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为何要争论中国古代科技是否领先?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05 13:52:16   阅读量:0

  一直以来,我们都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骄傲,当大部分初中历史知识都忘记了,也不会忘记“四大发明”是什么。我们毫不怀疑四大发明就像四颗明亮的恒星一样照耀着古代科技文化的星空,周围分布着一些小星星,共同指引着我们穿过历史长河。我们坦然地引用英国人李约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曾遥遥领先世界。

  然而,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这星空中闪耀的恒星居然很多——可以说是漫天繁星,四大发明也没有太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而整体来说中国的星群还比较暗淡。中国发明了陶瓷,但古埃及人发明了玻璃,更不用说近代欧美人发明了水泥、塑料、不锈钢;我们发明了指南针,但欧洲人发明了更为重要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这样的对比还很多。

  对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质疑存在已久,只不过之前是少数人,而近年来这种质疑声越来越清晰,不少还有研究课题作为支撑,同时也在科学界形成了广泛的讨论。比如2007年归国的科学家饶毅,其多次发文称“中国的科学实际上从来落后于西方”,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有人批判,同时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只需“向前看”,争论过去的科技是否领先没有意义。

  厘清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意义?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科技史问题,客观描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创新和发明,特别是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横向对比,有助于我们找准坐标,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进行中肯的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流于空幻的民族优越感。

  厘清这个问题还有助于我们走出一些重要的误区。比如长久以来,我们承认中国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确实是停滞甚至倒退了,并把其原因归结为明朝末年的闭关锁国,认为中国在15世纪前还是处于领先的。然而,如果我们认识到,并且有勇气承认中国在整个3000千,甚至5000年的历史中都没有领先过,那么一定会在心里画下一个大大问号: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为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昌盛,而且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香火”的,这样的民族会有什么问题呢?这样的民族文化会有什么缺陷呢?然后,事实就摆在这里,中国有着足以傲然于世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我们原创性的科学和技术确实不多,我们一直将“技术”视为雕虫小技,“匠人”在古代的地位都不高。

  进而,我们很容易想到,如今学校的教材里,且不说物理、化学、生物全部是近代西方传播过来的知识,就连数学也大部分是西方的——没错,中国很早就记载了勾股定理,但我们确实没有几何学,我们建造过巧夺天工的赵州桥、廊桥,我们的算术很发达,但我们没有将这些技术提炼为“数学”,更不用说建筑学。

  反观西方,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写出《几何原本》,定义了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点、线、面,开始通过简单的公理来做证明题,开启了基于“演绎”的数学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基于理论设计、逻辑推理和实证的思维方式一直贯穿于整个文明发展中,不仅是自然科学,而且涵盖哲学和社会学。因为有这一传统,才有后来的日心说、解剖学和力学三定律,才诞生了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探索更多依靠经验和直觉,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基本不知“逻辑”为何物。由于没有推理和实证,我们迷信权威,很少有人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和观念,科学的火花曾经在墨家等少数人那里闪现过,但并没有人继承。如果能看清这些,我们就知道,近代中国的落后并不完全是偶然。

  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并不是“责怪”祖先,或许在当时的环境中,他们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只能选择那样的路。但是,在多次落后挨打后,如今又处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理应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然后在我们的教育中、科学传播中有意去弥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