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讲座,学生打瞌睡该责怪谁?
长期以来,确实有不少单位一味追求讲座的高规格、大规模,以为只要邀请到德高望重的人物来作报告就很有成就了。却不知,这样做不仅“折腾”老人家,效果也可能不太好。很多学术上有建树的科学家,实际上并不善于演讲。
近日,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他坚持站了35分钟讲完报告,但台下后排学生却成片趴在桌上睡觉,此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不少主流媒体和网友认为学生对老师不够尊重,而另一方则表示,可能是院士的报告不太精彩。
平心而论,双方的观点都不无道理。吴老的讲座毕竟才35分钟,如果学生有足够的敬畏心,即使很困也应该撑下去;但另一方面,会场人多,很可能缺氧,又适逢午后,确实容易犯困,如果讲座不够精彩,那也很难要求大家都精神百倍。又或者说,毕竟只是一小部分人睡觉,讲座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听嘛。
在这两种观点取舍之间,笔者自觉地去检索了下,自己有没有发生过这种人群之中“暗会周公”的事。细想之下,在还真败过一次人品。那是一个行业论坛上,下午一位院士在台上作环境方面的报告,讲的内容较为专业,最要命的是他普通话不太标准,口音重,不少内容听不清,加上之前我已经听了一整个上午,中午没有休息,坐在后排的我不知不觉中就“沉沦”下去了。
不过,所不同的是,其实那次台下坐着几百位业内人士,打瞌睡的并不多,可能也有一些人听起来很费劲,但还是给了院士以尊重。我个人的经历或许并不太有代表性,如果换个时段 ,或许我也能“顽强”地听完报告。
而回到吴老的这次报告,有很多人在新闻出来以后,就怀疑是报告太枯燥,但也有亲临现场的人士作证,说报告讲的是吴老自身的经历,很通俗易懂。实际上,报告是否吸引人,很可能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笔者特意找来了当天吴老报告的文字版,个人感觉内容很用心、也很平实,是一位老人浓缩一生经历的肺腑之言,但是因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每一点都未能深入,所以看起来虽然道理都很中肯,但对于阅历较浅的学生,可能难有共鸣。
换句话说,吴老的报告显然不是像郭德纲的相声那样让人两眼发光、浑身来劲的,也不是像唐僧念经那样让人生厌。最可能的是,有人会觉得吴老讲的能启迪人生,但也有人听起来大而无当,收获不大。对于这种情形,我们恐怕难以断然把责任归于哪一方,只能说凡事都有缺憾。
此事真正让人反省的应该是讲座的主办方,有人即质疑,为何一定要请一位90多岁的老人去讲座?这近6000多名学生是不是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拉去凑数的?如果是被动听讲,又怎么能怪学生?
长期以来,确实有不少单位一味追求讲座的高规格、大规模,以为只要邀请到德高望重的人物来作报告就很有成就了。却不知,这样做不仅“折腾”老人家,效果也可能不太好。很多学术上有建树的科学家,实际上并不善于演讲。
学术演讲尤其是一门艺术,除了要将学术成果、学术心得巧妙转化,还涉及到演讲的节奏感和氛围调动,学问做得好又善于演讲的人,几乎百里挑一。以笔者所过的众多讲座来论,知名科学家不少,但讲得很“精彩”的却不多,大部分只能说是四平八稳,如果以“科普效果”来论,反而不如一些较为活跃的年轻学者。
此外,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学生去听,可以想见,即使都是大学生,这些学生在职业规划、价值观上也会有很大不同,有哪个“人生导师”的教诲都能让这些学生受用呢?如此大排场,其效果很可能不如一场小型的互动交流。因此,也有人建议,与其让吴老站35分钟,不如准备个沙发,改成座谈会,众人皆可提问,起码不枯燥乏味。
毫无疑问,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类似的讲座、报告应该去形式化,应该以演讲的效果为出发点,做得更有针对性、更为用心,多一些创意。让科学家能够以舒服的方式讲给合适的听众听,也让有需求的听众能找到对的科学家,这样才会“两情相悦,互生欢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