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另类天才”从何而来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22 14:25:25   阅读量:0
  这些“天才症候群”身上矛盾对立的现象,让我们不免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全面解释所有另类天才,它们都只能为我们揭开这些天才的一角。


  
  直观心像
  
  这大概是天才能力最前沿的解释了。在相关试验中,被试者仔细查看一幅画,然后把画取走,他们仍能看到画——而不是脑海里的印象——同时带有明显的眼球活动,就像仍在审视图画一样,他们还能精确地描述画的细节。
  
  一般说来,儿童普遍表现出这种直观心像能力,而随着儿童的成长,这种具体的视觉感知过程逐渐扩展,变成具有想象力、成人式的记忆过程,并开始使用抽象思维、概念和语言,而不仅仅是感知。令人惊讶的是,某些形式的慢性脑损伤也表现出持久性的直观心像。正是由于直观心像与脑损伤之间的联系,很多学者认为,年龄稍大的儿童仍然保留直观心像可能与特殊形式的脑损伤有关。
  
  遗传技能
  
  一些遗传学者坚信解释另类天才的答案要在遗传学中寻找。他们指出,多数情况下,心理发育迟滞和音乐及艺术方面的特殊才能具有遗传性,具有显著特殊才能的低能者机缘巧合地获得了两组遗传因素:造成低能的遗传因子和造成特殊才能的遗传因子。
  
  感觉剥夺
  
  一种感觉剥夺是被社会隔绝,比如独身闭居。另一种则是被感觉隔绝,如由失明、失聪,或较严重感觉缺陷等情况导致的感觉输入缺陷。这种理论认为,感觉剥夺是另类天才的产生机制,社会隔绝和感觉输入缺陷让天才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异常敏感,并使其高度专注于一些琐碎甚至怪异的行为,如记忆琐碎事件、计算、长时间关注物体或年鉴,以及热衷于心算和日历推算等。
  
  抽象推理能力缺失
  
  很多研究者将抽象推理能力的缺失界定为另类天才的核心缺陷。他们不能用符号和概念的形式理解和使用语言,也不能理解任何抽象意义上的思想、单词、定义和比喻。在变化和挑战面前,他们只能以一种强迫性的、一成不变的、具体的方式来回应。
  
  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加上人类追求完善的天性,使得这些另类天才不断地扩充狭窄领域内重复性的技能,因为这是“他们能够接受超越其理解的外部世界的唯一方式”。这种技能的集中,以及将所有精力倾注在如此有限的表达方式上,似乎在他们身上造就了令人惊异的能力。
  
  补偿性活动和对强化的探索
  
  人人都乐于做自己擅长的事。除了自我满足感外,博得别人的赞许也非常重要,它往往起到强化和激励的作用。一些研究者认为,另类天才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其特殊技能为他们获得的强化效果。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他们最根本的动力来自补偿动力,即在某一方面发展技能来弥补其他方面的重大缺陷,就像盲人发展敏锐的听觉能力以弥补视觉缺陷一样。从病因学角度上看,另类天才的补偿暗示来自心理范畴,而非生物范畴。
  
  越来越“靠谱”的理论
  
  通过样本分析,《雨人》科学顾问、医学博士达罗德·A·崔佛特表示,这些理论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例如,直观心像只存在于某些另类天才身上。同样地,从遗传角度来看,只有部分另类天才的亲戚拥有特殊能力。还有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仅靠记忆无法解释天才能力,尤其是日历推算和音乐技能。
  
  然而,在达罗德·A·崔佛特看来,有一个理论对天才症候群临床表现的解释越来越有可靠性,那就是“伴有右脑代偿的左脑损伤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另类天才身上存在典型的左脑机能破坏,继而导致补偿性能力转移和右脑机能优势。对这些人而言,具体思维和受损的抽象思维能力被锁定在一个十分狭小的区域,但通过持续不断地重复和练习,他们能形成充分译码,使其能够自动提取一些潜意识算式。
  
  在这一过程中,某些遗传因素也在发挥作用。极端的专注、练习、补偿性内驱力,以及来自家庭、治疗师、教师、看护者的强化等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发展完善杰出的技能融合,独特大脑技能也使得“超级大脑”成为可能。
  
  编译自/达罗德·A·崔佛特(《雨人》科学顾问,医学博士,几家大型精神病医院的院长)所著《另类天才》