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还要扫清体制上的“拦路虎”
在刚刚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科技体制改革再一次被重点提及,其中明确指出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已成为各界共识,但是共识不等于事实,企业科技创新还面临着体制、政策和既得利益等方面“拦路虎”,诸多问题都在阻碍企业的科技创新。
历史上,中国的科研资源、科研能力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虽然近年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国家也反复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机制政策、科研管理思维扎根很深,企业在科研体系中很难说占据了“主导”地位。
根据国家要求,科技项目必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但由于大多数企业自身并不具备研发能力,往往需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帮助,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科研院所和专家有自己的考虑,往往会从从自己的特长和偏好出发选题,造成了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有业内人士表示,现有的科技项目中,由企业提出立项的不到20%,大部分来自院所和高校的专家,这些专家往往不具备对市场的触觉和长期跟踪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想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有时却连单独申请课题的资格都没有,企业主体地位似乎停留在纸面上。
从科研院所来说,虽然也鼓励与产业、企业相结合,但往往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缺乏有效的措施,甚至相关的考核标准还与此背离。有院士向笔者讲述,目前科研人员可以做国家下达的研究任务,也可以开展和企业的科研合作,这两种科研项目单位都要从中提取管理费,但是对两者提取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承接国家任务提取的更少,企业合作项目往往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但被提取的比例却更高。科研人员如果想帮助企业做研究,不仅少拿钱,评奖、升迁都要往后放,从导向上说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动力。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实际上中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不仅缺乏科研能力,甚至连和重点科研院所认识的机会都很少。如何让这些中小企业了解到前沿的、创新的项目,实现一些产业对接,政府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也需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还有一些特殊行业,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科技创新的步伐非常缓慢。最典型的是种子行业,中国看起来有很多科研院所,有6000多家种子公司,但是种子资源极为分散,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甚至重复投入,创新能力低下——中国所有种子公司的研发投入加起来可能还不到美国孟山都一家公司的1%,如果不对资源进行整合,中国企业很难和国外巨头抗衡。
从行业内来看,民营企业仍然缺乏公平的创新环境。他们有很好的创新活力,但往往要面临体制、政策、资源上的阻碍。企业科技创新意味着研发出创新性的产品,那么势必会对固有的产品和市场格局造成冲击,如果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品挑战到了电信、能源、金融、交通等垄断行业的利益格局,则很有可能遭到相关部门明里暗里的干预,导致创新产品难以流通。
此外,我国还存在产业政策难以跟上创新步伐的问题。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智能手机发展迅猛,苹果、三星等大公司都采用代工模式,这样企业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研发和销售上,但是国内的产业政策仍然规定,手机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生产资质,需要有工业用地,要有生产线,而这些对于企业都是没有必要的,完全是浪费企业的精力和财力。很多创新产业都是高科技产业,如果政策制定后五年八年都不动,肯定就会阻碍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要想确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国家要在科研体制方有更好的顶层设计,要通过机制创新,让创新的要素向企业倾斜,要打破国企和央企对创新政策、资源的垄断。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合理的市场回报成为企业创新最好的引擎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