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为何让台湾民众震惊?
台湾馊水油的回收和利用机制、产业是成熟的,因此,台湾已经有整整一代人没有“领教”过馊水油了。此次馊水油重出江湖,怎能不让台湾民众大跌眼镜?
近来,台湾“地沟油”事件持续发酵,成了热点话题。据媒体报道,涉事公司强冠公司向200多家下游企业供货,导致相关企业的数百种产品被召回、销毁,少部分产品甚至流向了大陆,而事件的起因是台湾南部一家地下工厂生产了数百吨从餐厅废弃物和屠宰场副产品中回收得来的油,而强冠公司低价购进这种油作为原料制成了“全统香猪油”出售。
如果观察网络上的反应,会发现网友们除了表示愤慨,还有点“喜闻乐见”的感觉。近年来,两岸各方面交流日渐频繁,而食品安全也成为“互相切磋”的话题。2008年,由于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大陆的食品安全问题被台湾民众狠狠批评和嘲讽了一番,甚至成为绿营竞选炒作的材料。然而,2011年台湾爆发了塑化剂风波,大陆网民算是“找回了一点颜面”。对于“地沟油”这3个字,大陆民众早已耳熟能详,此次突然听闻台湾发生地沟油事件,颇有点“找到共同语言”了。
从媒体上来看,对地沟油事件的讨论很是热闹却并不过激,其原因在于地沟油这东西只是“恶心”,实际上对健康未必有多大危害。经过多道工序“精制”的地沟油,其中的危害物质含量可能已经极低,甚至检测不出来,而地沟油也并不是“长期食用”的。
不过,大陆网友可能理解不了的是,台湾民众对于地沟油除了生气、愤怒,首先是一种惊讶的情绪。地沟油在台湾被称为“馊水油”,台湾上次爆发如此严重的馊水油事件是什么时候呢?是28年前!1986年,台湾桃县查获一个馊水油工厂,该厂专门回收餐厅的馊水油,经过油层分离后制成食用油,出售给了餐厅和摊贩,后来该工厂老板被判刑7年。此事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台湾20世纪标志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
事件发生后,台湾当局责成环境部门专门处理馊水油问题。和今天大陆很多城市一样,馊水开始纳入规范管理的渠道。一般来说,民众、商家会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餐厨垃圾、废弃油脂作为一类,交由环境部门处理,这些废弃油脂最后会运到工厂用来制肥皂、工业用脂肪酸或者生物柴油。也就是说,台湾馊水油的回收和利用机制、产业是成熟的,因此,台湾已经有整整一代人没有“领教”过馊水油了。此次馊水油重出江湖,怎能不让台湾民众大跌眼镜?
台湾的食品安全监管像被打了一记“闷棍”,需要重新理出头绪,找到问题的根源。比如,令人纳闷的是,强冠作为一个还算知名的中型企业,按理说对于原材料的把关会有相当的经验和责任感,为什么会采购到地下工厂的非法原料呢?这家地下工厂又是如何绕过正规渠道,获得数量巨大的屠宰废内脏和废弃油脂的?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追查。
此外,台湾监管部门可能需要反思,过去十分倚重的检测手段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台湾卫生部门9月8日公布的检验结果,查获的以地沟油等混制的“全统香猪油”是符合标准的。在此事件后,台湾民众或许不会再特别相信“检测结果”了。当然,地沟油由于其包含的类别较多,本就是一个难有检测标准的东西,对其监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不管地沟油是个老问题还是新问题,对于台湾和大陆来说,其所引发的思考应该是共通的。台湾的食品安全监管起步更早,也试过很多“错”,管理经验更为丰富,制度更为健全,但仍然会不时发生影响很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这揭示了食品安全是与食品工业相生相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如塑化剂风波所反映的,不法商人利欲熏心、瞒天过海永远会存在,而监管有时也鞭长莫及。
另一方面,政府监管和企业自主管理之间如何平衡,产品抽检和生产过程监管两种手段如何互补,这是台湾和大陆的食品安全工作都要面临的长久课题。而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不再互相“比丑”“起哄”,而是给予更多理解和理性认识,这也是食品安全进步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