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的公众消费
演讲嘉宾:金兼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流言的传播,其实跟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跟它的媒介信息系统是非常相关的。简单言之,具体传播的东西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我们传播的渠道和媒介本身有时候非常重要。
流言传播的本质都是人的口耳相传。流言都具有社会性,换言之一个东西能够流传,这个流言本身代表着传播的含义,社会里面某一些人或者所有的人对某一个事情的关切,对这个流言的内容产生了某种共鸣等等。
所有的流言一般都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口耳相传;第二是一定有某种话题性,所谓话题性是让人们感兴趣;第三,要有社会性,诉诸人的情感。对照此次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有正面也有负面,所谓正面的流言很多是我们希望它怎么样的,负面的流言很多时候是我们恐惧的东西。
并且,流言传播的时候一般都会粗略化,有很多信息的删减。另外就是人为改造,根据我们所需要的来改造它。第三,这个里面一定有我们个人生活经验的投射。所以有时候,如果某一个流言出现的时候跟我的以往的这种生活经历类似或者我们看到过,我们会加倍地相信它。
2016年有一个词叫做后真相。所谓后真相,指的是现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我们对真相的在意,有时会让位于情感的喜好和偏见,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情感或者意见先行,并不那么在意真相。
最后我想谈一下“科学”流言的消费问题。人是认知吝啬的个体,就算查询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简单,但是我们懒得查,只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来了解。通常的话,我们依赖于我们所信任的人,或者我们所熟悉的人对这些事情提供的一些态度和信息。
这两年我们做关于转基因的公众接受度研究的时候,发现我们在消费“科学”流言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对科学的尊重,有权威的科学家或者科学机构发声,科学共同体的声誉,他们说出来的话特别重要。另外,我们的知识水平同样会影响对流言的判断。有一些事情还要取决于对政府以及机构的信任,以及我们对于科技的态度。这些东西共同影响了我们对于科技的认知以及对流言的态度。
如果我们把舆论看成社会的皮肤,流言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痛点和痒点。“科学”流言有特殊性,就是它经常披着科学的外衣,但需强调的是“科学”流言同样具有社会性。我相信,我们的言论或者信息环境就像矿泉水一样,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纯净,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也没有办法必须要追求纯净水,自古以来流言一直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新的科技,新的媒体手段,让流言尽快地曝光,让它的这个危害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