小孩时脸贴着脸等场景,都会“染上细菌”,而且刻意将人体局部画面放大,一条条像虫子一样的细菌在蠕动,最后说该香皂可以有效杀灭百分之多少的细菌,这就是典型的恐吓营销——提倡个人卫生没有错,但放大这种生活场景的危害则很不应该。

  这种以让消费者“吃不好、睡不香、浑身焦虑”为目标的营销手法一直长盛不衰,比如卖保健品的,就告诉中老年朋友,你身体里肯定缺这缺那,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有各种毛病,所以得赶快买他们的保健品,就是不告诉你,只要正常吃饭、营养均衡,这些东西都不会缺;还有近年来电视上的非油炸方便面、天然弱碱性水广告,均以异化、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为手法,但其所宣称的概念都不符合科学事实。

  以恒大为代表的“拒绝转基因”广告则把恐吓营销推向了高潮。在此之前,影视明星赵薇在代言广告中称“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我只要西王玉米胚芽油”,甚至号召粉丝签名抵制转基因,引起了极大争议。“非转基因”似乎成了每个食品企业都可以拿来一用的幌子,整个行业内充斥着一种怪异的炒作氛围。

  但实际上,恐吓营销在相当多的时候是违法的。《广告法》第十二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某些食品企业在广告中暗示“转基因有害”,即涉嫌不正当竞争。

  我们很难评估,恐吓式营销到底给企业带来了多大好处,但毫无疑问,这些企业都在利用消费者的认知盲点和误区,说白了就是把消费者往阴沟里拐。转基因相关的恐吓营销,一方面在不断强化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则逼迫消费者用高价去购买所谓绿色、有机食品,其实它们并不更安全。比如恒大的系列粮油产品,因为定价离谱而被人称为“此地人傻、钱多、速来”。

  此外,恐吓营销还让行业陷入比丑、比谁的手段更低下的恶性竞争之中,大家只顾眼前利益,而整个行业的良知、信誉被争相透支。所谓忽悠一次是一次,却不管“皇帝的新衣”什么时候被戳穿。

  当然,恐吓营销之所以被企业屡试不爽,跟监管部门不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关,同时也折射出公民科学知识匮乏,基础科学素养薄弱。我们呼吁企业应该更有社会责任感,监管部门要作为,同时更期望政府、科学家和媒体加大科普投入,真正消除恐吓营销的社会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